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8日,在波蘭召開的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中國第52處世界遺產,鼓浪嶼的成功也標誌著中國成為了世界遺產數最多的國家。
但首先我們要知道,何為世界遺產?
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
那麼為何鼓浪嶼,一座島嶼有資格被評為世界遺產?
評選時,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認為:鼓浪嶼展現了在亞洲全球化早期多種價值觀的碰撞、互動和融合。其建築特色與風格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及歐洲在建築、傳統和文化價值觀上的交融。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鼓浪嶼島上的建築。而這些建築的由來,則要從很久之前說起了。
鼓浪嶼位於中國東南沿海,與廈門一水之隔。小島面積1.88平方公里,深深浸潤著閩南文化。
很多人都不知道,最早在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鼓浪嶼就已經出現了。
但那時,它還只是一塊深埋於地下的花崗岩,千萬年來的地殼運動和風化侵蝕才讓它顯露於地表。水和沙不停沖刷、溶蝕,小島周邊形成了千姿百態的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柱。
之所以得名鼓浪嶼,也是因為島西南方的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因而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雖然鼓浪嶼已經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但與我國東南沿海的其他島嶼相比,鼓浪嶼實在小得不值一提。
宋朝之前,鼓浪嶼一直無人定居。甚至鼓浪嶼的名字,也是後來才改的,之前叫做「圓沙洲」,別名「圓洲仔」。
宋末元初,終於有人遷居島上生活。
明清時,隨著廈門港的興盛,鼓浪嶼開始熱鬧。當地人受閩南文化影響,紛紛建起紅磚大厝。擠擠挨挨的紅色房子,成了島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然而,明末清初直至鴉片戰爭,鼓浪嶼的建築開始發生變化。
優越的地理位置,溫和的氣候條件,宜居的環境氛圍,讓無數外國人看到了廈門附近的鼓浪嶼的潛力。他們先是租用島上的民房,站穩腳跟後又陸續建造教會學校、教會醫院、教堂、領事館等。
最多的時候,鼓浪嶼曾有13個國家的領事館、5家國際銀行、4家跨國石油公司。每一棟老建築都有自己的故事。
外來文化的引入,也為鼓浪嶼帶來了許多中國之最:鋼琴密度最大、最早有女學堂、最早有幼兒園等。有網友統計過,鼓浪嶼有150個中國之最。
再之後,大量早期出國謀生的華僑事業有成,也紛紛回到閩南祖籍,選中鼓浪嶼為落腳點,興建了很多離宮別墅。
歷史遺留的紅磚厝、外國人的洋樓、華僑的別墅,交相輝映,將鼓浪嶼這座小島裝點成了一座「萬國建築博覽館」。
2008年,鼓浪嶼啟動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
但這九年里,鼓浪嶼不是一帆風順。人口流失、過度商業化、環境髒亂差……正是申遺的目標,使得各界一起努力,打響了一場鼓浪嶼「保衛戰」。
如此,這才有了中國第52處世界遺產。
如今的鼓浪嶼,早已褪去了繁華與喧囂,只留下僻靜的街巷與庭院。
隨意走走,每個角落都是難得的驚喜。
島上教堂很多,三一堂堪稱其中代表。三一的名字既寓意三個教會聯合興建之意,更蘊含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
遠遠看著,三一堂的建築獨具一格,呈十字立體式的罕見造型。
此外,還有由領事館改建的天主堂,在落日的餘暉下,顯得細緻又精美。聖潔的白色外牆,流暢的哥特造型,在周圍綠樹的掩映下,竟然讓人不敢輕易靠近。
百年的歲月沒有抹去天主堂的高大與莊嚴,反而多了很多的凝重意味。
碼頭處的小洋樓,紅色外牆很是顯眼。只看這座樓,你根本不會相信,此刻自己正身處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座小島上。
走過寂靜的街道,滄桑的建築猶如一幅老照片鋪陳在你的眼前。綠樹的幾枝枝葉低垂,給畫面增加了一絲點綴。
很多建築不能入內,只能遠遠看看外面了。
不禁幻想,被鐵柵欄圈起來的一片天地,該有怎麼樣驚人的美麗。
一盞還沒有亮起的燈,在橘色的日光里靜謐美好。想必入夜後,這盞燈會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除了古舊建築,鼓浪嶼還有一些現代的小景,在歷史之外,也讓人感覺到鼓浪嶼時髦、摩登的一面。比如這裡,一個小水池,兩張人臉交錯而成的噴泉,一點不顯突兀,反正有種異樣的融合。
因著島上的氣候很好,植物也長得鬱鬱蔥蔥。
一棵樹就像一張大網,羅織在人頭頂,把蔚藍的天空切割成一塊一塊。
不知活了多少年的老榕樹,深深的紮根在磚牆裡。旁生的根系把整面牆都覆蓋了。你不得不驚嘆於它頑強的生命力。
還有這棵,像是頑強的衛兵,守護著建築的入口。同時也無聲的昭示著,這裡曾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
從白天走到黑夜,鼓浪嶼的迷人沒有一絲一毫的縮減,而是更加多樣起來。夜色中閃耀的華燈,像是給鼓浪嶼披上了一層發光的紗衣。
每每提到鼓浪嶼,人們都會用文藝來形容。
但這一次,我想用文化來形容。在我心中,我所見的,不是到處是商業街、民宿的鼓浪嶼,而是底蘊深厚、建築瑰麗的鼓浪嶼。
我是琰棱
帶著有趣的靈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攝影|寫作|分享
青雲計劃月度優質帳號、百家榜創作者、CFP/攜程簽約攝影師、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知名旅遊博主、搜狐金牌作者、微博簽約自媒體、秒拍達人、微博旅行視頻博主、樂途旅遊網專欄作家。
新浪微博:@琰棱 http://weibo.com/lingch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