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赤水市復興鎮
赤水河大部分蜿蜒穿梭於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處的茫茫群山中,是一條典型的山區河流。赤水河大部分河段,兩岸山高水深。可是從貴州遵義赤水市復興鎮開始,赤水河的河道突然不再狹窄,而變得寬闊,顯露出大河的風光。赤水河兩岸也從復興鎮開始,高聳如雲的山峰消失了,變為低矮平緩的丘陵。復興鎮所在的地理位置,正好就是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相接的地方,也正好是赤水河中下游的分界線所在地。
貴州遵義赤水市復興鎮的赤水河
下圖橫屏看,效果更佳
鳥瞰貴州赤水市復興鎮全景
復興鎮這樣的獨特地理位置,成為了歷史上四川盆地通往雲貴高原的天然隘口。歷史上,赤水市復興鎮確實也肩負起了這樣的地理樞紐地位,成為了中原王朝勢力通過赤水河伸向雲貴高原的大門。北宋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中原王朝接受赤水河流域的土著首領獻土納地後,在赤水河中下游地區建立起了仁懷縣(古仁懷縣轄現今貴州赤水市、習水縣和仁懷市地域),縣治便設置於復興鎮,從此復興鎮開始了它作為赤水河流域千年古縣城的歷史。
千年古縣城赤水復興鎮
千年古縣城赤水復興鎮
赤水河從赤水市復興鎮起往下游,不再是山高坡陡的雲貴高原山地農業區,而是富饒的四川盆地丘陵農業區。貴州赤水所轄的赤水河流域,也只有從復興鎮下游起至赤水市區這一段四川盆地的邊緣丘陵區是最富饒的,即使它位於赤水市境的邊緣,但是它始終是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貴州赤水市復興鎮赤水河兩岸的農田
貴州赤水市復興鎮赤水河兩岸的農田
貴州赤水市復興鎮赤水河兩岸的農田
復興場還是「川鹽進黔」的主要口岸之一,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復興鎮在其一千年的歷史上,也多次經歷戰火的洗禮,甚至被徹底地焚毀。千年的復興鎮因此也就喪失了赤水縣城的地位。
復興鎮上的城市化區域——赤水旅遊新城
復興鎮上的城市化區域——赤水旅遊新城
不過現在的復興鎮,正在重新開啟它曾經輝煌,老鎮將復古還原為以前的古仁懷縣城的模樣,而整個復興鎮也將與未來的赤水市區連為一片,再次成為貴州遵義赤水市的中心。(航拍圖片作者:汪奕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f3zi3ABgx9BqZZIZFM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