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梅:2019年諾貝爾替代獎得主,中國首位專職公益律師

2019-10-14   麥讀法律閱讀

2019年9月25日,中國女律師郭建梅成為第40屆「諾貝爾替代獎」得主。「諾貝爾替代獎」又名「諾貝爾環境獎」「正確生活方式獎」,創立於1980年,旨在獎勵在環境、生態保護和人類可持續發展方面作出過傑出貢獻的自然、人文和社會科學家。

郭建梅律師因為其多年來在女性權益保護法律援助領域的傑出貢獻,成為2019年四名獲獎者之一。下面是麥讀之前推送過的一篇文章,有助於麥友們了解郭建梅律師獲得這個獎項的緣由。

著名作家劉震雲因為《我不是潘金蓮》電影版的宣發再次進入人們視野,其實對於法律人來說,更熟悉的是他的妻子郭建梅,以及她的公益事業。郭建梅兩歲時,被送至北京,與姥姥、姥爺居住於三里河的工廠宿舍。八歲時,被送回河南農村。高中時,她給自己改名作郭永攀,立志考上北大清華。1979 年,她考取北京大學法律系,大學期間,北大中文系的劉震雲受母親之囑去看望故鄉鎮上大戶人家的女兒郭建梅,兩人由此相識。1985 年,郭建梅與劉震雲結婚。畢業後郭建梅先後供職於司法部、全國婦聯、《中國律師》雜誌社,1995 年,在《中國律師》雜誌工作的郭建梅去採訪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NGO 論壇,那次,成了她人生重要的轉折點。

在大會上,她第一次聽希拉蕊的演講,主題是:Women's Rights are Human Rights(婦女的權利就是人權)。參加完大會 3 個月後,她自己砸掉了鐵飯碗,成為中國第一位專職公益律師。在那個年代,這個選擇可謂驚世駭俗。大多數人都投反對票,唯一支持她的是丈夫劉震雲,他對郭建梅說:「只要覺得快樂就去做。」郭建梅與北大老師一起,組建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眾澤婦女法律諮詢服務中心,做起了針對女性的民間法律援助與研究工作,免費為沒錢、沒地位、求助無門的弱勢群體代理案件。

郭建梅與同仁們在貧弱群體的巨大需求和政府法律援助資源不足的狀況下,探索的民間法律援助模式成為政府法律援助的有益補充,以「勵行法律援助,維護婦女權益,推動性別平等為目標,公平和正義成為奉行的理念和理想」,為婦女提供免費法律諮詢 7萬多人次,代理案件近3000件,承辦有關婦女權益的各類培訓及研討會80多場次,提交法律法規專家意見稿70 多件,出版專業書籍13部,發表文章200余篇,讓近 10萬權益受侵害的婦女爭取到了應有的權利。下面是《律商中國法律透視》對郭建梅律師的採訪,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郭建梅、劉震雲和女兒在一起

做公益最大的壓力是誤解和非議

您現在狀態不錯?

是,我今天很高興。雖然我五十歲了,但是從來不覺得自己老。今天早晨從家裡出來,穿著一件大襯衫,戴著耳機,背著一個黑色的大大的雙肩包,裡面裝著一打厚厚的資料,在地鐵站旁的小地攤上,買了一個十塊錢的墨鏡。站在車裡,透過地鐵的玻璃看著自己,想想自己就樂了,於是就給我女兒發了一條信息,「老媽在地鐵里,戴著十塊錢的墨鏡,穿著「臭妞」(就是我女兒)的襯衫,背著雙肩包,戴著耳機,有座也不坐,自由自在地,覺得自己就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我女兒就回了一條,「那我以後就叫你老妹吧」。覺得特別有意思。所以你們看,我挺快樂的。

我們知道您有段時間不好,做公益律師,要面臨很多壓力吧?

