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檢查後,經常會有患者感到疑惑「我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低密度脂蛋白並不是血脂的指標,因為血液里的脂質並不能與血液相溶,需要結合載脂蛋白才能在血液中溶解,再輸送至組織進行代謝利用。
因此我們常說的「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說血液中與低密度脂蛋白結合的膽固醇濃度偏高,是人們對血脂檢查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簡稱,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占總膽固醇的60%左右,這個值越高,發生動脈硬化的風險就越大。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是如何一步步堵塞我們的血管的?若把低密度脂蛋白降下來嗎,原來堵塞的血管還能疏通嗎?生活中怎樣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今天,「問上醫」為大家具體講解一下。
低密度脂蛋白是如何起「壞作用」的?
人的血管就像是一條彈性十足的管道,正常情況下,管道的內壁柔軟又光滑,不僅有助於血液以最小的阻力順暢地流動,還能通過收縮功能擴張血管容納更多的血液維持正常血壓。
而血脂實際上是血液中各種脂肪的總稱,其中甘油三酯是供給細胞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能量物質,它要進入細胞中被利用,就必須要有運輸工具把它運進去,低密度脂蛋白就像一輛運輸車,承擔著這項任務。
但當血壓升高時,血液對血管內皮的衝擊力不斷加大,時間長了柔軟的內皮便會受到損傷,變得粗糙而不平整甚至發生破損。
這樣的血管內皮增大了血液流動的阻力,其中的大分子顆粒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就有了更多的與血管內皮接觸的機會。
低密度脂蛋白越多,運送至細胞中的甘油三酯等脂肪也就越多,如果運進去的太多,細胞利用不了就會過剩。
過剩的脂肪相當於成了廢物,就必須要清除掉,以免血管受到損傷,於是身體就會派出清潔工——吞噬細胞來完成這項工作。
此時,如果對低密度脂蛋白進行有效控制,就能阻斷更多的脂肪運送進血管內皮,在吞噬細胞的作用下,少量過剩的「廢物」可以清除掉,血管能得以免遭破壞。
但如果「廢物」過多,就會使進入血管內皮的脂肪也越來越多,吞噬細胞不但吞不過來,還會被這些「廢物」撐破而受損死亡,連同過多的脂肪一起大量積存在血管內皮中並不斷進入血管中膜層,最終形成像「粥」一樣的物質,這便是動脈粥樣硬化。
如果某段血管沉積的比較多,就形成了斑塊,假如斑塊發生了破裂,這些粥一樣的物質進入血液,會吸引大量的血小板聚集起來形成血栓,就可能造成血管的堵塞,血流中斷,梗死性疾病就發生了。
由此可見,高血糖、高血壓是造成血管內皮受損的主要原因,需要有效控制。
而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更低的水平,在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中起著更為關鍵的作用。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需要控制在多少才比較安全呢?
首先要知道一點,那就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準。
- 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的安全水平是小於3.37mmol/L;
- 對於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等存在損傷血管內皮風險的人來說,低密度脂蛋白應至少控制在2.6mmol/L以下;
- 對於已經發生了心腦血管病或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人,低密度脂蛋白應當控制在1.8mmol/L以下,才能更有效預防病變的進展。
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呢?
低密度脂蛋白對於血管的堵塞,就像是我們上下班路上的堵車一樣,長長的車隊緩慢前行,有時候一站路要走五六分鐘,於是很多城市採取了很多措施來緩解交通擁堵:
比如車輛限購,但根本解決不了城市擁堵的根本問題,是否買車,這件事的主動權取決於消費者自己。
單雙號限行,在一定程度上能讓每天行駛在路上的車輛減少三分之一,緩解交通擁擠。
增加警力,在經常堵塞的路段多派警力,指揮交通,也能及時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
其實低脂蛋白也就像道路上行駛的車輛一樣,需要採取以下措施來降低它的水平:
1. 控制飲食減少來源
就像車輛限購一樣,控制飲食可以減少它的來源。
但車輛限購只是緩兵之計,只是降低了車輛增長的速度,並不能限制人們不買車,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控制飲食減少來源對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所起的作用有限。
2. 抑制肝臟的合成作用
人體80%的低密度脂蛋白是由肝臟合成的,所以減少肝臟合成就像單雙號限行一樣,對舒緩交通可以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所以對於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明顯,或者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甚至已經確診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單獨靠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良是不夠的,必須使用藥物治療,首選他汀類藥物,嚴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能夠大幅度減少嚴重的心腦血管發病率。
3. 預防血栓的形成
就象派出交警及時疏導交通一樣,低密度脂蛋白高、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或斑塊的人,通常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栓的形成。
這阿司匹林就象交警,在現場及時疏導交通避免大堵車,有效預防血栓形成。
生活中,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1. 生活要嚴格自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安全性和對心血管健康的獲益程度,是任何藥物都無法替代的。
在生活中我們要嚴格自律,加強調理干預,控制體重,加強運動,低脂低糖飲食,戒煙酒等。
2. 合理用藥控制血脂
除了生活調理以外,對於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通過生活調節又無法控制血脂達標的情況,應該進一步的考慮合理用藥控制血脂水平,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達標,就可以大大減少高血脂帶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最後強調,其他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也不能忽視!
誠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首要因素。
但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仍然不能忽視,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的影響,肥胖,吸煙等生活因素的影響,都是控制好心血管疾病風險值得注意和重視的。
通過綜合的調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安全合理的藥物調控,全方位的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才是最安全最有效的減少血管堵塞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