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不管是拍戲的還是看戲的,無人不曉「橫店」的名字。
這個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地方,曾誕生了數以萬計的影視劇,也走出了王寶強、趙麗穎等明星大咖。
但人們看到的只是娛樂圈的光鮮亮麗,「橫漂」們真實的生活其實比社畜們更心酸。
在近期熱播的綜藝《演技派》里,於正愛徒吳佳怡因為當了一天群演,哭喊著要好好上學,再也不當群演了。
「橫漂」們究竟有多慘?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節目一窺一二。
招待所一樣的宿舍已經是很高檔的住宿條件。
凌晨兩點睡覺,五點起床化妝。
在37度的高溫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雖然「橫漂」辛苦,但不能否認,正是「橫漂」的努力,成就了橫店。
香港導演爾冬升,被「橫漂」感動,還以「橫漂」為主題拍攝了電影《我是路人甲》。
提起橫店,很多人只知道它是亞洲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卻不知道它所在的城市浙江金華,也是個有意思的地方。
金華資深媒體人張宏、苗青在圖書《金華有意思》里,就以段子體的形式,介紹了金華這個城市有趣的方方面面,可不只有橫店喲。
有人說,作為男人,我只服三個人:一是許仙,敢與蛇睡;二是董永,敢與仙睡;三是寧采臣,敢與鬼睡。
其中,寧采臣的故事,就發生在金華。
按故事作者蒲松齡說法,故事發生在金華城內的蘭若寺中。可是金華似乎沒有蘭若寺呀。
有好事者分析,蘭若寺可能是西峰寺,因為西峰寺早先為寺院,後來成為墳場。也可能是萬佛寺,因為萬佛寺就在金華城北。
不過,西峰寺、萬佛寺或荒或毀,都不在了,令人唏噓。
《聊齋志異》中的聶小倩與寧采臣,成就一段經典的人鬼戀。故事太精彩,導致境內外以此為題材的電影電視拍了又拍,數量至少有十部,靠著這些電影電視,紅了一茬又一茬的明星。
金華人說,明星們都得來拜拜蘭若寺,拜拜寧采臣。
北京有「北漂」,金華有「橫漂」。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橫漂」人多了,奇葩也來了。
孫紅雷主演的《潛伏》中居然冒出一個真正的潛伏高手,孫紅雷居然和一個逃犯共同演出著名的諜戰劇《潛伏》,他是諜戰劇《潛伏》中的「盛鄉」。「盛鄉」的演員叫張國鋒,真名吉世光。
1998年12月6日晚,齊齊哈爾市公安局鐵鋒分局刑警楊某被幾名歹徒搶劫,人被打傷,槍被搶。案發後,公安機關及時抓獲三名案犯,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吉世光卻一直潛逃。
吉世光逃跑後到處流竄,最終在東陽橫店落腳,覺得在這裡不會引人注目。他有播音、主持的經驗,文藝天賦比較高,當演員又比打工強,於是就在橫店影視城化名「張國鋒」潛伏了下來。他最初靠當群眾演員謀生度日。
由於吉世光確實具有表演方面的天賦,為人又很「仗義」,受到了不少導演的喜愛,曾有大導演讓他出演多部電視劇配角。就這樣,他逐漸成了有一定知名度的特約演員。吉世光先後在《潛伏》中扮演保密局檔案股股長盛鄉、在《東方紅1949》中扮演大特務嚴慧、在《神醫大道公》中扮演大太監崔然,在《武則天秘史》《唐宮美人天下》等劇中也扮演了配角。
2011年12月,吉世光被東陽警方抓獲。
直到落網前,他還在電視劇《少林猛虎》中扮演和尚,該劇已經拍了三十多場,導演想找他繼續拍攝時,發現演員「張國鋒」已不見蹤影。
幾乎同時,湖北宜昌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也從橫店拘捕一名涉嫌侵占公司財務的孫姓逃犯,被抓時在其身上找到了「橫漂」的用工單。
