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拉德的詩歌之愛:緊貼大地,超脫俗世

2020-01-12   村口大花

我尋找你突然而來的柔情
尋找你的眼睛或者出生的太陽
它和世界一樣巨大
尋找任何刀劍都沒有見過的血液
尋找甜蜜的呼吸居住的空氣
尋找森林中的一隻鳥
它的形狀是一聲快樂的鳴叫

——安德拉德


一直很喜歡安德拉德的詩,因為他的詩歌中時常令人感知一種很厚實的愛、很靈動的敘述,以及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思慮,還有土地做為飼養者,作為最後歸宿的相關反思。


安德拉德原名埃烏熱尼奧•德•安德拉德,1923出生在葡萄牙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民家庭,在家鄉讀完小學後,他先後外出求學,閱讀了大量葡萄牙和國外詩人的作品,並開始寫作。繼1942年發表的處女作《純潔》之後,他一直筆耕不輟,至今已發表作品三十餘部,被公認為是葡萄牙當代最重要的抒情詩人!


目前,安德拉德的詩歌已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受到普遍的歡迎,是20世紀以來被國外譯介最多的一位葡萄牙詩人。他本人也曾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並於2002年獲得了葡萄牙語文學最高獎項卡蒙斯文學獎!


安德拉德的詩歌之所以如此受各國讀者的喜歡,原因在於,他的詩歌在靈動脫俗的敘述中,從未脫離大地與自然這一母體,如他自己對其詩歌本質的認可:緊貼土地、超脫俗世!



大地是詩人的母親,也是情人


怎麼去形容安德拉德呢?他極像是一位開掘者,用雙手深深地掘向大地,把那些被窒息、被忽視、被遺忘的,或生的,或腐朽的一切,以詩歌的形式催生成累累的果實,呈給嚮往天空的精神家園。


而安德拉德的詩歌為何總是脫離不了大地這一母題呢?這許是緣於他的童年際遇。安德拉德1923出生在葡萄牙中部地區的一個鄉村,那裡的土地、陽光、河水以及樹林構築了他的整個童年場景,所以他詩歌中對於大地與自然的親密便都不難理解。


有如安德拉德自己所一再強調的那般:我和故鄉土地的關係是母性的,或者說是詩意的。


因此,無論詩人身處何處,無論他有感而發地創作著什麼樣的詩歌,這些詩歌永遠都是依附著大地的存在,因為在詩人的認知里,他的一切都是依存於大地的!

我尋找你突然而來的柔情,
尋找你的眼睛或者出生的太陽
它和世界一樣巨大
尋找任何刀劍都沒有見過的血液
尋找甜蜜的呼吸居住的空氣
尋找森林中的一隻鳥
它的形狀是一聲快樂的鳴叫。
哦,大地的撫愛,
終止的青春,
在草地的陽光和伸展的身體之間
水的聲音逃走了。


在詩人眼裡,大地以博大的胸懷允許一切生靈成長,一棵樹,一朵花,一根草,甚至一搓不起眼的苔蘚,當然,也可能是一條魚,一隻終將降落大地的飛鳥。安德拉德認為,是大地賦予這些生靈以生命,包括人類,而大地也同時接納它們的死亡。所以,在安德拉德看來,大地從來都不是牢獄,不是需要逃離的,因為它永遠充滿著母性的愛與慈祥。


因此,作為大地的兒子,安德拉德始終對大地懷有謙卑的情感,他喜歡用『匍匐』『貼近』這樣的詞來形容他和大地的關係。他說人只被許諾給土地,大地是詩人永遠抒情的對象,即是母親,也是情人;大地構成了詩人雙重愛情關係的隱喻。

也因此,大地成了詩人詩歌的基底,成了他展示自我的無垠疆場,也是在植根大地的一生中,他的心裡才長滿了詩歌!


