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腹有什麼功效?
摩腹對於小兒腹瀉、嘔吐、噁心、便秘、腹脹、厭食等消化功能紊亂有非常好的效果,常與捏脊、按揉足三里合用,作為最常用的小兒保健手法。要保證手法的功效,還是有些細節需要注意。
摩腹正確的操作方法
腹是一個面狀的穴位,上至肋緣,下至恥骨聯合,左右可到腋中線。
在操作的時候可以用掌面接觸臍周的皮膚,順時針或者逆時針輕摩,要注意的是,在操作的時候要保持手腕部的放鬆,用前臂發力向前推,用手腕的擺動在腹部畫出一個圓。
摩腹有順時針和逆時針兩個方向,順時針為瀉,逆時針為補。
【摩腹】
定位:整個腹部。
手法:用掌摩法摩按整個腹部,頻率為一分鐘60~100次。
功效:腹部的穴位主營養吸收,用掌摩法作用於整個腹部,可達到健脾胃、調整腸道功能的作用。
摩腹
有些便秘的孩子,要加快排便的話,可以配合按揉一起操作,按照順時針的方向,也就是沿著解剖上的腸道蠕動方向操作,效果更佳。
另外兩個保健穴:捏脊、按揉足三里。
【捏脊】
定位:後背正中,整個脊柱,從大椎到長強成一條直線。
手法:由下而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處7—9遍,每捏3次向上提1次,提捏力度要適中。
效果:捏脊可促進孩子氣血運行,改善脾胃功能。主治孩子積食、腹瀉、嘔吐、腹痛、便秘等。
【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旁開1橫指(中指)。
手法:用拇指端按揉之,多揉3按1,約2-5分鐘,稱為揉足三里。
功效:補益脾胃,助運化,和胃化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