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的獨居綜藝里,只有明星沒有生活

2020-06-04     貓影文娛

原標題:扎堆的獨居綜藝里,只有明星沒有生活

作者 | 珊迪

編輯 | Amy Wang

「有沒有那種明星獨居的一天的綜藝?」

去年還有人在豆瓣上求推薦明星獨居綜藝,今年,愛奇藝、騰訊、優酷就分別製作了《我要這樣生活》《讓生活好看》《看我的生活》三檔明星獨居綜藝,並於5月先後開播,填充觀察類綜藝市場。

三檔獨居綜藝在播出後,也迅速社交網站上製造出熱門話題,《我要這樣生活》中小鬼和范丞丞在慘叫中完成的正骨,頗有成效,《青春有你2》總決賽的現場小鬼都還正襟危坐;《讓生活好看》里鄭爽說了一句「我搞不了上海男人」,引得前男友胡彥斌連發4條微博「劃清界限」;《看我的生活》則記錄了黃明昊不堪私生騷擾、找房租房的生活……

看似精彩,但要拋開本就有流量的嘉賓,這三檔以「獨居生活」為主題的綜藝還欠火候,因為從整體而言,這三檔節目記錄的獨居明星們的生活,重點在明星嘉賓,和獨居好像沒啥關係,和普通人好像也沒啥關係,像是精裝修下的美麗泡泡,離大眾和獨居青年們太遠。

其實,獨居綜藝早有先行實踐者,2013年,韓國MBC電視台推出綜藝《我獨自生活》,在無台本的情況下全方位、真實地記錄嘉賓24小時的普通生活,以此治癒、鼓勵獨居中的年輕人,這檔播出長達7年的綜藝在2019年斬獲9項綜藝大獎。

5月6日,@MBC文化放送官博發布聲明表示,《我獨自生活》沒有進行版權出售和任何形式的模式合作。

有網友評論,「《我獨自生活》好慘,這三檔節目抄作業都不會抄,沒有一個得到精髓。」

同質化嚴重的獨居綜藝,「精裝修」的明星生活

《我要這樣生活》《讓生活好看》《看我的生活》,三檔獨居綜藝從節目名稱就已經讓人難以分辨。

與觀察類綜藝相同,愛奇藝、騰訊、優酷三檔獨居綜藝分為室內觀察和紀實生活錄製兩部分,室內觀察員由主持人+明星嘉賓組成,愛奇藝的《我要這樣生活》組成了「蝸牛家族」,騰訊的《讓生活好看》組成「好看家族」,優酷的《看我的生活》則是從維嘉、大張偉、欣然到林允、王大陸,像極了《我家那閨女》的衍生綜藝。

在嘉賓和內容上,三檔節目的嘉賓構成有所不同。愛奇藝的《我要這樣生活》的嘉賓涵蓋獨居新人范丞丞、獨居15年的周筆暢、戀愛中的獨居女孩鄧紫棋、和來到中國打拚的顏如晶等,保證多元化。

騰訊的《讓生活好看》注重展示年輕人的獨居生活,嘉賓鄭爽、許魏洲、費啟鳴、伍嘉成都是90後的年輕人。

優酷的《看我的生活》是在世代上進行區別,嘉賓包括75年的佘詩曼、85後的馬思純、90後的王大陸、95後的林允和00後的黃明昊。

雖然三檔節目的嘉賓構成不一、表現方式不一,但三檔節目在傳遞、回答「為什麼有這麼多青年要獨居、該怎麼獨居」的問題上,都未能做出優秀示範。

除了出圈的范丞丞、小鬼做正骨、「話題女王」鄭爽、王大陸去林允家做客、黃明昊被私生緊追騷擾等片段出圈外,有趣的明星和觀察室內的解讀缺位,關於緊扣主題獨居的部分,重複率高、不貼近大眾不說,且時刻透露著「營業」的味道。

買菜、做飯、隨處躺、遛狗、健身、與朋友見面,明星們的獨居生活看起來都差不多。佘詩曼和周筆暢同為資深獨居女青年,起居生活也同樣高度自律;許魏洲和伍嘉成,獨居生活的很多時間都是在健身鍛鍊,看到伍嘉成生活的「完美無瑕」,鄭爽直言這健康的生活「太『討厭』了」,當畫面轉到許魏洲在家彈吉他時,鄭爽再次吐槽,不相信這是許魏洲真實的生活。

相比較下展示了更自然的獨居生活的鄭爽,在節目中回應了網絡上種種對自己的評價。

空洞的內容,也壓制了原本觀察室中本就沒有足夠熟悉程度和默契程度的主持人和嘉賓們的話題討論空間,沒什麼煙火氣的節目加上自我粉飾的明星,獨居綜藝僅完成了「瀏覽」明星生活的作用,很難讓觀眾在其中找到「同款」、產生共鳴或是看到價值觀的碰撞。

此外,三檔節目還擁有相同的贊助商和植入方式。

觀察綜藝到了 3.0時代,變的是視角,不變的是對真實和共鳴的追求

國家統計局歷年年鑑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國一人戶占家庭總戶數的比重迅速上升,2017年已高達15.7%。青年群體約占家庭總戶數的3%,而據民政部最新統計顯示,我國已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其中有超過7700萬為獨居青年。

同時,觀察綜藝也經歷了以《我家》系列為代表的親情觀察,到以《心動的信號》為代表的戀愛觀察,十幾檔節目過後,觀眾對觀察綜藝亦出現審美疲勞。

而結合獨居青年現狀的獨居綜藝,宣布觀察綜藝3.0時代的到來,相較之前的家庭、社會視角,從新的青年生活視角出發進行生活觀察,理應是更能與青年人產生共鳴,並傳遞生活觀念的有力切口,這也讓獨居成為了觀察綜藝的新風口。

但三檔獨居綜藝之間沒有形成差異化,獨居綜藝與其他觀察類綜藝亦區別不大。節目請到流量、話題明星,爭奪觀眾注意力、完成商業上的各項指標,無可厚非,但獨居觀察綜藝是以明星為樣本,在解讀當代青年獨居、空巢等社會議題,讓觀眾在明星的普通生活中尋到自己的影子,產生共鳴,獲得慰藉。

韓國MBC的《我獨自生活》中,高人氣女愛豆吃到自己喜歡的食物一滴都不能放過;漫畫家旗安84平時不修邊幅但在作畫時一絲不苟;37歲才買上房子的李時言每天都認真清掃房間;還有即便住在地下室也不放棄音樂夢想的音樂人崔政勛;在冰箱門上貼拿出食材所需時間不能浪費電的演員金瑟祺等等,不論是頂流還是籍籍無名的藝人都在節目中展示了最有煙火氣的一面。

觀察綜藝能活躍至今,觀眾們擁躉的不是觀察綜藝這個節目類別,也不單單是為了「窺探」「瀏覽」明星們的私生活,而是要在觀察他們的經歷和生活中,探求屬於同一群體的認同、獲得生活的力量,如果明星大於生活,形式大於價值,獨居綜藝也就沒有了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dT5gHIBfGB4SiUwpb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