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拼多多再因「無證支付」被舉報,央行也再次確認拼多多無證經營支付業務。
12月3日,一份央行上海分行舉報答覆意見書顯示,針對拼多多主體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尋夢公司」)涉嫌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情況,央行上海分行要求其整改,目前,正在整改中。
央行再次確認
拼多多涉嫌無證經營支付業務
12月3日,根據微博法律人士爆料,2019年11月初,央行上海分行一份舉報答覆意見書確認,拼多多主體公司尋夢公司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目前正在整改中。
針對被舉報消息,據報道,拼多多方面回應媒體稱,舉報方為售假商家,該店主自述多次向央行及其他部門舉報,希望通過輿論渠道發布信息等方式,向平台施壓,希望能夠藉此拿回因售假而被凍結款項。同時稱,除拼多多外,近年來,京東、美團等電商平台也先後因類似問題頻繁遭遇「相關人士」的舉報。
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認為,從拼多多的回應來看,是顧左右而言他,迴避關鍵問題,同時還拉上京東美團來背書。無論行業如何、也不論舉報方是誰,拼多多始終沒有正視自己是否違反了規定,但央行的《舉報答覆意見書》已經給予了定性,拼多多已經涉嫌無證經營支付,並已被要求整改。因此從回應的全文以及其整改歷時一年多之久來看,拼多多還是沒有正視自己的問題。
明星電商頻因「二清」被舉報違規背後
這已經不是拼多多第一次被舉報「二次清算」了。
在去年12月,已有拼多多商家稱向上海央行舉報平安銀行和拼多多涉嫌「二次清算」及無證經營支付業務,並獲回復,上海央行已確認拼多多無證經營支付行為。
同時,拼多多去年底就表示已經引入具有支付和清算資質的平安銀行進行全流程資金託管和結算,不在任何場景下觸碰交易資金。
據了解,人民銀行曾公開表示無證經營支付業務行為主要包括三類:
第一類是無證經營銀行卡收單核心業務。
一是開展商戶資金清算,即所謂「二清」行為,(二清就是二次清結算,是指有清結算資質的機構將資金結算給入網的商戶後,該商戶再將資金清結算給下游的子商戶,若該商戶沒有清結算資質的話,就屬於二清了。)無證機構以平台對接或大商戶接入支付機構或商業銀行,留存商戶結算資金,並自行開展商戶結算;
二是從事其他收單核心業務,包括特約商戶資質審核、受理協議簽訂等業務活動。
第二類是無證經營網絡支付業務。
一是採取「大商戶結算」模式,即用戶支付資金先劃轉至網絡平台帳戶,再由網絡平台結算給其平台下掛商戶;
二是開立類支付帳戶的電子錢包,具有充值、消費、提現等支付功能。
第三類無證經營多用途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一是單用途預付卡機構擅自擴大應用範圍,實現跨法人商戶應用,如一些地方的公交單用途卡跨領域、跨地區拓展使用;
二是無證機構發行與受理跨法人、跨領域、跨地區使用的多用途預付卡。
早在2016年4月份人民銀行開始的關於支付機構的專項整治中就有對於「二清」的明確禁令,明確指出將清理整治無證機構,遏制市場亂象。
2017年11月份,為防範系統性支付風險,促進支付服務良性循環和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徹底清除「二清」毒瘤,央行再次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銀辦發[2017]217號文),並下發了持證支付機構自查內容。217號文明確將加大處罰力度,全面檢查持證機構為無證機構提供支付清算服務的違規行為,堅決切斷無證機構的支付業務渠道,遏制支付服務市場亂象,整肅支付服務市場的違規行為。援引新京報消息,彼時拼多多方面稱若要按照條例實現完全合規,只能允許消費者和商家的資金在同一種支付牌照下執行「閉環運行」,然而這又與支付機構應當充分尊重客戶自主選擇權的規定存在一定矛盾。
因此,拼多多認為,按照目前的行業發展態勢,在電商平台的綜合解決方案上尤其是在網聯平台出現前,各規定的執行和解讀存在一些模糊和可能與現實矛盾的地方,電商行業的合規解決方案也一直在摸索和等待監管方面更細則的定論。
簡而言之,在被舉報初期拼多多說自己是被售假商戶「惡意報復」,後來又改口開始質疑現行的支付行業相關法規制度存在模糊不清之處。
事實上,此前,美團也屢次因涉嫌非法經營支付業務被舉報。
2018年11月20日,職業打假人王海舉報美團網及大眾點評涉嫌非法經營支付業務,可被挪用或吃利差的資金高達70億元。
對此,美團方面彼時回應稱,此前已與有關部門按照要求制定合規改進方案,並按計劃持續推動方案實施。
在市場看來,拼多多、美團等電商平台屢次被舉報,除了是明星企業外,確實在合規上存在問題。
拼多多或謀求曲線獲得支付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8月份就有消息稱拼多多正在尋求收購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目標是上海付費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而付費通支付牌照估值可能在5億到7億之間。
後來穿透股權關係後,黃崢通過旗下控股公司收購了上海付費通二股東100%的股權,從而達到入股付費通的目的。簡單換算一下,黃崢個人持股占比達37.66%。
支付查(zhifucha.cn)顯示,上海付費通於2011年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是首批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機構,業務範圍涉及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業務,是第三方支付「全牌照」公司。
拼多多曾因「資金二清」、「信息二清」問題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拼多多在打假時曾被質疑,從售假商家扣罰的罰款在退給消費者時「為什麼不退現金,而是代金券」,對此黃崢曾回應稱,是因為平台暫未獲得支付牌照。
拼多多本身並無支付牌照,獲牌的關鍵在於需要成為支付牌照主體公司的大股東。付費通目前大股東為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能否入駐付費通就變得充滿未知。
目前,主流電商平台基本均已獲得支付牌照,留給拼多多的時間不多了。
文章來源:新零售經濟觀察,特此鳴謝!
轉載聲明:請遵守CC協議,轉載不註明來源上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