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XCin就阿迪目前的狀態,進行了很激烈的探討與分析。
贊同的也有,反對的也罷,這一切都算是歸於理性的就某一方面的分析,從品牌運營出發,而不單單就消費者的福利因素而論。
品牌旗艦就一定要有品牌旗艦的樣子
這是我們的觀點
當我們將目光放在其他品牌旗下球星的旗艦簽名鞋時再與阿迪達斯的哈登4進行比較,心裡自然會有相當大的落差。
無論是他的曝光方式,宣傳手段,都不能說令人滿意。
畢竟這是你旗下第一大球星詹姆斯哈登的第四代簽名戰靴,有些操作實在是過分馬虎。
但是最近我又在腦海中
萌發出了一個新的觀點:
阿迪達斯一定是將球星簽名鞋作為旗艦款嗎?
你要問我歷史上最經典的全明星球鞋團隊是什麼?不用多說,自然是阿迪五虎。
即便在那個年代我還是一個連籃球還沒有接觸的小屁孩。
但回過頭去重溫那段球鞋歷史,甚至是向團隊里的前輩請教,最後得到的結論就是牛批二字形容。
當運動品牌開始著手於團隊籃球鞋系列市場:
耐克是再單開一個Hyperdunk系列,而阿迪是將旗下的簽名鞋全部砍掉,為五虎創造TS團隊簽名鞋。
當然這種極端化的團隊方式結果並不理想,球員差異化不能夠得以體現,五虎球星影響力也沒能夠良好使用。
但我們從中可以看到阿迪達斯對於團隊鞋款的極高熱情以及用心程度。
回過頭來再看看近兩年的阿迪球鞋,雖說總有睿智操作,相比較簽名鞋,感覺阿迪達斯的團隊鞋款是會有那種讓人耳目一新的feel。
正所謂細思極恐,得出以下觀點:
阿迪達斯的旗艦款傾向於團隊系列
雖說是猜疑性的觀點,但這個觀點也就在近日的鞋款官圖曝光,得到了一點點證實。
Adidas Crazy BYW X Boost 2.0
不知道大家覺得怎麼樣,我是覺得這鞋顏值炸了,給予夏日一抹沁涼衝擊。
率先釋放出的是雪碧配色,主體清新蘋果綠,細節處輔以藍色點綴,非常心動。
鞋型也較上一代byw x進行了極大的改變。
一改前作的高幫襪套設計,取而代之的是靈活低幫。
鞋面普遍採用透明網紗,鞋頭和鞋舌處採用麂皮,看起來質感十足。
復古式多段鞋孔系帶設計,內襯厚實海綿填充,靜態包裹感覺ok。
內外兩側通過硬質tpu給予安全保障。
外底上翻的同時使用蓮花狀材料提供多方面的防側翻支撐。
中底boost使用和前作基本一致的分段,但比前代增加了更多的包邊,保證boost的穩定。
後掌飽受詬病的橡皮擦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弱不禁風的水晶橡膠條蕩然無存。
外底設計語言完全吻合曾經的天足系列,採用符合人體學的多種熱力圖外底。
整雙鞋子看下來就一個字:爽!
購買慾望滿滿,不過好戲後面還有。
Adidas Marquee Boost 2.0
這個顏值 AWSL,很明顯阿迪達斯只要動動小腦瓜,這個配色是完全可以玩好的。
鞋身多處材料拼接,雖說皮質的使用並不一定友好,但用在鞋上就是看起來質感也相當不錯。同時這些材料的拼接也是極具功能性的,多種材料的包覆也能進一步提升包裹。
設計語言和yeezy 700極其相似,馬奎2代簡直就是妥妥的籃球界700。
依舊厚實的內襯填充,可以說是將一代的優點有所保留,並在細節處加以升級。
即便是和一代一樣的共底使用,但在其顏值的誘惑下,也就懶得吐槽了。
就實戰而言,一代的大底再次使用實際上也還好再設計可能只會無過之而不及,阿迪將更多的誠意放在了鞋身上。
同時這次的馬奎二代還推出了休閒版本。
鞋身採用更多的網面,tpu減少。
鞋幫處輔以機能綁帶,相比較之前阿迪達斯在實戰鞋中的LS版本要帥多了。
在這兩雙鞋上,我是有看到阿迪達斯的設計與誠意。很明顯相比較哈登四,這兩雙鞋子看起來是更加旗艦的鞋款。
BYW X 1599可以接受,Marquee boost 1199完全ok,哈登四 1399 想屁吃。
這基本上是這三雙鞋的原價,對比下來哈登4原價去買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這就恰恰欺詐了不懂鞋子想給孩子購買心儀偶像哈登鞋子的媽媽級消費者。
阿迪達斯終究是一個德國品牌。
德國最出名的精神是什麼?
團結至上的團隊精神。
這樣看來阿迪達斯用心做團隊,用腳做簽名
就好理解多了。
至於阿迪達斯的旗艦究竟是不是團隊款,留給觀眾姥爺們自己思考分析的空間,有什麼想法希望大家可以不站隊理性討論。
*部分素材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