我是 96 年辭去公職開始干公益律師的,一個猛子就扎到海里了。那時,人家下海是為了經商,而我是卻是為了一個虛幻的理想,就像一束陽光,你也不知道能不能抓住。當時在中國根本沒有公益這個概念,但是有那麼多的弱勢群體,社會資源也很少,困難可想而知。

我總結公益律師的狀態就是:激情燃燒,擔當責任,不被理解,步履艱難,透支生命。當時壓力特別大,辦案的壓力,辦案的風險、威脅,多了去了,但是這些我都能克服,對我來說,更大的壓力就是別人對我的誤解和非議。你本來是抱著一顆真誠的心激情滿懷地去從事公益,但是人家覺得你是在沽名釣譽,掛羊頭、賣狗肉,你不過是用公益律師這個名字去打品牌,以獲得更多的案源;或者就是想從政,走仕途,先往臉上貼點金;還有,也是我最接受不了的,說我沒有能力才來做公益律師。現在,很多人覺得金錢就是一切,他們根本無法理解,還有這樣一批人在做這樣的工作,堅守自己的理念和理想。

我無法面對別人的置疑。我一直想證明自己,所以不斷地試圖去解釋,但是人家還是覺得不可理解,覺得我傻,到後來,我自己都覺得自己沒有底氣。我想不通,明明從事的是那麼光明磊落,那麼高尚的事業,反而覺得自己那麼渺小、無助。在做了五年的時候,就覺得自己走不動了,身心嚴重透支,覺得沒有辦法再堅持下去了,那種心裡的委屈,還有積澱起來的心理垃圾,無處排解,只能自己硬撐。有段時間,自己就像祥林嫂一樣,見人就說,「唉,你們都不知道我這幾年是怎麼過來的。」

後來,有一次我們中心開會,我作為中心的主任,要照例向大家彙報工作。沒說幾句,我就哭了,說「不幹了,你們趕緊找人吧。」當時,吳青(冰心的女兒)也在場,她當場就拍桌子說,「這是你自己的問題,你的精神出了問題,這點阻礙算什麼?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把自己打敗了」。辟頭蓋臉的把我一頓批,而在場的很多人都和我一起哭成一片。最後,理事會的結果就是讓我休息半年,去看心理醫生。這個職業真的是太苦了,我們之前作為律師,記者,被譽為精英群體,高高在上,做了公益律師,就感覺一下摔下來,掉在冰窟窿里,到處求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種失落可想而知,無法釋然。不過現在都想通了。現在對我來說沒什麼困難,什麼都能被克服,現在就是陽光燦爛,並且更加理性,更加智慧。

今天回過頭看,一切都好起來了吧?

公益律師事業走過十五年的歷程,雖然步履艱難,但是今天,已經有一些 NGO 在發出聲音,在活動,各地都有,這是一個好的現象,起碼有了概念。當時有很多組織來找我門取經,我們就毫無保留的告訴他們我們的經驗。慢慢的,我們從不被理解,到現在被理解,被接受,中國公益法已經收到了社會的關注但是還是有很多困難,社會的認知、經費、人力以及激勵機制的缺失,還是一個初級的階段,就像一個小苗,沒有長成參天大樹。所以需要我們繼續奮鬥。

您個人也被授予了很多獎項,您怎麼看這些獎項的?

這些獎,無論來自哪裡,對於我來說唯一的意義在於:它們證明,公益律師受到關注和重視了,社會對公益律師事業的認知和關注度的提高,大家對這個事業越來越理解。而這也就是我們想要得到的。包括去年的那個廣告,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大家都說我拍那個廣告是自毀形象,但是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把公益律師推向前台,我要的不過就是四個字:公益律師。結果真的通過那個廣告,全社會的老百姓都知道,哦,中國原來還有公益律師這個群體,還有公益律師這樣的人。雖然這個廣告不能包含我們公益律師的全部,比如我們推動法制改革和我們的公益上書等這些更深層次的一些工作,但是它達到了我想要達到的目的。

您希望看到的中國公益律師理想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的?

公益律師是踐行公益法的主力軍,我們希望可以做一個有尊嚴的「體面」的公益律師,有相對高的收入,起碼可以達到普通律師的水平。另一方面,中國的公益法可以實現專業化、規範化、行業化、社會化,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體制,單靠中國幾十個公益律師,根本沒有辦法擔當公益律師對社會發展的職能。我們需要政府給予這個群體保障,讓他們不需要為生存擔憂。比如我,我可以把它當成快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背後有一個大樹,就是我的家庭,可以支撐我的生活。但是如果我是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就很難有保障。現在公益律師是靠自覺自愿,靠著那種擔當法律功能的精神,靠有理想的法律人的良心,這些都是純粹精神層面的東西,所以我們也在一直推動政府給予更多的激勵和幫助。

早日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未來的打算,會一直做公益律師嗎?