為了防止逃犯潛伏現象發生,橫店警方開展了專項排查行動,對橫店影視城的「橫漂」進行身份核查登記,制定製度,加強管理。
以前,人們禮尚往來時,高檔一點的禮品,就是金華火腿了。
大家開玩笑,稱火腿是「機關槍」,酒是「手榴彈」。新女婿拜見丈人老頭和丈母娘,一手「機關槍」,一手「手榴彈」,這是必需的。
當年,魯迅先生曾給在延安的毛澤東送金華火腿。
據說,毛澤東收到金華火腿,風趣地說:「可以大嚼一頓了。」
過去,金華火腿、金華酒、金華酥餅被稱為「金華三絕」。
不會有人想到,金華酥餅行業把五大三粗的程咬金當作祖師爺。在金華酥餅行業龍頭老大默香酥餅的酥餅博物館中,第一展廳里就立著程咬金樹雕。
傳說隋朝末年,在加入瓦崗寨之前,程咬金在金華以賣燒餅為生。制出的燒餅圓若茶杯口,形似蟹殼,面帶芝麻,兩面金黃,加上乾菜肉餡之香,風味獨特。有一次,他的燒餅做得太多了,一整天也沒賣完,就將燒餅統統放在熄火後仍有餘溫的爐膛里,準備明天繼續賣。
第二天,程咬金起床一看,經過一夜烘烤,燒餅里的肉油都給烤出來了,餅皮更加油潤酥脆,全成了酥餅。這餅的香味吸引了不少人。大家見程咬金做的餅和以前大不一樣,都爭先恐後地品嘗。
第三天,程咬金很高興,便扯著嗓子喊:「快來買呀!又香又脆的酥餅!」這一叫,買的人更多了。有的燒餅鋪主人還煞有介事地向程咬金請教「秘方」。程咬金哈哈大笑起來,說:「我哪有什麼『秘方』呀!只不過在爐膛烤一夜而已。」
用現代語言把程咬金的無意之舉「翻譯」一下,就是他採用「二次烘焙法」,使得酥餅更酥脆更香,並且大大延長了保質期。
金華作家王曉明曾經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20世紀60年代初,公安部門發現金蘭水庫一帶有幾個可疑分子,在各村轉來轉去。那時,階級鬥爭這根弦繃得緊,經緊急調查,真相大白。原來這些人非同一般,是空政文工團的創作人員,其中,還有後來大名鼎鼎的閻肅。
他們為了創作大型歌劇《江姐》,在全國各地搜集音樂素材。到金華,意外聽到婺劇唱腔,仿佛打開一個寶盒,不由自主地跟著戲班子轉,婺劇演到哪,他們就跟到哪。
後來,婺劇音樂元素果然被有機融入《江姐》一劇中,主題曲《紅梅贊》膾炙人口,傳遍大江南北。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曉平曾揶揄王曉明:「公安部門抓人這些細節恐怕是王作家編的吧?」不過,婺劇糅合崑腔、高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健康淳樸,優美動聽,確實包含了中國最優美的傳統音樂元素。
浙江師範大學的非洲研究做得不錯,號稱全國第一,援外培訓工作也走在了全國前列。浙師大的校園民謠這樣唱:「留學生,滿街跑,十個洋妞七個黑兩個灰,白人帥哥不吃香,黑人小伙才有前途。」
從2002年開始,浙師大就在中非合作論壇的框架下,積極承辦教育部、商務部委託的人力資源開發項目。
一不小心,浙師大培養出了一位非洲總統。
這位總統校友名叫圖瓦德拉,是2016年通過選舉當選的中非共和國總統。
2005年8月,圖瓦德拉進入浙師大非洲法語國家大學校長研修班,在金華學習生活了一個月。
浙師大學生現在可以牛哄哄地說:我的校友是總統!
以上段子均出自「浙江有意思」系列叢書之《金華有意思》,金華資深媒體人張宏、苗青用充滿機趣的數百個段子,記錄了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風土人情、城市特質、人文性格等。
在這本書里,你既能讀到金華火腿等味蕾美食,也能讀到《肉蒲團》李漁、《色戒》原型鄭苹如等金華名人軼事,還有堪比旅遊指南的人文景點介紹,讓你在放聲大笑中,走進金華的煙火生活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