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是個電影大年。
這邊廂,影帝之爭空前激烈。
華金·菲尼克斯、亞當·德賴弗、亞當·桑德勒、羅伯特·德尼羅......人人都有望沖一把最佳男主角。
那邊廂,影后之爭也沒有緩到哪去。
芮妮·齊薇格、斯嘉麗·詹森、西爾莎·羅南、查理茲·塞隆......
魚叔看著都替評委感到頭疼。
而在這其中,斯嘉麗·詹森的戰績尤為彪悍。
《復聯》登頂票房冠軍,《婚姻故事》領跑頒獎季。
並且創造了好萊塢女演員片酬最高的記錄。
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也有望靠它實現——
《喬喬的異想世界》
Jojo Rabbit
導演,塔伊加·維迪提。
說名字你可能不知道是誰。
但他拍的《雷神3:諸神黃昏》,相信是個漫威迷就一定看過。
成功把除了顏值就沒啥看頭的雷神系列扳回一城。
和很多優秀的導演一樣,塔導(亂取的暱稱)也有自己鮮明的風格——
惡搞、幽默、戲謔。
《雷神3》之前,《吸血鬼生活》《追捕野蠻人》都口碑甚好。
這次,他玩得更大。
直接拿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戰爭開涮。
對於塔導而言,「喜劇是最容易讓觀眾放鬆並接收訊息的方式」。
早在成名之前,他曾讀過一本西方的關於二戰的暢銷小說《Caging Skies》。
當時就起了改編成電影的心思。
但相較原著暗黑冷峻的風格,塔導顯然更青睞於描繪一個溫暖可愛的童話故事。
沉澱多年,靠優質作品躋身一線導演之後,他終於有機會實現這個想法。
於是,就有了這部《喬喬的異想世界》。
去年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後,觀眾起立鼓掌,人民選擇獎也花落它家。
這是一個完全代表了觀眾口味,由觀眾投票表決出的獎項。
去年的獲獎者,正是後來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
也就難怪《喬喬的異想世界》自上映後口碑走俏。
豆瓣8.7,爛番茄觀眾滿意度95%。
另外還收穫了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等一堆大大小小的提名。
觀眾喜歡它,原因太好理解了。
這是一個可愛、反差萌,感染力無比強大的故事。
十歲的男孩喬喬,生活在二戰末期的德國。
因為國家機器的洗腦,喬喬對希特勒懷著無上的崇拜。
他一心想加入希特勒的私人衛隊,將一切奉獻給這位「國家的救世主」。
對納粹的宣傳深信不疑。
雅利安人最優越,猶太人是吃人的妖怪。
連得知爺爺的頭髮不是金色的,都能讓他鬱悶整整三周。
(金髮是納粹宣揚的雅利安人標誌)
喬喬有著一個幻想中的好朋友。
不是別人,正是他最敬仰的元首——
阿道夫·希特勒。
這個角色,由導演塔伊加·維迪提親自扮演。
以往,以惡搞和戲謔手法描繪二戰的影視作品並不少。
昆汀的《無恥混蛋》中,希特勒窩囊地在電影院裡被射殺、燒死,讓觀眾看得直呼過癮。
網飛神作《愛,死亡和機器人》里,也專門有一集腦補了希特勒的不同死法。
不過《喬喬的異想世界》的惡搞形式更為特別。
希特勒不再窮凶極惡,反而低智多動,顯得有些蠢萌。
既然他出自於一個十歲男孩的想像,自然也就要符合十歲男孩的智商。
於是我們看到,影片中大部分的笑點,都來自於這個「幼稚版」希勒特。
喬喬投出的手榴彈撞上樹幹被彈了回來,他第一個跑得沒影。
看著臉被炸的「像一副畢卡索的畫」的喬喬,堂堂元首一秒暈血昏倒。
整部電影,都是從喬喬的視角出發,看待一個光怪陸離的戰爭世界。
