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很好看,但成團是個偽需求

2020-06-16     貓影文娛

原標題:《乘風破浪的姐姐》很好看,但成團是個偽需求

作者 | 珊迪

編輯 | Amy Wang

備受關注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於上周五悄悄上線,雖然面臨過審難題,但還是通過先地面頻道播出再用芒果TV轉播的方式、並在無定檔、無推薦位、微博熱搜整改停更的情況下火爆全網,更有熱心網友貼心「定製」熱搜榜,給節目和姐姐們補齊熱搜。

《乘風破浪的姐姐》有多高能?節目內,是面對鏡頭直接提出要節目組配合自己的伊能靜、黃聖依,自爆已經離婚的白冰;求生欲極強,保持端平30碗水、一直站在姐姐這邊說話的黃曉明;評委評分標準難服眾時立即出面引導的導演組;節目外,有丁當微博上直接喊話杜華,如果自己不符合杜華的成團標準「就趕緊把妹妹我淘汰了吧」,節目內外的每一個環節都戳中網友們的爽點,引發全網狂歡。

節目又不止滿足了觀眾的吃瓜慾望,第一期節目播出後,網友們也從摩拳擦掌期待姑奶奶們「興風作浪」、互相「扯頭花」,到發現所有姐姐們都認真地搞事業、做舞台的魅力。目前既定的女團的概念與個性十足的30加姐姐們之間的碰撞與衝突,戳中觀眾每一個情緒點,與網友共同造梗造勢的《乘風破浪的姐姐》是逆齡選秀,更是一場真人秀、爽綜藝。

「咔咔真唱,一頓暴跳」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得到實現,但節目真的已經想好要打造什麼樣的女團、怎麼打造了嗎?

《乘風破浪的姐姐》里真的有「興風作浪的姑奶奶」

《乘風破浪的姐姐》剛開始,就能感受到姐姐們強大的氣場和「卑微」的節目組。

剛開始錄製,節目組要求擋一下膝蓋,伊能靜說「被讓我配合你們,讓我舒服地坐著行嗎?」面對工作人員說到自己油,張雨綺解釋「我沒有油,這是高光,你不太懂」;自我介紹環節,寧靜直言,「還要介紹我是誰,那我這幾十年白乾了,都不知道我是誰」。

懟姐們上線,網友一下就被爽到了,隨時喊停、睏了就睡、錄製時玩手機、餓了就叫工作人員送吃的,原來節目裡真的有「興風作浪的姑奶奶」,且隨時隨地讓黃曉明和節目組「卑躬屈膝」。

姐姐們真實地表達讓節目持續保持「爽感」。參與這樣一檔逆齡女團選秀節目,每一位姐姐都有不一樣的理由,有著女團經驗的孟佳、王霏霏終於等來了最適合自己的節目;張萌不忘自己製片人的本職,參加節目可以方便以後找演員;寧靜說參加節目是因為貪玩;談到參加節目感受,鄭希怡提到,「到了這個年紀,還要去跟大家一起比較,還要被一些不知道什麼的人去評審我自己。」

除了姐姐們與節目組之間的衝突,姐姐們在磨合過程中的「火花」也存在,黃曉明感嘆姐姐們有勇氣來參加這樣一個從來都沒有的女團比賽時,海陸不合時宜地接了一句「上了年紀了是嗎?」雖然話音還沒落她就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但尷尬的場面還是有幾個姐姐的微表情被捕捉。(或許芒果TV專門為本節目設置的0.25倍速就是為此類場面而存在)

到了比拼環節,吃瓜群眾發現姐姐們的業務能力是真的能打,右上角標準的「全開麥Live」就是底氣十足的標誌之一。黃齡把《芒種》翻唱地更高級、阿朵一曲民族風的《扯謊哥》圈粉無數、緊張到順拐的張雨綺唱完《粉紅的回憶》讓大家get到了她原有人設之外的可愛。每一位姐姐都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初舞台。

「爽綜藝」是真,成團可能是個偽需求

總的來說,《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檔「爽綜藝」,姐姐們要美貌有美貌,要地位有地位,要個性有個性,可以自己準備演出服,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更有著有精彩的前半生,節目不更新的日子裡都能靠舊瓜保證持續的熱度。節目也因此在播出前受到關注,完成了初輪的話題裂變。

那麼回到節目,這個打算做逆齡、30加女團的節目,在打造女團上是作何考量?首先在賽制上,101賽制的簡化版,確是時下流行的偶像選秀路徑,但問題出現在對整個逆齡女團選拔的標準上。

身為偶像經紀公司的老闆,評委杜華開始就表示想要做「整齊劃一、青春靚麗的團」,並用這樣的標準來給姐姐們打分,可這套標準與節目和姐姐們十分不適配。

丁當因一首《我是一隻小小鳥》表現過於優秀被杜華打了低分,理由是「唱得太好放在團里會顯得別人太差了,是不和諧的」,節目播出後,丁當在微博公開喊話杜華,如果自己不符合杜華的成團標準就趕緊把自己淘汰了。

阿朵的表演帶有非常強烈的個人風格,杜華覺得這樣會讓團隊以個性太明顯的阿朵為中心來搭配,阿朵表示,自己是希望女團中能加入中國特色的元素,且不會固定C位,各自在最適合的位置,並根據不同曲風來突出最適合的那一個。

對於女團概念提出自己意見的還要寧靜和伊能靜。寧靜表示,「女團就是大家一起做一樣的動作,可我動作跟你越整齊,你越看不到我,有什麼特點呢?」伊能靜也提到「我覺得也不一定要同類吧,大家個性大放異彩,百花齊放在一個團里更有意思。」

這樣比較下來,選手姐姐們的成團想法是非常意思且符合出發點的,反倒是評委還拿著老一套的標準去衡量這群不該被定義的姐姐們。雖然杜華的每一次發言節目組都在右上角標註「僅代表杜華女士個人女團標準」,但這種標準依舊影響到了節目的立意。

那麼,《乘風破浪的姐姐》能成團嗎?這個就不好說了,團體要怎麼活動、會不會影響各自的職業發展方向、誰來運營等等都是難解決的問題。或許廣大網友的期待中也不包括成團,大家想看到的是不同的姐姐組合在一起可能產生的化學反應,是自己對於這種爽綜藝的享受。

不光是女團標準,由反映大齡女性生存現狀為出發點的節目,對於展現獨立女性美,構建新綜藝敘事中女性關係等問題還需要回答,「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對30加姐姐們的解讀,也是對30加女性的鼓勵,但這種解讀和鼓勵依舊是建立在「年輕漂亮有資本」的基礎上,來參加節目的姐姐們都是很成功、很有資本、漂亮美麗的,而這個標準之外是沒有展現的。

就目前來看,《乘風破浪的姐姐》是很好看且開局很成功的節目,才播出第一期,已經在社交網絡上被不斷討論,針對存在的問題也有不少網友提出意見,希望節目組能夠調整,如果任由放大眼球效應,《乘風破浪的姐姐》也就僅僅是好看而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VkjvnIBiuFnsJQV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