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漆其實就是戈壁石
從大的範圍來說,它僅僅是屬於眾多戈壁石中的一種
沙漠漆:質地多為玉髓或石髓。因為表面有一層附著色,金黃,棕紅,赭黑,牙白等。如同烤上了一層油漆,故得名。在戈壁荒漠,礦化度很高的地下水上升蒸發後,常在石體表面殘留一層油漆似的棕紅色氧化鐵、黑色氧化錳等薄膜,這些礦物質也侵入岩石的節理裂隙間和石內一定深度,在石上形成似湖泊、山水、或像各種生物體形狀的圖案。經戈壁風沙研磨後,石表細膩,極具韻味。沙漠漆不僅有單色,還有多色、複色。其亮麗,貴氣,極強的釉質感,深受賞石人鍾愛,尤以金黃漆皮為最佳。
老皮戈壁:包漿肥厚,老氣,色澤深沉古雅,渾厚凝重,柔和溫潤。在經過億萬年的雨打日曬,風沙磨礪,表皮形成一層天然老皮,就像煙燻火燎,陳醋凝香,即便有的鮮艷亮麗,色彩斑斕。也給人一種滄桑之感。在戈壁灘任何經過很長時間風吹雨打後,石頭表皮能夠出現一層太陽銹的包漿的都可以叫老皮石。
沙漠漆至少浸潤表皮有一毫米之多,老皮戈壁的包漿沒過麼厚。看新傷既可知,戈壁老皮的皮很薄。
沙漠漆和老皮其實都叫漆!沙漠漆並不少見,如能被瑪瑙等透明礦物所包裹,則成絕品,價值倍增。沙漠漆有紅色、黃色、褐色、黑色、白色等。 沙漠漆不是在單一石種上出現,而是在整個沙漠戈壁灘上,無論什麼石頭,只要符合它的形成條件的,都可以鍍上一層沙漠漆,如瑪瑙石、碧玉、木化石、各種風礪石等等。但最貴重的一種就是橘黃色,在古代代表富貴色。
二者特點明顯,各有千秋。愛石之人很少有人把沙漠漆誤判為老皮戈壁,但是把老皮戈壁說成是沙漠漆的卻比較多見。
有老皮戈壁與沙漠漆共生的,效果也比較特別…
沙漠漆石種的形成,必須經過大漠獨特自然條件的反覆鍛造,其氧化保護膜經過逐年的一層層塗抹,才會逐漸顯現奇異的色澤。
一般而言,經過風沙磨礪,一年年塗抹呈現出來像油漆一樣的美,至少需要一二百萬年的時間。
因戈壁地區非常乾旱,地下的水中礦化度很高,除各種鹽類外,水溶液中也溶解高濃度的氧化鐵和氧化猛。由於含鹽量高,水分蒸發時被停留於地面上的礫石阻擋,在礫石底面形成許多露珠狀的水點。
同時,荒漠中的石頭十分乾涸,拚命吸收,使這些礦物質不僅僅停留於石頭表面,也進入石內一定深度,形成各種美麗的畫面,似湖泊,如山水,以及像各種生物體形狀的圖案石。
戈壁地區的各種礫石及原生岩石的節理裂隙表面,尤其是底面,常見有不同程度的沙漠漆化。
礫石又被戈壁風暴掀動,經風沙研磨,使畫面更加細膩,韻味十足。
沙漠漆石種顏色豐富,一則是因為氧化保護膜色彩變化多樣,一般呈現出赤、橙、棕、黑、褐、黃等多種色澤。一層層的氧化保護膜塗抹之後,再經沙洗風吹日曬從而在石體表面顯現出潤滑光亮一樣迷人的色光澤。二則是因為沙漠漆並非在單一的石種上才有,而是在整個沙漠戈壁灘上,無論什麼石質的石頭,只要符合它的形成條件的,都可以鍍上一層沙漠漆,像瑪瑙石、碧玉、木化石,以及各種風礪石等等。
總的來說,沙漠漆石因所處區位不同,就產生了有的漆層厚,有的漆層薄,其顏色也不相同。周圍有不同金屬離子就產生不同顏色。沙漠漆以紅、黃、黑調為主色。如:紅、朱紅、杏紅;黃、棕黃、橙黃、桔黃;黑、棕黑、褐色等。沙漠漆中漆皮厚、色濃、表面光潤者稱老漆,是沙漠漆石中的上品。有的漆石雖然漆薄但色澤協調,表面光潤如同石皮包漿,也稱為較好的沙漠漆石。
一般以紅色沙漠漆的木化石最為珍貴。沙漠漆依據畫面來分類,可劃分出山水畫、油畫、朦朧畫、生物圖形等。依據載體的岩石來分,有板岩、灰岩、花崗岩、火山岩、瑪瑙、碧玉、蛋白石等。
沙漠漆
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作為一種石種單列,主要是因為其石頭上的天然漆皮,也就是氧化保護膜形成的顏色綺麗迷人,而備受賞石界推崇。
其實,沙漠漆作為戈壁石大類中的一種,像類似這樣的符合條件的石頭,多得數不勝數。但是最關鍵的是,要身披「沙漠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漆化」色澤漂亮,圖案有意境,石型又好看的,就更少了。
欣賞沙漠漆,就像面對一場憶苦思甜的回憶。
每一方奇石的背後,都是滿含淚水的凝望與決絕,都是浴火重生的苦盡甘來,絕處逢生。
尤其是當你面對一方來自大漠戈壁的瑪瑙沙漠漆
或者木化沙漠漆
那如夢如幻的色彩與紋理,簡直就是上蒼警語塵世的一份告白書。
沙漠漆的觀賞價值及收藏價值,以畫面美麗、造型生動者為佳;以石質而論,載體岩石越硬收藏價值越高。
沙漠漆並不少見,但難得一見的是畫面奇特且新穎。它與模樹石有類似之處,以做畫於硬質岩石上者為佳,如能被瑪瑙、蛋白石等透明礦物或岩石所包裹,則成絕品,價值倍增。
沙漠漆的發現,在宋代杜綰在《雲林石譜》中有所記述。精品卷紋沙漠漆繼葡萄瑪瑙後,戈壁石中的沙漠漆,已受到國際賞石界的公認和推崇,升值潛力巨大。品質優良的沙漠漆,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相當部分已被日本、美國、台灣、澳大利亞、東南亞的藏家收歸己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PEtm28BUQOea5OwPn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