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題材,請參考《少年的你》

2019-10-25   傑森娛樂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來自:石墨社(smshe189)

校園暴力題材,請參考《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終於克服技術問題,姍姍來遲!

一直不知道易烊千璽和周冬雨的組合,會有什麼化學反應。

周冬雨的演技自不用說,從《山楂樹之戀》中青澀的演技,到《七月與安生》《喜歡你》《春風十里,不如你》等高口碑佳作奠定其華語演技派演員的地位。

而易烊千璽,一直以來都是高話題度的明星。

從現象級組合Tfboys刷爆00後圈層,掀起網際網路追星浪潮,到各自單飛深耕不同領域,沉澱自我。

就在《少年的你》第一次官宣的上映日期,易烊千璽的另一部主演作品《長安十二時辰》迅速火爆網絡。

那裡的李必如出塵的少年,一柄佛塵,一頂豎簪,英俊的容顏成全了粉絲們的期待。不過,最讓人熱議的,是這個娛樂組合里走出來的少年,竟然也可以有演技,不輸其他大咖角色。

而《少年的你》雖然來得很遲,卻帶給我們一個錐心的故事,和一群演技炸裂的演員,催淚的表演。

被撕破的校園青春的臉

我想到的就是,毀容式演技。

《少年的你》與以往校園青春電影不一樣,沒有乾淨的磨皮臉,沒有唯美的攝影布光。

我們看到的是,陳念(周冬雨飾演)雀斑清晰的臉,是小北(易烊千璽飾演)作為00後卻粗糙老成的皮膚。

還有那張,流行了很久充滿著戀愛里的酸甜味道的青春臉,竟被《少年的你》一把撕破了。

這是《少年的你》最大的成功。

沒有男女之間暗生情愫,沒有為了愛奮不顧身或者瘋狂到尋死覓活,也沒有墮胎跳樓的狗血,那些以往校園青春里的唯美,如同周冬雨、易烊千璽在現實鏡頭前的光鮮亮麗,在電影里被撕得鮮血淋漓。

當小北第一次街頭被打,小混混將他那張沾滿鮮血皮肉綻開的臉推向鏡頭前的時候,那一刻易烊千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那個從小失去關愛的街頭混混小北。

小北的青春遭遇和陳念一樣悲慘,但是他過的要比陳念幸福。

要麼被欺負,要麼做欺負對方的那個人。

小北即使被揍得血肉橫飛,但他選擇反抗。因此,他在片中的形象,區別於易烊千璽柔弱的書生氣質,也徹底跳脫出李必溫文爾雅的道家氣派,竟然真的像一個街頭小混混。

憤怒、倔強、暴躁,這些情緒一覽無遺。

當以為陳念看不起自己沒學歷沒文化時,會動手嚇唬陳念。當在麻將館看到混混逼迫小男孩去干偷竊別人財物的工作時,奮不顧身起來教訓對方。

而當得知陳念被霸凌者魏萊欺負,會用兇器威脅魏萊,甚至在陳念遭受了最嚴重的欺凌,被剪去頭髮拍了裸照之後,憤怒到想要馬上找對方復仇。

不再溫柔的易烊千璽,真的成為了小北,連同那張乾淨的臉,徹底被倒進了青春的垃圾桶,翻出來之後,只剩鮮血和慘痛。

和小北一樣,陳念作為校園裡的好學生,是繼上一個校園欺凌受害者胡小碟之後的新受害者。

這是本片的主題,但是比起其他電影作品中無關痛癢的提及,《少年的你》顯然要上升好幾個檔次。

陳念作為第二個置身校園欺凌事件中的受害者,前有胡小碟失望之下跳樓身亡,後有自己多次被明目張胆的欺壓,甚至在回家的路上被霸凌者圍堵,卻求助無門。

從陳念這裡,揭開的不只是校園青春的殘酷,而是圍繞校園欺凌之下,整個社會的畸形思想和人性扭曲。

在前不久《演員請就位》節目中,郭敬明導演特別反駁了李誠儒老師對《悲傷逆流成河》片段的批評,說出了這是關注校園霸凌的作品。

但是,無論是演員台詞、形象以及劇情設定,《悲傷逆流成河》對於校園感情的探討都要多過校園霸凌。

而《少年的你》則要殘酷得多。

陳念的學習好,無法換來任何對自己安全的庇護。老師在得知自己被欺負之後,所表現出的冷淡與不作為,為校園暴力提供了溫床。

而這也加劇了陳念的懦弱,和胡小碟一樣,她們都是不敢反抗的人。大人們只會告訴自己,長大了就好了,卻沒有人教會她們,怎麼長大。

是高考後的逃離現在城市,還是進入社會後的自由自在。

陳念的家庭,母親口口聲聲說著為女兒,其實考慮最深的,還是希望藉助女兒考出好成績,將來飛黃騰達,一家人不用吃苦。卻沒用真正用心去在意女兒的遭遇,和心理變化。

與陳念家庭類似的,是霸凌者魏萊的母親,面對警察詢問孩子的情況,首先直接為女兒說話,然後質疑對方家庭教育的條件以及孩子的心理脆弱等問題。

在這種家庭思想助力下,陳念為了高考決定忍耐,也更加懦弱,而魏萊則肆無忌憚,毫無悔恨之意。

倒是一個街頭小混混,小北,成了陳念隱形的保護傘。

《少年的你》可以說一改近幾年校園青春片的套路,第一次讓我看到了高考的緊張,也看到了考生們的狀態,還有一些孩子不為人知的脆弱,這無關愛情。

周冬雨飾演的陳念,將一個好學生對未來的追求,渴望逃離這個悲慘世界的迫切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最後,警察鄭易的一再思想引導,終於擊潰了她的心理防線。她憤怒的喊出了心裡話:

