2019年,全球肉類產量出現有史以來最大跌幅

2019-12-16   雞病專業網

荷蘭合作銀行預計,2019年,非洲豬瘟疫情使全球肉類產量出現有史以來最大跌幅。

一直到2020年,非洲豬瘟(ASF)疫情將是世界畜禽生產商需要應對的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但並非唯一。

中國

相比2018年,2019年中國豬肉產量將減少25%,而2020年還將再減15%。預估的數據亦顯示,2019年,中國豬肉將減產1300萬噸,從未見過任何動物蛋白出現過如此巨大的減產現象。這將為所有肉類出口商創造機會。

儘管中國從獲准對華出口的國家進口了豬肉,也增加了國內禽肉產量,但是,荷蘭合作銀行預計,相比2018年,2019年中國動物蛋白消費量仍將有800萬噸的缺口。目前,中國禽肉、牛肉和羊肉的價格已創歷史新高。

中國家禽業將是豬肉減產的最大受益者,而目前禽肉對豬肉的替代主要在團餐。中國豬肉消費量可能已經見頂,即使在非洲豬瘟疫情消除後,也不會恢復到過去的水平。最終,禽肉會取代一部分豬肉,彌補動物蛋白供給的缺口。中國豬肉生產最早可能會在2021年開始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