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導讀
2019年11月,歐洲泌尿外科學會(EAU)聯合歐洲兒童泌尿外科學會(ESPU)共同發布了兒童和青少年神經源性膀胱的管理指南,本文為指南的第一部分內容,主要涉及兒童和青少年神經源性膀胱的診斷和保守治療。
速覽
EAU/ESPU指南小組提倡採取積極主動的方法。對於脊柱裂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後儘快開始清潔間歇導尿(CIC);對於宮腔閉合缺損的患兒,建議在出院前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對於出生後閉合的新生兒,應在接下來3個月內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
如果尿流動力學檢查證實逼尿肌過度活躍,則應使用抗膽鹼能藥物(奧昔布寧是本年齡組中唯一經過充分研究的藥物,劑量為0.2-0.4mg/kg/d)。在頭6年內必須進行密切隨訪,包括超聲檢查、膀胱日記、尿液分析和尿流動力學檢查,之後可根據個人風險和臨床病程延長隨訪間隔。
對於因各種病因(脊髓栓系、炎症、腫瘤、外傷或其他病因如肛門直腸畸形)而懷疑存在神經源性膀胱的其他患兒,應儘快進行尿流動力學檢查(最好視頻),並在確診為神經源性膀胱後儘快開始保守治療。採用保守治療後,上尿路保存率可高達90%。無需進一步治療,青春期控尿率便可達80%。尿路感染雖常見,但並不嚴重。
病史和臨床評估
新生兒病史應包括對排空率和應變的評估;體格檢查應包括對外生殖器、背部和反射的徹底評估。隨訪期間的病史應包括排空率或CIC頻率、尿液滲漏、膀胱容量、尿路感染、用藥、腸功能以及神經系統狀態方面的問題。通過為期2天的日記——記錄飲水量、飲水時間、CIC間隔、膀胱容量和尿液滲漏,提供治療效果的額外信息。
超聲檢查
新生兒出生時,需要對腎臟和膀胱進行超聲檢查,隨後重複檢查(圖1)。上尿路擴張應根據胎兒泌尿學學會的分類系統進行記錄,包括測量腎盞擴張和腎盂前後徑。膀胱壁厚度已被證明不能預測膀胱高壓,但可在超聲報告中提及。
尿流動力學檢查
尿流動力學檢查(UDS)是神經源性膀胱疾病患者最重要的診斷工具之一。對於出生後脊柱裂閉合的患者,應在脊髓休剋期之後(通常在出生後第二個月和第三個月期間)進行首次UDS。對於產前閉合的患兒,建議在出院前進行UDS檢查,因為脊髓休剋期已經在宮內發生(大多在2-3個月前)。
對於其他患兒(見速覽),一旦強烈懷疑存在神經源性膀胱(如排尿模式、上尿路或下尿路改變),應立即進行UDS檢查。在青春期及青春期後,應更加注意膀胱及括約肌行為。因為在此期間,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壓力和逼尿肌泄漏點壓力可能顯著增加。
在回顧和討論了幾種適用於脊椎閉合不全兒童的指南和時間表後,指南小組就診斷評估和再評估的詳細時間表達成一致(圖1)。在首次尿流動力學檢查中膀胱完好的患兒,下一次UDS檢查可推遲至1歲。
圖1 調查和干預時間表。CMG,肌電圖膀胱測壓;DMSA,二巰基丁二酸腎;RBUS,腎臟和膀胱超聲;UTI,尿路感染;VCUG,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UD,尿流動力檢查(視頻)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Stein R, Bogaert G, Dogan HS, et al. EAU/ESPU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neurogenic blad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part I diagnostics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Neurourol Urodyn. 2019 Nov 13. doi: 10.1002/nau.24211. [Epub ahead of print]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jn0yG4BMH2_cNUgZ1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