角度有點類似《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但形式更為溫和,用喜劇緩和壓抑感。
影片中的大人都有些蠢頭蠢腦。
山姆·洛克威爾扮演的K上尉,是少年隊訓練營的長官。
臭屁自戀有些狂放。
第一次和孩子們見面,就如此展示了自己的槍法。
拉姆小姐(蕾倍爾·威爾森 飾)是營里的助教。
跟孩子們誇耀雅利安人是最文明的種族,語氣興奮得像個超市推銷員。
鼓動大家燒書取樂的模樣,更如同宣傳產品大減價。
還有上門突擊檢查的蓋世太保。
非常漫畫式誇張形象。
上一秒還在一臉正色地批評「希特勒只有一個睪丸」的傳聞。
下一秒就語氣歡快地說,「其實他有四個!」
當然最特別出彩的還是當屬喬喬的媽媽羅茜(斯嘉麗·詹森 飾)。
羅茜是個美麗、樂觀還帶著點調皮的母親。
喬喬的臉因為一次意外受了傷,頗感自卑。
不願出門,怕自己這副蠢相會被其他人取笑。
媽媽卻輕快地對他說:
「享受別人的關注吧,孩子,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看起來蠢蠢的。像我,就只能看起來美麗又迷人。」
她熱愛音樂與舞蹈,即便在灰暗的戰爭時期,依然保持著生活的良好狀態和節奏。
把自己拾掇得乾乾淨淨。
只有一回跟兒子吵架了,故意把臉抹黑,裝成那個在戰場上的丈夫,粗著嗓子教育喬喬。
她反感納粹,但對於兒子的盲目熱愛也並不會多加指責。
而是通過百般方法,告訴他要學會去感受愛,創造快樂。
所有大人都像戴了一張卡通面具,滑稽詼諧的喜劇氛圍,沖淡了二戰背景應有嚴肅陰霾。
原本,喬喬的生活會一直被謊言包裹。
直到有一天,他驚訝地發現,母親居然背著他在家裡藏匿了一個猶太女孩,艾爾莎。
這徹底打破重建了他的認知。
艾爾莎完全不像大人們宣揚的那種「邪惡恐怖的猶太人」,吐著蛇的舌頭,長著魚的鱗片。
相反,她美麗得出乎意料。
一個天性善良但崇拜希特勒的德國男孩,和一個飽受迫害卻堅強勇敢的猶太少女相遇。
皇帝的新衣就此被拆穿。
《喬喬的異想世界》就是以這種輕鬆筆調,避開了大是大非的政治議題。
對沉重歷史做了一次溫柔觸碰。
劇本的基調是幽默的,難得全體演員都奉獻了極佳的喜劇表演,讓這個故事更加鮮活有趣。
首先就是在這部片子裡大放光彩的斯嘉麗·詹森。
雖然寡姐早已是聞名世界的美人,無數人沉溺於她性感的身材和明媚的笑容。
但在魚叔看來,比起以往「性感肉彈」的人物形象,羅茜才是美出了新高度。
她塗著濃郁猶如莓果色的口紅,穿著簡便但色彩明快的衣服。
會在家和喬喬穿同款睡衣,對待他猶如朋友。
單從外表上看,誰能相信這個歲月靜好的歡樂主婦,會在戰時秘密為抵抗軍做事。
更別提還在家中收留了一個猶太少女了。
斯嘉麗自己形容這個角色為,「絕望時代黑暗中的一道曙光」。
她是如此生機勃勃、樂觀開朗,「不讓那些困境阻礙真實自我」。
更難得的是,電影在展現這個人物時,用了一種四兩撥千斤的輕巧手法。
比如在餐桌上,喬喬問媽媽什麼事這麼高興。
原來是局勢正向盟軍靠攏,戰爭馬上就要結束了。
衷心於德國的喬喬自然不樂意,但羅茜卻是掩蓋不住的喜悅。
你看她表達喜悅的方式,那樣歡樂又自得地扭動腰肢。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她明天有一場重要的約會。
和斯嘉麗一樣表現出色的,還有憑藉《三塊廣告牌》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山姆·洛克威爾。
他飾演的K上尉,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手動被導演調低智商,主要任務在於搞笑的人物。