為什麼不肯放過他們,哪怕只有一個人走出去也好。

這是陳念的想法,也是大多數考生們的想法。只是陳念要逃離的不僅僅是這座城市,還是一直讓自己看不到陽光的深溝。

對於普通的孩子而言,高考其實是讓他們改變命運的一次機會,這裡包括,自己不再受欺負。

校園欺凌,與其說是孩子們善惡的衝突,不如說是社會不完善的結果。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塑造了孩子們的心理,校園環境塑造了霸凌學生們的膽量,而法律不完善,給了霸凌者退路。

當陳念一次又一次退讓,一次又一次隱忍,她沉默寡言,甚至被欺負得鼻青臉腫,頭髮被剃,在老師眼裡就像沒看到一樣。

如同學校為了防止學生再度跳樓,直接將走廊安上了鐵欄杆,校園對這些事的參與,僅僅只是維護自己的臉面,和儘快息事寧人而已。

可以說,本片中周冬雨和易烊千璽沒有幾個場景的臉是乾淨的。

從頭到尾都是恐懼落淚再到毀容的陳念,和一直都在毀容的小北,周冬雨和易烊千璽,很好的將兩個孤獨的靈魂緊緊擁抱在一起。

青菜與紅油火鍋

鄭易在審訊以魏萊為首的校園霸凌者時,被女孩們對自己行為無知的回答震驚到了。

而在隨後與老楊吃火鍋時,老楊說出了一個無奈的怪圈。

校園霸凌追究不到真正的責任承擔者,學生往上是老師,老師之後是家長,家長之後,是為了生計奔波的家。

家之後呢?

正如上面說的,老師無法處理學生,甚至很多老師抱著息事寧人的做法,給孩子們灌輸只要熬過去,就可以風雨之後見彩虹的想法。

而家長們,也只是一味的對孩子強加期待,認為只要讀書出去就可以全家翻身。

有一個家長得知孩子被學校勸退,下跪求老師,甚至動手打孩子。

沒人在乎孩子自己,所以,他們不知道該怎麼長大,或者說熬過這短暫的高考前幾十天。

鄭易和老楊聊天的時候,抓了一把青菜,扔進了火鍋,轉頭,青菜完全沉沒在紅油火鍋里,只有翻滾的熱油,沒有了那一抹青色。

這就是長大的現實。

長大了的鄭易,在早已長大的老楊勸導下,放棄了對這個校園霸凌事件的介入關注,最終此事的結果,只有班主任被調走,霸凌者在家長的維護下一如既往的上學。

老楊看透了這一切,所以他沉默。

鄭易,慢慢也接受了這個現實,開始沉默。

學校和老師們,也在沉默。

家長們,只看成績,也在沉默。

因此,成長就是,你開始漸漸默認了這個社會潛規則,開始把自己變成旁觀者。

而那把新鮮的青菜,投入這鍋中,轉眼就被吞噬。

陳念,也曾這樣想過,她一直想的就是忍耐,熬過高考。她期待著去北京,逃離這裡,然後讓自己獲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好的未來。

所以,她即使被魏萊一伙人拍了裸照,最終也選擇不吭聲。

卻不曾想,魏萊始終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的對錯,當她以為陳念放過自己不報警,自己可以安心復讀考上大學,甚至和陳念一樣也想去北京的時候,陳念才知道自己的天真。

原來,不是逃離了這裡去到了北京,校園霸凌就沒有了,自己也就可以安心追求自己的前途。

升了學,甚至出了校園,霸凌一直都有。

陳念,和小北,就是那把青菜,如何不被紅油吞噬,他們自己無法決定。

魏萊沒有來

魏萊的這個名字,取得很討巧。就如同警察鄭易一樣。

只是,在校園霸凌中,未來沒有來。

陳念在自己的書上寫到:

即使生活在陰溝里,也有人仰望著天空。

只是,這天空,並不是一直陽光燦爛。

胡小碟受不了校園欺凌,選擇跳樓結束生命。而陳念,就成了下一個。

當陳念選擇求助學校時,老師的敷衍了事,讓她心灰意冷。

而警察的介入,也因為無法掌握證據,束手無策,讓她失去希望。

想要母親的依靠,卻無法讓母親理解自己。

陳念,即使仰望著天空,卻依然沒有等到陽光的到來。

魏萊的死,一方面是對這場校園霸凌一個過程性的終結,其實也是電影在最後向我們表達的,當前社會在逐步提高對校園霸凌事件的關注和治理。

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對小北、陳念一次委婉的悲劇收尾。

陳念的入獄,是法律的正義,也是校園霸凌受害者最無奈的歸宿。

想像中的未來,因為這件事,推遲了好幾年。

幸運的是,她最終走出來了,作為一名老師,她承擔起了關注孩子心理的責任,陪伴著孩子回家。

如同當初小北陪伴她一樣。

最後,小北對著攝像頭的凝視,大概就是想對這個社會說:制止校園欺凌,不要做旁觀者,因為你很可能就是下一個。

-END-

一部電影,一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你有什麼想說的?

來自:石墨社(smshe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