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中東雄獅」,5天就被美國「改朝換代」,給我們提了個醒

2019-08-05     武器正能量

伊拉克曾經也擁有輝煌,曾經也在中東地區強大無匹,自以為已是地區霸主的伊拉克在1990年出動數十萬大軍只用了10個小時就把鄰國科威特占領了。伊拉克的侵略行為震驚了世界,但伊拉克非常強硬,對全世界的反對置之不理,對各國的調解也置若罔聞,對聯合國決議也拒不執行,最後美國為首的38國聯軍在五個月後只能對伊拉克動用武力,雙方激戰100小時,伊拉克軍被趕出了科威特。這場仗伊拉克雖敗猶榮,也成了它吹噓自己已是世界第三強國的資本。

伊拉克在第一次海灣戰爭中以一國之力扛數十國的壯舉,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就是說這場仗不但沒把伊拉克打服,反而還打出了自信。此時伊拉克擁有陸軍過百萬,主戰坦克5500輛,作戰飛機1048架,各種裝甲車更是多達上萬輛,還進口了美國當時最先進的飛毛腿飛彈。

有人覺得中東地區已經沒有敵手,於是有了一統該地區的想法,加上美國夥同多國聯軍打了伊拉克的臉,與美國的關係開始急轉向下,從盟友關係變成了反美先鋒。此時中東地區已經有一個反美的大國伊朗,現在又多了伊拉克,這嚴重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與能源戰略。

於是美國決定幫伊拉克「改朝換代」了,這次美國因為出師無名只湊到幾個鐵桿死黨,如英國、澳大利亞、波蘭。面對著伊拉克的龐大軍力,加上在伊拉克的主場開戰,美國雖然非常強但也是很謹慎的,對這場戰爭預先進行了周詳的策劃與準備,用了足足十年時間最後在2003年才對伊拉克動手。正是磨刀不誤砍柴,在5天不到的時間就讓「中東雄獅」伊拉克大軍一潰千里,而美軍只付出了傷亡340人的微小代價。伊拉克大軍的不堪一擊又一次刷新了世界的認知,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伊拉克三軍的表現如此大失水準呢?

這其中可以總結為兩方面原因,一是策反與攻心戰,二是先進科技全新打法。自古至今,離間之計總是擾亂敵方的最佳方法,正所謂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這一招如果湊效勝過千萬大軍。美軍在戰前已經策反了不少伊拉克高官,在戰時所謂的伊拉克精銳部隊失去了控制,不但不戰而散沒有給美軍地面部隊造成傷亡,甚至連最起碼的破壞橋樑、公路等設施來阻礙美軍進軍的行動都沒有發生。戰爭期間,美軍善用心理戰,通過撒傳單恐嚇伊拉克人民不要反抗,用各種媒體散布各種伊軍投降、領導人被捕等假消息,這些等等措施有效地瓦解了伊拉克的抵抗。

其次就是各國軍隊引為經典的全新打法了, 美國從伊戰開始以後的幾場戰爭基本上都是一個模式,先是讓巡航飛彈打頭陣,從陸地、海上、空中各個平台、不同的方位向敵方發射巡航飛彈,巡航飛彈按照早已設置好的坐標,在GPS導航下把敵方重要的軍事目標先犁一遍,如防空雷達系統、通訊中心、指揮中心、防空設施;接著讓F-15、F-16等戰機上場,用地空飛彈把巡航飛彈遺漏的目標再轟炸一遍,確保敵方所有防空設施癱瘓,奪取制空權。

然後輪到轟炸機出場了,這時敵方地面上明顯的目標與成建制的部隊都會遭到地毯式轟炸;最後,僥倖逃過轟炸的裝甲部隊就要面臨武裝直升機的「點名」了,當塵埃落定,陸軍才來摘果子。這場戰爭告訴我們,不但要對世界局勢有清醒的判斷,還要時刻警惕著敵人表善實惡的各種伎倆,更要堅持推進軍事的現代化建設與創新,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和平長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lIffmwBvvf6VcSZbk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