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慶餘年》迎來超前點播大結局。
隨著幕後BOSS浮出水面,小范大人生死未卜,編劇王倦已為第二季埋好無數個坑。
雖然微博熱搜占了上風,可朋友圈裡卻一片風平浪靜。
畢竟,在平台付費超前點播面前,不少人早就怒而轉向盜版資源。
盜版橫行固然不妥,但也足以證明《慶餘年》的熱度是實打實的高。
從古裝劇,到穿越劇,再到科幻劇,《慶餘年》的結構與設定完全符合現代人的趣味。
之所以火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
除了男主角范閒,在王倦筆下,還對原著中的很多配角進行了豐滿,使得小人物個個有了色彩和性格。
宋軼飾演的「范若若」,就是其中一個。
說起最近熱度極高的角色范若若,宋軼本人和觀眾對其第一印象不約而同都是:
她是一個零bug的女性角色。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宋軼不僅看了原著小說,還特意去問了讀這部小說的朋友,朋友們表示:「范若若是戲裡他們最喜歡的角色。」
可正是這樣的角色,人設討巧,沒有黑點,更加不允許演員有自主發揮的餘地。
第一集就出場的范若若,幼時便與哥哥范閒關係甚好。
范閒是她極其崇拜的兄長,也是她無條件信任的好友。
范若若出場之時,一聲脆生生的」哥」,眼裡儘是久別重逢的喜悅;
然而下一秒,她倏忽變臉,嚴肅地教育起了弟弟范思轍。
一喜一怒,瞬間便立住了一個乖巧懂事、靈氣十足的「妹妹」的模樣。
身為「京都第一才女」,范若若平日裡獨立而有主見,但一見哥哥范閒便成了迷妹,身份轉換的尺度,宋軼把握得很好。
在第7集的賽詩會上,范閒和范若若說起母親留下的碑文,並袒露露了自己的心愿:「我做不了這樣的人,我只想好好活著,混吃等死。」
范若若則回:「好好活著也很好呀。」
范閒又道:「如果凡事都如碑文那般發展,天下是一定會大亂的。」
范若若則瘋狂點贊加彩虹屁:「怎麼樣都行,哥,你喜歡就好。」
宋軼通過對台詞腔調的拿捏,加上面部表情,再次將一個沒原則、無條件相信哥哥的妹妹形象生動地呈現出來。
大家之所以如此喜歡范若若,或許跟編劇王倦有著莫大關係。
他擅長塑造小人物,很多原著戲份不多的角色,到了劇中都有了鮮明的性格。
比如,「耙耳朵」的王啟年,嗜財如命的范思轍,重情重義的滕梓荊……
他的主要作品十部,豆瓣平均8分上下,包括高分國劇《舞樂傳奇》《木府風雲》《南僑機工英雄傳》《大宋少年志》等等。
「主角不作為,配角不討厭」可以視為王倦編劇的一大特點。
而這或許,剛好也能概括宋軼的演藝道路。
說起宋軼,大家都會想到於曼麗。
在2015年播出的諜戰劇《偽裝者》中,有這樣一個人物。
被繼父賣到妓院,掛牌「錦瑟」,不幸又染上花柳病而被妓院驅逐,流落街頭,身世悽慘。
好不容易在流浪之中被人搭救,救命恩人卻被三個土匪殺害,之後她設法嫁給這三個土匪,並在新婚之夜將其大卸八塊,被稱為「黑寡婦」處以死刑。
恰巧抗戰爆發,得以保全性命,最終成為一名悲情女特工。
她就是宋軼扮演的於曼麗。
《偽裝者》
有網友說:「於曼麗死了之後,我就不再看偽裝者了。」 可見於曼麗這個人物被宋軼塑造得實在太成功。
如今,四年多過去了,說起宋軼,人們總會不自覺地想起於曼麗。
但細細一想,不論是《偽裝者》中的於曼麗,還是之後《創業時代》中的溫迪,乃至《慶餘年》中的范若若,宋軼都是憑藉配角的形象,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反,在她出演主角的劇中,反響卻不如配角熱烈,角色也不如配角討喜。
她在《心靈法醫》中飾演的刑警隊隊長羅筆芯,既不了解法學常識,也不願意聽取別人的建議,並且一直憑衝動和直覺行事。
即便是演員演得十分到位,這樣性格呆板的角色也很難討到觀眾的歡心。
而《小樓又東風》的女主角呂晗芝,本是上海富家千金,但因父親被漢奸所害而家道中落。
在幾經磨難後,堅定了自己的信仰,肩負著家仇國恨,逐漸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從傻白甜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女特工。
可劇中除了宋軼的旗袍造型令人印象深刻,人設真的很一般了。
在《逆襲之星途璀璨》中,她飾演的蘇橙的成長史,也堪比瑪麗蘇女主逆襲。
其實,不論是羅筆芯、呂晗芝,還是蘇橙,無一例外都是「傻白甜」的設定。
但是,隨著觀眾的口味不斷多元化,這樣的角色已經使人出現了審美疲勞,尤其是在主角身上。
因此咖爺十分認同一位網友的觀點:「宋軼演技特別好,可惜沒碰上好劇本,要不然肯定大火。」
那為什麼她扮配角總是令人過目不忘?
