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今年蛋價能漲嗎?先看看7月高溫可能會帶來怎樣變數?

2020-07-03   雞病專業網

原標題:關注 | 今年蛋價能漲嗎?先看看7月高溫可能會帶來怎樣變數?

蛋價真的能漲嗎?

今天全國漲價的地方較多,蛋價真的能漲嗎?只能說低價到底,漲價是正常恢復,後面不會再回到以前低點基本確定,漲價幅度還是很有限,最近湖北鄂東總是跟市場來反的方向,前面別的地方漲浠水掉,後面別的地方掉浠水漲,今天別的地方漲浠水穩,這不是故意反著來,浠水是在提前走預期,未來很可能更多地方會出現提前走預期路線,今天的穩定也是走預期,實際真的能漲嗎?湖北蛋價暫時漲到位,等低價區恢復,近期還是處於需求低迷時期,對漲價幅度還是存在抑制,看6號情況,如果6號全國還在一片漲聲之中,未來還是比較樂觀,證明低迷時期不低迷,暫時漲價只是低價區恢復階段,不適合漲很多,今天在促銷後遺症即將結束的時候,也不要指望掉價,看6~10號的恢復期怎樣吧。

需求暫時不會有太多改變,現在還是消費低迷時期,近日的漲價是低價到位抄底反彈的反應,並不是真的能漲很多,那還是重點關注供應,供應的改變就是淘汰,蛋價一漲淘汰量馬上銳減,新增保持減少過程,市場供需關係改變不大,漲價只是低價恢復期,暫時還不具備大幅漲價的條件。

淘雞方面,雞價隨蛋價,雞價也會呈逐步走好趨勢,在雞價略有希望的時候,淘汰量又在減少,雞價會有小幅提升。行情分析僅供參考!

來源:湖北家美鮮雞蛋

雞蛋賠本賺吆喝,專家:價格秋後或竄高

「雞蛋出場價已經連續4個月低於成本。隨著去產能效果顯現和消費逐漸恢復,雞蛋價格在秋後將可能出現持續回升。」6月3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禽蛋首席分析師朱寧對《經濟日報》記者說。

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全國雞蛋批發市場平均價格為6.41元/千克,環比下降4.04%,比1月份下降27.90%,年同比下降24.32%。除4月份因消費短期提振出現回升以外,上半年兩個季度,雞蛋價均呈現出持續下跌的態勢。

「4月上中旬,全面復產復工以及部分學校或部分年級的學生開學,導致短期出現雞蛋供不應求,促使雞蛋價格上漲。4月下旬以後,雞蛋出場量回升,雞蛋供給能夠有效滿足雞蛋需求,價格進而回落。」朱寧說。

關於今年雞蛋價格持續低迷的原因,朱寧認為主要還是在於供求失衡。

一季度,雞蛋價格處於規律性的下跌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雞蛋價格的下降,造成2月份雞蛋價格出現了2019年9月份以來18.45%的最大環比降幅。3月份,雞蛋產銷鏈逐漸恢復,但雞蛋供應量集中放大,使得價格環比下降了3.72%。事實上,隨著通道路、保供給、恢復產銷秩序以及雞蛋收儲、蛋雞養殖補貼等政策措施的實施,第二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對雞蛋價格的影響就已趨弱。之所以雞蛋價格在第二季度持續下降,主因在於供給過剩。2019年下半年的補欄、擴欄高潮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部分產蛋雞的強制換羽,導致2020年後三個季度的產蛋雞存欄量明顯高於往年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國在產蛋雞存欄創歷史新高,且目前進入高溫、高濕的夏季,雞蛋儲存時間縮短,養殖場(戶)、經銷商順勢出貨,雞蛋市場供應充足。而復產復工復學短期提振雞蛋消費後,5月份及以後雞蛋市場需求進入平台期,餐飲行業低迷以及銷區外來務工人口減少的形勢未有明顯改善,導致雞蛋消費需求疲軟,高供給、低需求促使第二季度雞蛋價格持續下降。

「雞蛋價格在2016年上半年曾經跌入低谷,價格下降到近10年的最低點。時隔4年,蛋價再一次跌入低谷,僅僅比2016年同期略高一些,為近10年的第二低點。產能過剩,價格虛高,現在正是風險釋放的時候。」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說。他告訴記者,去年4月份以後,北京市場雞蛋價格上升到近幾年同期的高點,9月份刷新了歷史記錄,11月份又繼續創下了新高。今年2月份以後,行情持續低迷,價格下降到近10年同期的第2低點,僅僅比價格最低的2017年同期略高一些。由價格同期的最高點到低點,僅僅經歷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

