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廣州召開第73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專題)。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出席並進行主發布,通報了廣州疫情防控的情況和復工復產的主要情況。
//
主動排查出13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
//
溫國輝介紹,截至4月11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79例。其中,本土病例347例,境外輸入病例119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13例;目前已治癒出院430例,病亡1例,在院治療48例,其中危重型2例,重型3例,普通型38例,輕型5例。
在347例本土病例中,病亡1例(屬高齡患者),目前仍在院治療1例(屬普通型),其餘包括18例危重型、55例重型病例均已康復出院。
在119例境外輸入病例中,入境目的地為廣州市的47例,占39.5%;省內市外的13例,省外的59例,占比合計超過60%。其中,中國籍94例,外國籍25例。輸入來源國主要為:英國30例,美國19例,菲律賓13例,奈及利亞9例,法國7例。外國籍境外輸入病例中,法國籍、巴西籍、英國籍、澳大利亞籍、敘利亞籍、俄羅斯籍各1例,非洲籍19例,占76%。其中,奈及利亞9例,安哥拉3例,剛果(金)、尼日各2例,衣索比亞、布吉納法索、馬達加斯加各1例。
在13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中,土耳其籍、非洲籍病例引起的關聯病例分別為1例、12例。
廣州是如何排查發現的?一是通過口岸排查,發現63例;二是通過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發現41例;三是通過追蹤密切接觸者,發現6例;四是通過社區排查,發現6例;最後,通過發熱門診排查,發現3例。
//
廣州在住非洲國家人員4553人
//
會上,溫國輝通報了3組數據:
近三年出入境人員數據: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經廣州各口岸出、入境的外國人分別為290萬人次和288萬人次,296萬人次和294萬人次,295萬人次和293萬人次。其中,亞洲國家出、入境人數分別為170萬人次和168.8萬人次,174萬人次和172.9萬人次,180萬人次和178.6萬人次,非洲國家出、入境人數分別為32.6萬人次和32.3萬人次,35.3萬人次和34.8萬人次,35.8萬人次和35.1萬人次。
在住外國人常態數據:2019年12月25日,廣州在住外國人共86475人。其中,人數最多的5個國家分別為,韓國8048人,日本6128人,印度5776人,美國5268人和俄羅斯3458人。非洲國家人員共13652人。
目前的最新數據:據4月10日統計,廣州在住外國人共30768人。受疫情影響,還有5萬多外國人尚未返穗。其中,人數最多的5個國家分別為,韓國4600人,日本2987人,美國2724人,加拿大1832人和俄羅斯1422人。非洲國家人員4553人。
//
主動排查高風險國家
在穗人員4600多人
//
溫國輝表示,根據全面回溯性排查和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的情況,為更好保障入境人員生命健康安全,全力阻斷疫情擴散蔓延渠道,從4月5日起,廣州重點面向高風險國家和高風險航班人員,加強排查管理,進一步提供健康服務。
一是高風險國家在穗人員全部納管。目前,廣州累計排查了高風險國家在穗人員4600多人及其關聯人員,已全面實施健康管理,進行核酸檢測篩查。對評估出來的高風險國家在穗人員,無論何時入境、住在哪裡,一律開展健康管理,進行核酸檢測。廣州在短時間對高風險人群進行大範圍排查,所檢出的病例,都如實、及時地公布,體現了防控措施的效果。
二是高風險航班在穗人員排查到位。廣州全面追蹤3月7日至27日乘坐高風險航班入境所有人員,累計排查1557人。在排查管理過程中,廣州堅持中外公民一視同仁,加強涉外健康服務,健全信息溝通機制,幫助他們順利度過觀察期。對確診病例,按照「四集中」原則,一如既往、竭盡全力救治,加強人文關懷。
//
3月22日起
廣州全面開展14天回溯性排查
//
溫國輝介紹,廣州全面實現加強一線指揮保障、落實工作力量保障、完善後勤服務保障、強化政策宣傳保障等「四個保障」,並落實了「三個全覆蓋」,分別是:
核酸檢測全覆蓋。3月21日起,廣州對所有從境外(不含港澳台)經廣州口岸入境的人員,以及經港澳台地區和市外口岸入境來穗且來穗前14天內有外國旅居史的人員,其目的地為廣州的,全部進行核酸檢測。3月27日起,從廣州地區口岸入境人員(含港澳台地區,含中轉旅客),目的地為廣州市及廣東省外的,全部進行核酸檢測。
隔離觀察全覆蓋。對上述人員,廣州一律實行14天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境外人員全覆蓋。從3月22日起,廣州全面開展14天的回溯性排查。凡3月8日零時後,從境外經廣州口岸入境,以及經港澳台地區和市外口岸入境來穗且來穗前14天內有外國旅居史的人員,無論外國公民還是中國公民,一律立即實施集中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凡入境後未做核酸檢測的,均進行免費咽拭子採樣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