相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宋軼在配角上的演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性格更為鮮明。
《偽裝者》中的特工於曼麗,外表嫵媚卻經歷坎坷,充滿了悲劇色彩。
《創業時代》中的投資分析師溫迪,業務能力超強,同時因為身世也有極強的自尊心和勝負欲。
《慶餘年》中的才女范若若,出身世家卻並不嬌氣。
這些角色,要麼讓人有強烈的探索欲,要麼引發人的真實共鳴,要麼軟萌討喜。
加上宋軼外表靈動,演技在線,所以她出演這些角色,自然也就驚艷了觀眾。
事實上,宋軼雖然年紀輕輕,卻活得很通透。
在《偽裝者》播出期間,宋軼接受專訪時談到,其實導演找她演於曼麗時,她嚇了一跳。她以為自己只能演跟本色接近的角色,比如說鄰家女孩之類的角色。
但是於曼麗這個角色是有反差的,為了拓寬戲路,宋軼接下了這個角色。
有人認為,於曼麗這個角色很成功,但也有人說宋軼的外在氣場其實並不足。
在她看來,觀眾有這樣的建議是需要去接受的,因為觀眾會從多角度去欣賞一個演員。
也有人說,宋軼把《偽裝者》演成了諜戰偶像劇。
對此,宋軼則認為,能將偶像與實力結合,同時具備演技與偶像派的外表挺好,並非貶義,這也是錦上添花。
之後,為了打破特工形象的束縛,她又參加了綜藝《我就是演員》。
《梅蘭芳》中的「東皇」孟小冬,《潛伏》中的地下黨員左藍,《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潤葉,宋軼的演技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肯定。
遺憾的是,在與金世佳搭戲演繹徐崢的《催眠大師》時,她不幸被淘汰。
說起被淘汰的原因,也與她「擅長作配」有著一定聯繫。
表演中,宋軼總是習慣性地配合著別人來演。吳秀波評價他:「非常穩,從不在一部戲裡搶自己的角色。」
以至於被淘汰之後,她發出了這樣的疑惑:「我托別人來演是錯的麼?我願意配合著來演是錯的麼?」
而宋軼最終仍以「綠葉」的姿態,在「復活賽」中成功脫穎而出,恰恰也得益於配角的力量。
她飾演劇目《離開雷鋒的日子》里的角色喬小軍,導師點評:「這枚綠葉成就了紅花」、「她把綠葉演成了紅花」。
影視圈裡有幾位公認的「黃金配角」,比如說:王勁松。
有人說,一部劇里如果出現了王勁松,就說明這部劇的品質有了保證。
而早在2006年,《瘋狂的石頭》里充當配角的黃渤,則被贊為:一個影帝的誕生。
評價一個演員的演技好與不好,不是看他是不是演了主角。
真正有演技的好演員,不論主角還是配角都不會被埋沒。
如果一個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眼裡是一定會有星星的。
在報考中戲之前,宋軼的家人並不看好。一個沒有基礎的人去考,純粹只是因為喜歡,當個體驗也就可以了。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宋軼考進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
考上之後,儘管沒有別的同學多才多藝,但她的努力,就連學校的表演老師劉天池都印象深刻。
謙虛,低調,演技好。宋軼飾演的范若若能吸引眾多觀眾的喜愛,並不僅僅只是角色討喜。
從李少紅版《紅樓夢》中的「香菱」一角出道,畢業後順利進入北京人藝,宋軼參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話劇《我們的荊軻》,因主演「燕姬」獲得了「人藝觀眾最喜愛的演員」稱號。
談起這一榮譽,宋軼卻表示自己是因為運氣,「我能考上人藝,並不是說我是最強的,可能剛好那個時候,人藝需要我這個類型。」
她總是將運氣好掛在嘴邊,她說,一個人剛畢業拍戲就走紅,並不代表一個人的演技。
可當面對一些令人不舒服的言論,宋軼也會直接開「懟」。
比如面對「宋軼,你能不能不要再演戲了」這樣的質疑,她直接回「不行,我覺得沒問題」 。
在宋軼眼裡,或許演好每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色,比分清主角配角更重要。
在《慶餘年》第一季中,范若若身為大小姐的端莊與「迷妹」的靈動,都給觀眾帶來了春風拂面的美好體驗。
不知道到了第二季,會不會如宋軼本人所想,在劇中迎來愛情與事業的巔峰時刻呢?
期待「若若」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