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傳統貨櫃製造企業研發戰疫「硬核」裝備 疫情中逆勢上揚

2020-04-07     話匣子FM

今天,上海寶山太平貨櫃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移動CT方艙」正式交付,這是該企業繼國內首台貨櫃核酸檢測實驗室後,為疫情防控增添的又一戰疫「硬核」裝備。面對疫情影響,這家有著近40年歷史的大型貨櫃設計製造企業憑藉創新,逆勢上揚,今年有望實現產值和利潤雙雙超過去年。請聽上海電台記者李雪梅發來的報道:

來到上海寶山太平貨櫃裝修車間,面前長9.1米,寬3米,高2.9米的貨櫃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裝運貨物的大鐵箱,而是一個五臟俱全的移動診室,公司項目經理範文浩說,艙內包含CT檢查室、隔離操作室、屏蔽、供電、空調、溫濕度控制系統等:「CT間是分兩個間:一個是觀察室,一個是CT室。這邊有一個單獨的門是人員進出的,然後人員從躺椅上直接過渡到CT檢測台上。箱體的一個端部那邊彙集的電線的位置會有一個大的配電箱,箱外留快插,醫院裡面拉一根主電纜過來接上,整個箱子全部通電。」

CT檢查提供了新冠病毒早發現、早隔離的「金線索」,但醫院發熱門診或集中隔離點並非都有專屬CT影像室。公司總經理徐進永介紹,可移動的CT檢查室能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真正實現閉環管理。徐進永說:"比如說有些發熱門診,旁邊並沒有CT室,一些疑似的傳染病人他要再走到醫院的CT室,可能要碰到很多的人,要經過很多的路程,那假如CT方艙就放在發熱門診的隔壁,這樣的話無縫接轉,就減少了交叉感染的這種可能性,而且可移動的。"

在設計建造移動CT方艙過程中,如何防止CT設備運行時發生輻射外泄,範文浩團隊花了大量精力,對貨櫃房內的每個細節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在交付使用前,也要請專業第三方進行輻射檢測。範文浩說:「對整個CT間從頂到底再到四周,全都要包圍起來,就是屏蔽層的安裝,屏蔽層就是這個四毫米的鉛板。這個箱子光鉛的用量就大概在5到6噸。還有一個部分就是隔斷上有一個觀察窗,這個玻璃就用到屬於特殊材料的屏蔽玻璃。」

本周,等技術人員把CT影像室需要的各種設備裝進艙室後,CT方艙就可用於診療中。首批產品將先期用於國內抗疫,海外訂單也在洽談中。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企業開發的國內首台貨櫃移動式核酸檢測實驗室,已經發往武漢支援戰「疫」。徐進永說,這兩款戰疫裝備都是企業在復工復產後交出的亮眼成績單:「楊行鎮政府對我們大力支持,疫情期間不但送來一些防疫用品,而且減免兩個月的土地租金,我們當天提交復工就當天獲批,復工以後讓定製特箱這個領域保持正常的發展。」

能在復工復產後大動作不斷,同樣離不開企業在創新轉型上的厚積薄發。3年前,企業敏銳嗅到市場新動向,在生產標準海運貨櫃的同時,將更多精力轉向定製生產中。徐進永說,這次,創新又為他們從疫情中尋求到新方向,首期的訂單已排到5月份:「我們有信心今年的產值與利潤雙雙超過去年。疫情過了以後,移動醫療領域會變成公司的一個產品大類。為了拓展,我們又成立了技術研發中心,工程師有20多位,到年底的話會拓展到30位。所以說,我們看到有無限的前景。」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李雪梅

編輯:程晨

責任編輯:朱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XG0VHEBnkjnB-0z3q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