童年持續於詩人的一生


安德拉德出生的鄉村是一個自然環境非常美好的地方,自幼和母親一起長大的安德拉德,在那民風淳樸的鄉村渡過了他幸福的童年,雖然年小時父親的制席令人深覺得遺憾,但母親厚重的愛撫平了一切傷口,所以說,安德拉德的童年,極像是一副毫無缺陷的鄉村油畫。


而這一幅與童年有關的油畫,也成了安德拉德心間不滅的場景,成了他詩歌間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源泉,如他在詩中所述:剩餘的童年是詩的萌芽!


我牽著孩子的手,在城市的大街上行走,
我們去驅趕陰影,去召集
沙丘、駿馬、依舊清新的太陽
和快樂吠叫的小狗。
我的眼睛嗅聞著前面的路,
孩子的手照耀著我黑暗的手。


無論多們有多不情願,每一個人終將要從童年出走,安德拉德也不例外,成年後的他陸續的外出求學,使得不得不告別那曾經美好的童年歲月,以及像油畫一些毫無紕漏的童年場景,但這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離別,也不意味著斷裂,而是象徵著更深一重意義的連結!


因此,安德拉德的很多詩歌間都可以看到他童年的影子,都尋覓得到他童年的事物,例如沙丘,駿馬,依舊清新的太陽。


而每每,當安德拉德開始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的時候,童年的那個自己便會伸出手,牽住詩人『黑暗』的手掌,令他足以快樂、肯定地繼續前行。


因此,從安德拉德的詩歌中我們不難看出,他總是在快樂地享受著童年的記憶,他喜歡回到童年的天空展開想像的翅膀。在與自然萬物一起成長的時光中,他看到了世界的最初形象。一個人的世界開始於童年,快樂的童年是他日後生活的源頭,可以安慰疲憊孤獨的靈魂,因此詩人在任何時候都無法割捨『剩餘的童年』,它是驅動詩人想像力的源泉。


身體是靈魂的閥門


如果說大地是詩人歌唱的中心,童年是他詩歌不竭的源泉,那麼身體則是安德拉德詩歌關注的另一個重心,因為身體是靈魂連接其它基本事物的閥門。


因此,詩人對身體的一切感知都異常認真的體會,他感知身體可以像水一樣流動,像火一樣燃燒,他以身體為觸角,感知這世界所有的痛楚與歡慰,甜與苦,疼與呵護。


呼吸。地平線上,
一個可以觸摸的身體,呼吸。
一個裸露聖潔的身體
呼吸,起伏,不知倦意。

我愛意滿懷,觸摸諸神的餘澤。
負載沉重希望的雙手
追隨著胸部的起伏
並且顫慄。

一條心河在等待。
等待一道閃電,
一束陽光,
或者另一個身體。
如果我貼著裸體傾聽,
就會聽到一支樂曲裊裊飄起,
從血液中起飛
延宕另一支樂曲。

一個全新的軀體誕生,
誕生於這支不會停止的音樂,
誕生於陽光嗡嗡作響的樹林,
誕生於我揭開面紗的軀體之下。

作為詩歌所呈現的重要元素,安德拉德把身體看作是神聖的,純潔的,就像大地和流水,邪惡不是來自身體,而是來自人的慾念,因此詩人用詞語擦亮身體的內部和外部,使之變得純潔,甚至凝結著神性。身體成為意願和愛情的實踐者,在閃電的飛躍中獲得了新生!

在詩人眼中,身體是神聖的,詩歌是可以用來恢復人的完整性的,有如他個人所言:在我的詩歌中,身體的重要性在於把尊嚴還給人的身上最受侮辱、最受蹂躪、最受蔑視的那一部分!


於遼闊的大地之上,安德拉德以俯首的姿態生活,書寫著深情的詩章,大地是他的母親、情人、同窗也是好友,童年是他的源泉,也是他的另一個自己,身體則是他靈魂感觸萬物的閥門,在這一場愛與善的循環中,四季應時起落,詩人的心間便生滿了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