同時,通過公安數據分析、居民主動申報、其他城市信息推送、社區三人小組排查等方式,對通過內地各地各類口岸入境並來穗,入境前14天有外國旅居史的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切實做到一個不漏。
//
日口罩產能增加到超2300萬個
增長37倍
//
會上,溫國輝也介紹了廣州復工復產的主要情況。
廣州建立「五個一」工作機制服務企業,出台「暖企15條」「穩增長48條」「信用助企9條」「政策包」支持企業,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提振企業信心,強化防疫物資供應保障企業需求,有力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全市日產口罩由開始時的60萬個增加到超2300萬個,增加了37倍;日產防護服超9.5萬件、手持式額溫槍13.5萬支。累計調配口罩2.38億個、防護服69.2萬件、一次性手術衣22.7萬件、額溫槍54.3萬支,完成國家和省下達口罩4522萬個、防護服30.4萬件調撥任務。
從復工率看,截至4月11日,全市4530家「三必需」企業、80個在建省重點項目、12條地鐵線路的320個工點,復工率均達到100%。3.09萬家「四上」企業復工率99.4%,其中汽車、石化、電子、設備製造業、金融、法律服務和會展服務業「四上」企業復工率100%。1.2萬家高技術企業復工率99.7%。除農產品市場外的605家專業市場復市率99.2%。3445個市重大工程建設工地復工率99.9%。
復產率方面,從用電情況看,4月7日至9日,全市工業企業用電量2.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3%。其中,汽車製造業降低12.6%,通用設備製造業降低3.2%,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6.5%。
從開具稅票看,一季度,廣州開具發票企業31.2萬戶,同比增長4.1%;從銷售情況看,開具發票金額1.55萬億元,同比下降12.1%;從購入貨物服務情況看,取得專用發票金額1.25萬億元,同比下降11.9%。
//
//
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周斌表示,廣州市於3月23日頒布7號公告,對3月8日之後入境、未納入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的入境人員包括中國籍外國籍人員進行全面排查,並全部進行核酸檢測。
「在接下來的二三天時間裡,廣州接連發現4名外籍人士感染新冠病毒。」 張周斌介紹,因語言的障礙,與外籍人士交流困難,最長流調時間甚至超過8小時。部分感染外籍人士說不清楚自己的行動軌跡。在外籍人士提供的卡片上,廣州發現其中3名均在一個名為EMMA FOOD的美食店吃過飯,於是順藤摸瓜,發現該店的老闆及其員工也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回顧「風暴眼」中的廣州越秀礦泉街>>>
美妙美食店
據介紹,發現這一線索的過程頗為曲折,在疾控人員第一次到現場時,該店老闆表示,只有外帶,並未堂食。但疾控人員留意到一個細節,外籍人士提到自己和朋友一起在該飯店吃飯。外賣如何一起吃?察覺到這一疑點,疾控人員再次來到該店發現有人在該店堂食,該店老闆終於講出實情,「我們也沒辦法,他們非要在店裡吃。」
張周斌表示,廣州以該美食店為核心,對曾經光顧過該美食店的人員進行深入挖掘排查追蹤,相繼發現了老闆的朋友、員工的老公以及更多的外籍人士感染病毒,並發現了通通商貿城、綠松石小酒館、伯樂商貿城等重點場所與目前發現的所有感染者均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聯繫。因此,廣州將過去14天內曾經去過這些場所的人列為有潛在感染風險的接觸者,對其開展追蹤和排查。
「通過對一個小食店的挖掘,實際上也充分體現了我們廣州市疾控系統的所有參與流調人員的一個專業素養。」張周斌說。針對病例的嚴密調查,廣州疾控中心發現其有高度聚集性的特點,比如在同一家庭,也有在高風險場所反覆頻繁聚集、聚會、聚餐的情況。
「對於我們絕大多數市民來說,做好個人的防護,就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抵禦新冠肺炎。」張周斌希望廣大市民不要過度擔憂。
據介紹,針對發現的疫情,廣州疾控中心除了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外,還會對疫點進行消殺,從而徹底消除傳播的隱患。廣州疾控中心對外環境的監測工作仍在持續進行,截至4月11日,市、區疾控中心共出動550人次前往全市11區布控採樣點,涵蓋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1.4萬採樣點)、病例家庭及居住小區(5058個採樣點)、集中醫學觀察酒店(4500個採樣點),另外針對國外入境人員所經的白雲機場及轉運車輛等地點(560個採樣點)亦布控採樣點,合計採樣點達2.4萬個,所有採樣點棉拭子標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張周斌表示,監測結果提示當前廣州公共場所、病家及小區環境、集中醫學觀察場所、機場及轉運車輛等環境消毒工作落實良好,在這些場所通過常見接觸部位引起感染風險非常低。
來源 | 南方日報
編輯 | 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