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位列中國人最易罹患的癌症第3名。
比人們更熟知的肝癌、結直腸癌還要高發,僅次於肺癌和胃癌。
食管癌與亞硝胺攝入、食管慢性炎症、遺傳因素相關。尤其是亞硝胺攝入,更是罪魁禍首。
數據顯示,在同一省的不同地區,食管癌存在迥然不同的發病情況,高發與低發區之間的發病率相差數十倍到二、三百倍。
對此,流行病學的證據顯示,在食管癌高發地區,當地居民的飲食和飲水中,亞硝胺含量顯著更高,與當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顯著正相關關係。
本文,"問上醫"為您詳細介紹。
亞硝胺類化合物:導致食管癌的罪魁禍首
亞硝胺是亞硝酸鹽與仲胺類物質結合的產物,是食物中最常見、最惡劣的三大致癌物之一(苯並芘、黃曲黴素、亞硝胺)。
亞硝胺在新鮮食物中通常不存在,但在食物風味轉化過程中,則會逐步出現。尤其是富含亞硝胺前體物質硝酸鹽的食物。
從硝酸鹽到亞硝胺,通常需要經歷以下步驟。
步驟一:蔬菜中通常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特別是萵苣、蘿蔔、菠菜、芹菜、甜菜等蔬菜。加工的肉類食品,常會人為加入諸多硝酸鹽作為防腐劑、發色劑。
步驟二:蔬菜腌漬時,部分微生物可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導致亞硝酸鹽含量增高。而在加工肉類中的硝酸鹽,也會在霉變等過程中,被硝基還原酶還原形成亞硝酸鹽。
步驟三:食物在烹調、霉變、煙燻、制罐過程中,還會使仲胺含量增高。尤其是霉變的食物,其仲胺含量可增高數十倍至數百倍。
步驟四:同時吃入"亞硝酸鹽+仲胺"後,這兩種物質可在腸胃酸性環境中結合,產生一定量的亞硝胺,對肝臟、消化系統等產生致癌作用。此外,亞硝胺還可直接在食物中生成,被人體直接攝入。
步驟五:含亞硝胺的食物,在酒精的作用下,會更多的被人體吸收。因此,當含有亞硝胺的熏臘食品與酒共同攝入時,亞硝胺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就會成倍增加。說到這,提醒你,啤酒+燒烤雖然很爽,但真的很不健康。
總結一下:
- 富含硝酸鹽的食物,無論是本身硝酸鹽含量豐富的蔬菜,還是人為添加硝酸鹽的肉類,都可在食物風味轉換過程中(腌漬、煙燻、霉變)產生過多亞硝酸鹽。
- 與此同時,這些食物風味轉換過程,還會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產生仲胺。
- 之後,亞硝酸鹽+仲胺,會結合產生一定量的亞硝胺。
這些食物,亞硝胺含量大
(1)加工肉類,如腌魚臘肉火腿
具體包括培根、香腸、火腿、午餐肉、煙燻肉製品、閒魚、臘肉等非新鮮或冷凍的肉類。
如上文所述,這類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會加入硝酸鹽,且容易產生仲胺。因此,亞硝胺的攝入在所難免。
(2)腌漬類蔬菜:泡菜、鹹菜、隔夜蔬菜
通常,腌漬類蔬菜中,硝酸鹽轉變為亞硝酸鹽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因此,嚴格意義上講,短期腌制蔬菜並不需要太多擔心。
但如果腌制的溶液鹽分不夠,或沒有密閉完全,導致黴菌或腐敗菌加入,則會大大增加亞硝酸鹽產生幾率。
再者,這些腌漬類蔬菜鹽分含量過高,對心血管也不好。因此,建議少吃或不吃。
究竟該怎麼吃?
(1)吃新鮮的果蔬肉食
新鮮的果蔬,裡面雖然含有硝酸鹽,但不含亞硝胺。此外,新鮮果蔬中的維生素C,還可阻斷亞硝胺在體內合成。
新鮮的肉食,也基本上沒有亞硝胺。
(2)吃大蒜
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可以抑制亞硝胺的合成。如果你吃了含有亞硝酸鹽和仲胺的食物,也可以吃些大蒜,可以阻斷人體內合成亞硝胺的過程。
出現這些症狀,多半食管癌出現,及早去醫院檢查
早期食管癌症狀多不典型,易被忽略。
主要症狀為胸骨後不適、燒灼感、針刺樣或牽拉樣痛,進食通過緩慢並有滯留的感覺或輕度哽嗜感。早期症狀時輕時重,症狀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甚至可無症狀。
但如果您已經出現以下3種症狀,請別忽視,立即到醫院檢查。
(1)進行性咽下困難
這是大多數食管癌患者就診時的主要症狀,但卻是本病的較晚期表現。
(2)食物反流
因食管梗阻可發生食物反流,反流物含黏液,混雜宿食,可呈血性或可見壞死脫落組織塊。
(3)咽下疼痛
系由癌所致糜爛、潰瘍、外侵或近段伴有食管炎所致,進食時尤以進熱食或酸性食物後更明顯。
「問上醫」-來自古城西安的醫生團隊,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