但電影又用了許多細節,暗示我們事實並非如此。
身為少年隊的長官,他明面上要對孩子們慷慨激昂,訓練他們學習行軍技巧。
背地裡,看著這堆熊孩子,卻掏出酒壺悶了一口,喃喃道「god help me」。
儼然像個頭痛的家長。
還有一幕,孩子們在大人的帶領下,開心地燒書玩鬧。
K上尉也是喝著酒,眼神清醒地旁觀著這一切。
這無疑是在說明,這其實是一個理智清醒,但身不由己的軍人。
玩世不恭的外表下,其實是一顆喪得一批的心。
於是只能用喝酒和無所謂態度來應付一切。
甚至於在電影結尾,他以一種《美麗人生》的方式謝幕。
通過犧牲自己保護了喬喬。
K上尉生不逢時,個人力量有限,只能受國家擺布。
他無疑是這部喜劇電影里,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老戲骨們表現出彩,「小戲精」也不遑多讓。
扮演喬喬的羅曼·格里芬·戴維斯,首次主演電影,就獲得了金球獎音樂/喜劇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NBP論壇搞了個2010s最佳兒童表演Top10票選,他也赫然在列。
喬喬這個人物,看似「邪惡」,深受納粹洗腦。
但實質上不過單純無知的孩子。
常常上一刻還在大言不慚,下一秒就泄露出十歲男孩的本色。
比如說他自稱喜歡殺戮,其實連個兔子都不敢下手。
嘴上為自己是雅利安人而感到驕傲,實則經常表現得猶豫且不自信。
在納粹的教育下,喬喬會說出「把敵人炸成灰,用他們的墳墓當廁所」如此殘酷的話。
可實際上,他十歲的智識還完全不了解自己說的是什麼。
他瘋狂迷戀希特勒,但本身並不是納粹。
他只是一個「10歲的,喜歡萬字並且穿著好玩的制服的小孩子」。
融入集體並獲得關愛,才是喬喬心底真正想要的,只是他還不知道。
電影里,喬喬很幸運地擁有一個熱愛和平且身體力行著的母親。
隨著戰爭的結束,納粹的謊言也很快就會散去。
他依舊可以重新擁抱光明。
今天的我們更為幸運,生活在一個和平包容有愛的年代。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
電影《浪潮》中的實驗曾經證明,納粹思想的復興,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
只要往上輕輕煽一把火。
而在這個標榜明辨是非、獨立思考的年代,反智、狹隘的思想也仍然大行其道。
影片中的孩子,相信著「猶太人長相怪異、俄羅斯人會吃人、英國人愛X狗」這般可笑的謊言。
可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理智呢?
一種標榜自己絕對正確,要求百分百忠誠,不允許異見異聲的思潮,正在席捲網際網路上下。
在不負責任的言論和謊言之間,人們互相憎恨,彼此嫌惡。
然後就是你來我往地貼標籤、扣帽子、污名化對方。
沒有了討論,只剩下吵架。
搬出女拳、小粉紅、戰狼、公知這些帽子,扣下去就穩贏了。
髒水往自己看不順眼的人身上潑,煽動憤怒帶節奏,總有不少人會盲目跟風。
偏激造成了盲目,戾氣生出了仇恨。
塔伊加·維迪提就表示,《喬喬的異想世界》的主題不在於反納粹,而在於反仇恨。
是仇恨,讓我們的理智蕩然無存,繼而相信種種蹩腳的謊言。
甚至自大地認為自己是宇宙主宰,是別人不可挑戰的絕對正確。
殊不知,一旦陷入這種極端的狂熱,噩運才會不招自來。
2020年已經開始有段時間了。
如果要說新年願望,魚叔只有一個樸素的想法,那就是世界和平。
而假如願望可以再大一些。
那每個人都再多點思考與包容,就更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