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配貨現象不斷 薅了誰的羊毛

2020-03-21     中國商網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陳晴)買愛馬仕品牌包,要先「配貨」已成為業內不成文的規定。愛馬仕中國區客服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公司沒有「配貨」規定,如發現銷售員讓消費者為買包而配貨,消費者可投訴,公司將進行嚴肅處理。近日,記者走訪北京SKP愛馬仕店發現,配貨行為仍然存在。作為國際高端品牌,配貨行為為何難消除?愛馬仕「配貨」又薅了誰的羊毛?

資料圖 中國商報 記者陳晴/攝

「配貨」現象仍存在

所謂「配貨」是指消費者想要購買某款熱銷產品,必須先要購買其他相關產品,且金額達到一定比例,才有機會買到該產品。

買愛馬仕先配貨是官方的具體規定嗎?中國商報記者致電愛馬仕中國官方客服,客服人員表示,公司並沒有配貨規定。包款只要有庫存、不是樣品,就會銷售。如發現銷售人員讓消費者為買包而配貨,消費者可投訴,公司將進行嚴肅處理。

但中國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愛馬仕店內買包配貨現象依然存在。

近日,中國商報記者走訪北京SKP愛馬仕店,當記者向銷售人員示意要購買愛馬仕鉑金包時,該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熱銷款包袋一般店內都沒有庫存,並且在購買之前先要先購買其他商品。「買包之前要先配貨?」對於記者的疑問,該銷售人員表示購買普通款鉑金包,至少要買價值十萬元的商品配貨。配貨後,包袋如果有貨會通知客戶到店購買。

記者諮詢的愛馬仕鉑金包售價9萬多元,買10萬元其他商品相當於1:1配貨。該銷售人員還告訴記者,愛馬仕Birkin、Kelly和Constance系列包款都需要「配貨」。對於一些熱門商品,「配貨」比例則會達到1:1.5。同時該銷售人員還表示,每次購買以上三款系列的包袋,都需要購買相應配貨比例的其他商品。

「配貨,就能買到包嗎?」對於記者的疑問,該銷售人員表示,要先將等價配貨商品下單,至於包袋一般店內沒有庫存,到貨時間最快也要2-3天,熱門款時間更是不確定。記者注意到,在小紅書有網友發布帖子吐槽,買愛馬仕包之前按銷售人員要求已配貨,但等了幾個月都被銷售人員告知自己中意的款式一直未到貨,有一種被銷售人員耍的感覺。包袋是真的稀缺到沒有庫存,還是銷售人員刻意隱瞞,想讓顧客配更多的貨就不得而知了。

如何界定有痛點

愛馬仕官方明確規定買包不需要「配貨」,但「配貨」現象仍不斷。那麼愛馬仕的銷售策略是否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消費者遇到配貨問題要如何維權?

北京壹律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永煊對記者表示,從諸多法律條例來看,愛馬仕這種做法的合規性仍需進一步調查取證。

記者注意到,舊版《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而新版規定中已經將「禁止搭售」的相關條款刪除。目前不違反法律規定的正常搭售行為是允許的。所以只要愛馬仕沒有在交易期間以強迫的手段要求消費者進行購買商品,就不會違反這一條款。但如果違背消費者意願,強行、捆綁搭售,則有可能違反法律規定。

那麼,配貨行為可能會侵犯消費者的哪些權利呢?

趙永煊分析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鑑別和挑選。」經營者在消費者購買愛馬仕產品時,如果濫用相對優勢地位,欺騙、利誘消費者在違背真實意願的情況下購買「被搭售品」,則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條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如果經營者在銷售過程中違背誠實信用,限定交易條件,通過搭售形式變相抬高商品銷售價格則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愛馬仕需要一定的消費累計才可以購買某商品的做法,或涉嫌違反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分析認為,愛馬仕設置隱形的消費累計條件,這一做法的合規性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取證。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商品的庫存信息是否屬於「消費者知情權」的規制範圍,愛馬仕的做法是否涉嫌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目前也存有較大爭議。曾有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愛馬仕這樣的國際大牌擁有強大的法務團隊,往往手段隱蔽,能夠「巧妙」地規避合規風險。

薅了誰的羊毛

「配貨」新聞幾乎每年都會被爆出,不管「配貨」是否合規,但消費者在接受這種行為的同時,也會帶有排斥感和無奈。記者注意到,在小紅書社交平台上,很多網友分享愛馬仕配貨的文章。「你買過最沒用的愛馬仕配貨是什麼」「愛馬仕鉑金30配貨很仁慈,不習慣。」「史上最少愛馬仕配貨指南」……

明確規定不需要「配貨」的愛馬仕對網友的無奈是否有看到?對於「配貨」行為的存在為何不採取有利措施去管控?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奢侈品聯盟顧問張培英,應要求省去名字),不管消費者如何評價,話題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品牌的曝光度。

但愛馬仕以消耗自身的品牌效應做營銷,是否值得?有了鉑金包做支撐,愛馬仕的「配貨」都可以任性而為之了嗎?長此以往愛馬仕在消費者心中的好感度是否會被逐漸消耗掉。此外,時尚行業無時無刻不充滿著變數,近年來,愛馬仕也感受到了自身的危機。奢侈品的消費群體正從傳統的「貴族」下沉到更廣闊的年輕群體。據《2019年中國奢華品報告》,年輕一代是奢侈品的主力消費人群,千禧一代(26-35歲)的綜合消費最高,達到了 25.41萬元。追求個性化的千禧一代,會為鉑金包買單嗎?

另外,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停用動物皮草成為時尚行業的大趨勢,目前很多奢侈品牌已儘量轉向用工業製造品代替動物皮草。而此前愛馬仕用珍稀動物皮革製作的鉑金包業務占據整個集團業務的15%。

試想如果有一天鱷魚皮質的鉑金包不再出售,「配貨」還能一如既往的火爆銷售嗎?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奢侈品的「功能性價值」在其價格中占比較低,實用性價值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滿足人們情感上的愉悅。但愛馬仕如果長此以往,不尊重消費者的權益,好感度將被逐漸耗盡,也是在薅自己的羊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I5p_nABiuFnsJQVukyu.html















李國慶奪權

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