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人區里的曾經貴州赤水最大茶場,清代出產過貴州名茶懷茶,現在無人看管

2020-09-30     慢游赤水

原標題:在無人區里的曾經貴州赤水最大茶場,清代出產過貴州名茶懷茶,現在無人看管

貴州省遵義赤水市的茶葉在以前曾經很有名,是貴州的名茶之一。貴州省遵義赤水市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市,山上森林自古就茂盛,叢林裡長有不少野生茶樹。赤水山民就時常從山中採摘這些野生茶葉泡水吃,故而稱其為叢茶(叢林中的茶)。清代及民國時期,赤水高山地區就種植有叢茶、大茶。赤水的叢茶加工後的細茶稱之為懷茶,因為赤水市在明清時期先後被稱為仁懷縣和仁懷廳,是包含了現今赤水、習水、仁懷三縣市的古仁懷縣的核心區,故取「仁懷」的懷字叫懷茶。懷茶可是貴州名茶之一。

中間橫臥著的就是貴州赤水市的桓山

據說這懷茶,原出產地在貴州省遵義赤水市寶源鄉桓(huan)山。桓山是一座在赤水寶源鄉南部與兩河口鎮交界處東西向橫亘聳立的山峰,橫字在赤水有些人也讀(huan),也難怪赤水人稱其為桓山。桓山海拔在1200米左右,周圍植被茂盛,雲霧裊繞,正是出產好茶的地方。

聽聞當地寶源人介紹,桓山茶場最盛時期,面積達幾千畝,是至今以來赤水地區的最大茶場所在地。在民國9年曾有外地商尋著這懷茶的盛名,來到赤水寶源,建立了「大西勞茶場」,生產過「龍井茶」,茶品之好,遠銷重慶、上海等地,年產100擔以上。後因為抗日戰爭的爆發而停產。桓山出產的懷茶,曾經是難得的山中珍品,解放前赤水當地山民一般都是採去賣錢,當時只有赤水的富戶商賈、達官貴人才喝起桓山懷茶。

貴州赤水無人區桓山山腳的溪谷

只可惜的是這個桓山茶場早已經荒廢了幾十年,成為了赤水市其中一個以桓山為中心的較大無人區之一,方圓近百平方公里。據了解,最後一批守護茶場的是一些從四川古藺來此的外來戶苗族人,他們曾經是赤水無土無房的黑戶,只是借住在茶場的房屋中,以邊耕種和邊打獵桓山周圍的野物為生。隨著幾十年前,他們搬離恆山,遷居到了赤水河谷地區,桓山再無人煙。

貴州赤水桓山無人區周圍的風光

桓山上的茶場雖然已經荒廢,但是論面積它還是赤水最大茶場。隨著桓山變成赤水無人區的叢林,那股桓山懷茶的清香味道也就在赤水消失了幾十年。再見了,曾經的名茶桓山懷茶!赤水人早已經忘記了這股茶香,這種名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VM03nQBLq-Ct6CZqy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