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紅海外成「網紅」,火箭炮界的AK47,中東部隊也愛不釋手

2019-07-01     武器正能量

在上世紀二戰時期,我國就開始著重發展陸軍步兵的輕型火力裝備,以此來提高步兵的戰鬥效率以及加強整體的便攜性。於是在1948年,我軍專家鍾林在河北組建了第一所中國火箭技術室,專門為我國步兵研發更先進且適合我軍使用的火箭炮。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的研究,先後成功研製出了A3式6管102毫米野戰火箭炮、427式和488式102毫米火箭炮等劃時代輕型火力裝備。

這些火箭炮在當時相比西方同類型裝備性能都較為落後,在之後的抗美援朝戰爭中,面對美軍強烈的打擊,我軍並不具備同樣強度的反擊能力,因此這些火箭炮後來都被我軍放棄,沒有大規模裝備於部隊,而是援助給了北越軍隊。

經過多次實戰後累積的經驗,我國工程師在戰爭結束後便開始加速新一代輕型火箭炮的研究工作。經過長達五年時間的研究和無數次的實驗,我國終於在1963年研發出了63式130毫米火箭炮,其性能經過測試,完全不亞於當時蘇聯的同等級火箭炮。這款63式130毫米火箭炮不僅可以裝備在越野車底盤上,增強步兵的實戰便攜性,還擁有多達19個發射管,全炮重量近五千公斤左右,可發射直徑為130毫米的渦輪火箭炮,最大射程能達到十千米以上。這款火箭炮可在十多秒內發射兩百多發火箭彈,對敵軍發動密集且猛烈的火力壓制,而且射擊精度也能得到有效保證。

但是63式130毫米火箭炮由於重量過大,即使裝備在卡車上也無法在山地戰中擁有高效的機動性,在實戰中容易被敵軍針對。為了彌補這一缺陷,我國在其基礎上又研發出了63年式107毫米輕型牽引式火箭炮。這款火箭炮所裝備的火箭彈重量僅有十八公斤左右,並且可一次性發射12枚直徑為107毫米的渦輪火箭炮,最大射程雖然下降到了八千米左右,但是最大射速能達到每秒將近四百米。

這款63式107毫米火箭炮在設計上極具人性化,由於火箭彈其重量相對較輕,一個步兵完全有能力在複雜地勢下單獨扛著一顆火箭彈行走,而且整炮還可以進行快速分解和組裝,拆開後每個部件的重量最高不超過三十公斤,極大的滿足了陸戰中所需要的機動性。相比之下俄羅斯同類型的122毫米火箭彈,不僅光火箭彈的重量就達到了六十公斤左右,在實戰中為火箭炮裝填一枚炮彈至少要三個士兵攜手,而且就連最輕的140毫米火箭彈的重量也是我國107毫米火箭彈重量的兩倍以上,根本無法實現單兵攜帶裝備。

由於具備有遠超普通火炮的火力壓制能力以及更強的便攜性和操作性,使得這款63式107毫米火箭炮在推出後就受到世界多國的歡迎。在其服役的五十多年裡,一直大量裝備在多國步兵部隊中,出現在上世紀各個大型戰場上,堪稱火箭炮界的「AK-47」。

在伊拉克、阿富汗等中東國家中,63式107毫米火箭炮這款輕型陸戰裝備廣受當地武裝部隊的青睞,他們將這款牽引式火箭炮裝備在部隊的裝甲車上,改裝成自行火箭炮,專門用於打游擊戰。

在當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這些武裝部隊就是使用這款63式107毫米火箭炮對入侵的美軍實施強有力的反擊,並且由於其強大的機動性,可在射擊後迅速進行拆卸撤離,並轉移到另一地點再次進行射擊。因此在這兩場戰爭中,美軍往往在遭到襲擊後前往敵軍的發射地點,但是都找不到任何襲擊者的蹤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3RvqGwBvvf6VcSZ3W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