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全網比價」,是對產品的蔑視

2019-10-21     中國社交電商網

網際網路大佬雷軍有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

這可能是個真實故事,但這個故事還有個結局:如果這頭豬最終沒有長出翅膀,總有一天還是會掉下來。

中國電商的發展,就一直處於豬飛豬落的過程中,甚至快得讓人記不住每頭豬的樣子。

在淘寶和京東平定電商天下之後,中國電商界曾經一度波瀾不興,直到智慧型手機催生了移動網際網路經濟。

微商是第一批嘗到移動網際網路紅利的商業模式,幾年間締造了數以千億計的年銷售額,讓「人人可以移動購物」變成了「人人可以移動創業」,一度所向披靡。但是,微商還沒長成型,各種弊端就暴露出來,紛紛中途隕落,不知所措。雖然還有很多微商平台如火如荼,但隨著微商鼻祖思埠集團吳召國另闢門戶建立未來集市,微商的整體式微已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未來集市瞄準的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基於大數據的應用,發展出平台型、拼購型、團購型、優惠返利型等多種模式。但萬變不離其宗,社交電商基本上擺脫了微商那種對平台少數爆品的依賴,然後卻跌入了一個全網比價的怪圈——社交電商平台的產品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這是一種對產品的蔑視,更是一種對廠家的無限壓榨。

除此之外,社交電商還面臨另外一個危機:這是基於資本力量攪局而催生的模式,但最終能逃出生天者寥寥無幾。

近期筆者參加一個會議,一位知名投資人就對小型社交電商平台的創新深感焦慮,他覺得未來還是屬於大的平台。而且他進一步認為,平台電商的下半場是重構產業鏈,自創新品牌。在這方面,世界首富貝索斯的亞馬遜走在了最前面,自有品牌率達到了25%,很多廠家都將淪為這些巨無霸平台的OEM基地,而很多單純的品牌方或小平台則會遭受直接碾壓。

一位專門為微商和電商供貨的企業家通過自身感受告訴筆者:電商目前的風口是網紅帶貨。有媒體披露,中國有帶貨能力的網紅多達700萬人。據筆者了解,某知名視頻帶貨網紅與品牌合作的報價是,直播一次報價60萬元,還要提成銷售額的30%。這個潛台詞是什麼呢?只要你給錢,我什麼都可以賣,而且都可以賣得很火。

網紅帶貨跟前面所說的微商和社交電商都不一樣,不再帶有網絡分潤模式,因此它不是模式驅動流量遞增,而是最簡單直接的流量驅動,它就相當於一個推廣產品的自媒體平台。

《網際網路周刊》最近順勢推出了一個《2019中國網紅TOP700》榜單,筆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花色ID,少有認識。毫無疑問,購買網紅推薦產品的大多是低齡人群,他們喜歡網紅帶貨和我們曾經喜歡明星一樣,都有保鮮期。而且,對於購買網紅推薦產品的這種習慣,可能也有其保鮮期。

但不管是日漸式微的微商、此起彼伏的社交電商,還是可能方興未艾的網紅直播,總有一些品牌會脫穎而出,猶如豬長出了翅膀,得以倖存。

那麼究竟什麼是市場的真正未來?真正的未來就是一個更加開放的未來。

筆者認為,隨著社會的進步,這個世界永遠會有新的市場競爭者乃至終結者出現,但是,生產者和消費者永遠不會滅亡,聚集生產者和消費者並擁有渠道功能的行業和企業不會滅亡。

直銷行業其實正是這樣的行業。以政府對拿牌直銷企業的要求來說,直銷企業可能是現在這些新的產業模式中在基礎建設、產品生產、公司管理、文化建設、教育培訓方面做得最好的一類。但很多直銷企業唯一沒做好的是,對慾望的控制。當然,這也跟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特殊情況有關,筆者更願意將其理解為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

但是,直銷和所有現在的新興行業都面臨同一個問題:網絡化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加速效應和透明效應,最終促成的就是寡頭經濟,資本可以複製或摧毀一切,網際網路經濟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商業平台。也就是說,也許在每一種商業模式之中,我們都只需要屈指可數的淘寶或京東。

未來,每一個倖存者都必須有它的獨到之處,捷徑越來越少,彎道超車的可能越來越少。

無論在什麼行業,如果你的實力、管理、產品、文化都相較來說毫無特點,只是靠模式和團隊來拉動市場,將很難持之以恆。

文章來源:知識經濟雜誌,特此鳴謝!

轉載聲明:請遵守CC協議,轉載不註明來源上黑名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spB7W0BMH2_cNUgBr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