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夏天「上火」就算了,怎麼冬天還「上火」呢?

2019-11-28     胖爸爸小兒推拿

同樣是上火,夏天和冬天有一些差別。

夏天暑熱比較重,有些孩子上火是因為天氣導致的,所以喝些涼茶降火就有效;到了冬天,暑熱褪去,我們給孩子滅火,千萬不要「刻舟求劍」,仍然用涼茶,用錯容易傷脾胃。

孩子冬天上火有三個常見情況:

一:燥氣重,體內缺乏津液導致上火;

二:熬夜傷陰,導致陰虛火旺;

三:積食內熱導致上火。

我們大致辨證下,就可以正確護理。

孩子體內有一點小火苗,一般問題也不大,只要好好休息、好好吃飯,身體會自我調整過來。如果內熱積累久了,出門受寒了,特別容易出現「寒包火」的感冒;另外,如果內熱太旺了,導致孩子經常出汗,也會造成陽氣外泄,不利於冬藏。

遇到孩子上火,雖然不需要驚慌失措,大張旗鼓去折騰,但是也需要留心點,調整下生活,避免孩子因上火生病。

一、燥氣重

冬季暖氣房裡,容易過於乾燥,孩子出現各種燥熱的現象,比如鼻子、咽喉、嘴唇、皮膚乾燥,甚至大便乾結、流鼻血等,此時我們要給孩子身體補補水分,潤潤燥,脾弱的孩子,可以用稀米漿(類似米湯的濃度)來當茶飲喝,補充津液。

日常我們還可以給孩子做經典的潤燥湯——銀耳蓮子湯,銀耳潤燥養肺、蓮子健脾安神,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味食材,搭配起來潤燥健脾效果還不錯。

潤燥,很多人會選擇水果,水果有生津潤燥的功效,但記得要根據孩子的體質和消化能量選擇適合的品種和量,比如體質偏寒的孩子,這個季節可以選擇偏溫性的「小金桔」,不僅僅可生津潤燥,且能化痰止咳、消食醒脾。消化能力弱的孩子可以煮小金桔水喝。

二、熬夜傷陰

如果連續幾天熬夜,會發現自己上火了,這種感覺多數人都有體驗過,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晚上「養陰」,熬夜傷陰,陰虛則火旺。

陰是什麼?

中醫講健康是「陰陽平衡」,如果我們把身體比作灶台的話,那麼陽可以理解成「灶火」,陰可以理解成「鍋里的水」。熬夜耗陰,簡單來說就是鍋里的水被耗乾了,那麼鍋就很容易被火燒乾。

孩子熬夜之後,可能會因為陰虛火旺,表現出來很心煩氣躁、脾氣很大、口乾舌燥,可能還伴隨著肝火旺的問題,比如黃眼屎比較多,如果短期出現這樣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早早睡覺養陰,讓身體自我調整過來,比各種食療方法更有效。

三、積食上火

不論哪個季節,積食上火都是存在著,特別到了冬季,孩子的食慾會變好,家裡又有進補的習慣,就容易積食。

積食上火,會有明顯的積食症狀:

大便變臭、晨起有口氣、舌苔厚膩、手心手背溫差大、肚子脹、食慾變差、便秘、睡覺翻來覆去、愛趴睡、飯後腹痛腹脹、嘴唇突然變的很紅、臉蛋突然變紅等。

要想孩子從小抵抗力強,就要不斷增強身體的自我調整能力。面臨積食問題,第一件是消食導滯

【摩腹】

定位: 整個腹部。

操作:用掌心順時針推拿孩子腹部,10分鐘。

作用:消食,理氣,通腸道。

【板門】

定位:手掌魚際平面。

操作:指端揉,稱揉板門或運板門。3分鐘。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止泄,止嘔。

【清大腸】

定位:食指橈側緣,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

操作:從虎口向食指尖直推為清,稱清大腸。3分鐘。

作用:清大腸可清利腸府,除濕熱,導積滯。

有些小寶寶還非常容易伴隨著腹脹問題,此時我們就可以「分推腹陰陽」幫助緩解,可用茶油做介質,媽媽少吃容易脹氣的豆類。

避免孩子積食上火,除了飲食有節、適量運動之外,可適量多吃大白菜和白蘿蔔來消食清熱、生津開胃,平衡肉食過量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SrYv24BMH2_cNUgHo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