會的,肯定會。我常說,公益律師是一條不歸路。我們這裡有北大的碩士,博士,海歸,誰會討厭錢呢?而這裡這麼艱難,還堅持在這裡,樂此不疲。我們大家的體會是,你做的時間越長,你就越會不去,離不開它。當然前提是你本身是善良的,有理念,希望自己不是個庸庸碌碌的人,你的眼光不是只在錢上。說到底,還是一個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很多人會認為這就是說教,但這就是我的價值觀,而且它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通俗的概念,對一個人來說也是特別重要的東西。我跟我女兒就這麼講,她今年 23 歲,大學畢業。如果沒有這個,你走著走著就會發現,你突然沒有路了。你會很困惑,不知道生命前面的光環在哪裡,光明在哪裡,這個與價值觀與人生觀絕對有關係。所以如果你年輕時就擁有它,你會早早地就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自己的家園,找到自己快樂的那一畝三分地。而這樣的一畝三分地,就是我所追求的。於我而言,不管作為商業律師的海洋里有多麼多金子,不管我的這一畝三分地有多麼貧瘠,但是通過我的努力,它的幼苗能長成大樹,結出豐碩的果子,那麼,在我看來,這些果子,比那些金子要更加耀眼閃亮。這一畝三分地就是你實現自己理想的地方。雖然有時候周圍的氛圍和我的真實想法比較擰巴,但我無所謂,因為第一,我快樂;第二,有收穫;第三,生命充滿張力,很有豐富;第四,我覺得,在我50年人生歷程當中,這15年是我最快樂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時光,是我這輩子最引以為豪的時光。

實際上,NGO 和公益事業實際上是極度需要激情的,沒有激情,你很難堅持做下去。公益律師就是個精神主義者,完美主義者、理想主義者,雖然活的很苦,但是很快樂。有很多人心疼我們,可憐我們。我很多同學做商業律師現在都很成功,他們可能年收入都在幾百萬上千萬。經常就有人對我說,建梅,你何苦呢?但是我了解自己。我做不了生意人,不會算帳;我也做不了公務員,覺得很枯燥。所以,我知道適合自己的是那些富於創造性的工作,有發揮的餘地,比如記者,比如公益。所以就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這個行業。我覺得不是我成就了這個事業,而是這個事業成就了我。它使我變得更開懷,更博大,更善良,更堅強,也更快樂。所以我特別感謝它。

從小女人到大女人 一生值了

您自己現在怎麼看您自己?

做了 15 年的公益律師,最大的收穫就是,我從以前的一個會哭鼻子會有小心眼會計較的小女人,變成了大女人,大氣,胸懷寬廣博大,覺得自己什麼困難能克服。你們或許會覺得我臉皮厚吧,但我現在真的就是這樣的,我也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是個好律師,我是個好人。你經過那麼多的歷練,見過了那麼多塵世的垃圾,當那些人拿著棍棒要打你,你大喝一聲,那些人生生收住手裡的棍棒的時候,你會覺得,這種正義的陽光,是沒有什麼能戰勝的。這種東西真的會給你力量。所以,現在,我什麼都不怕,任何困難我都能扛過去。

自己從事了十五年的公益律師,做了這麼多推動法律進步的事情,援助了這麼多弱勢群體,對中國的弱勢群體保護、公益立法、以 及 NGO 的成長與發展也好,做出了我們的貢獻。作為一個普通的律師,作為一個女人,作為一個普通的職業人,回過頭看看,在中國的法制之路上有自己的腳印,覺得自己的一生真是值了。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個大家所謂的優雅的女人。你看,我現在穿的就是我女兒的襯衫,幾十塊錢一件,除了開會,我從來都是素麵朝天,穿著隨意,我也沒覺得我自己不優雅。真正的優雅是發自內心,有力、智慧、快樂、自由,自己的想法、理念和好的想法能在工作中實現,或者慢慢奔向自己的目標,這才是核心。你作為一個人活過一生的質量、意義和價值,在人生單位時間內所創造的價值,這才是重要的。

還有,我身體很好,爬山經常能很快超過三十幾歲的年輕人。我心裡特別輕鬆,沒有那麼多沉重的東西。

我朋友非常多,他們覺得我真誠、善良、坦誠,但是有時也不免急躁,脾氣來的時候很厲害。對自己喜歡的人,為他們割自己的肉都行;對自己討厭的人,連理都不願意理睬。什麼表情都寫在臉上,是個特別透明單純的人。不喜歡形式,更看重內在,特別是靈魂的東西。

回復以下關鍵詞看看:投稿 轉載 微課 公共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