「雖然伴隨著疫情在國內的有效控制,開學率不斷提升、端午節等節日的影響以及集中性餐飲需求和團體性的消費需求逐漸恢復,會有效提振雞蛋消費,但雞蛋需求仍與充足供給存在明顯錯位,雞蛋價格低位運行仍將持續。」朱寧說。由於雞蛋出場價持續低於成本,蛋雞養殖場(戶)生產經營困難。為了減少損失,養殖場(戶)淘汰蛋雞意願強烈。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全國產蛋雞存欄量已出現下降,但由於目前產蛋雞存欄量處於高位,去產能仍會持續一段時間。預計雞蛋供給過剩的情況將緩慢改善,但近期雞蛋供大於求的局面還將持續,雞蛋價格將保持低位運行。隨著雞蛋去產能效果不斷顯現以及雞蛋消費逐漸恢復,預計價格在第三季度中後期將出現持續回升。

來源:經濟日報

7月高溫對蛋價影響多大?

往年7月份大漲價,高溫蛋價上漲,助推因素主要有兩個:

(1)高溫整體鮮蛋產能減少+(2)旅遊旺季拉動

以小規模大群體,經濟型或者簡易型雞舍為主時,高溫對蛋雞生產性能綜合影響8-10個點,但隨著戶均規模增大,中大型規模化雞場越來越多,雞舍密閉性和降溫設施完善,高溫對蛋雞生產性能的直接影響,逐步減少,但不能完全消失。

特別是黃河以南地區,夏季空氣濕度大,高溫來臨,風機提高風速到一定程度後,雞舍內溫度降不下去,造成影響要大於黃河以北地區。

高溫對全國在產蛋雞生產性能影響,綜合按照5個點計算,當然極端高溫和持續時間越長,對鮮蛋總產能影響越大。

結合今年上半年各地氣候看,夏季高溫天氣可能會提前或者持續久一點,各位雞民朋友,要提前做好各方面應對措施,包括雞舍通風降溫設施的完善,和雞場日常管理規範,以及雞舍高溫下緊急情況的管理。

如果7月份在產蛋雞數量,按照最少12億隻,當然比這個要多,高溫減產相當於去了6000萬隻在產蛋雞數量。

加上1月份增加雞雛量,2月份減少雞雛量,3月份增加雞雛量,如果增減抵消,綜合按照雞雛最少減少1000萬隻,導致7月份開產和進高峰雞減少,相當於最少去7000萬隻在產蛋雞量。

如果放在往年,在產蛋雞量在10億隻左右,甚至更少的時候,加上禽肉和禽蛋各條需求渠道正常,趕上旺季拉動一下,反應到蛋價上,會有相當大的一個波動。

而且2月份減少的雞雛量,主要集中在上半個月,最主要集中在2月10號以前。下半個月雞苗又增多,對應5.5個月進尖峰時間,在7月下旬,到7月末開產雞和進高峰雞數量,比7月中上旬又要逐步增加點。

但是今年基礎產蛋雞數量比較大,如果按照13億隻左右算,減7000萬隻雞,雞蛋反饋到蛋價上,可能波動就沒有大家預期的那麼大。

再加上今年旅遊季節應該要推遲,往年學校放假集中在6月底7月初,今年放假時間應該會延後,應該大部分集中在7月中下旬。

受新冠對人活動路徑,和經濟增速的影響,今年7月份出去旅遊人數,應該要少於往年同期,餐飲,酒店,食品,深加工等各條渠道用禽肉和蛋的總量,逐步在增加,但是應該達不到往年同期的拉動幅度。

在鮮蛋和禽肉各條渠道消費總量大幅度增加下,一增一減,高溫減產對蛋價的拉動效應,才會最大化。

7月份能走多高,最終還要看一下6月底前,鮮蛋和淘汰雞總體情況,如果6月底前,端午節前後,再集中多淘汰一部分,蛋價反彈高一點,進入7月份前,在產蛋雞總數量再壓縮一部分,則對7月份蛋價有一定助推。

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預推,希望方向是錯誤的,蛋價能多反彈,大家少虧損,多盈利。

來源:蛋雞圈 ,作者:劉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