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他們24小時在線守護平安

2020-04-14   珠江頻道

這裡沒有防護服,沒有護目鏡

一根細細的電話線

就是他們在這場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武器」

特殊時期,警情相對減少,但在佛山110接警大廳里,不時響起的有關迷失人員的報警電話,這讓每個接警員比平時更為緊張。一人走失,不僅關係著個人安危,也給整個社會的防疫工作埋下隱患。

2月20日22時42分,南海區的李先生報警稱:其12歲的兒子小志(化名)不慎走失,並打算髮動親友尋找。110接報後,一邊極力安撫其情緒,告知疫情注意事項,一邊立即派髮指令。

佛山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指揮室何加明副主任介紹:重點人群是指16歲以下,60歲以上的老人,有精神類疾病的,還有疑似被侵害的對象

佛山110與小塘派出所立即成立聯合工作組,辦案民警趕到村裡了解詳細情況後,展開一系列緊張的尋找工作。疫情期間農村都實行了封閉管理,首先要確定孩子有沒有離開村子。

凌晨時分,民警終於在籃球場的一輛汽車下找到小志(化名),發現時小志(化名)躺在地上暈倒,沒有反應。出於安全考慮,民警立即安排車輛將小志(化名)送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檢查。

幸好,孩子並無大礙。

3月5日凌晨0時30分,高明區張先生報警稱:其93歲的患有認知障礙的母親李某走失。據其反應,其母親已經不是第一次走失了,張先生當晚已經尋找了幾個小時無果,只能報警求助。

接報後,佛山110報警台立即啟動了快速反應機制,除了按照既定的方案組建專班之外,還特別注意收搜,看案發地附近有沒有人報相關的疑似,能夠串並連的警情

同一時間,報警台接到一位女士的報警稱,在家中聽到樓下水塘有人呼叫。辦案民警和社區治安隊員第一時間到達,在一片沼澤中尋找到老人。

當時,天空下著雨,溫度很低,老人已經沒有了呼喊聲,生命垂危。

因為老人家全身都是雜物,眼晴也無法睜開,民警很難通過人臉識別來確定老人的身份。但是通過初步判斷,這個溺水的老人與之前報警的張先生失蹤的母親很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以警方立即通知張先生到醫院前來辨認。經過張先生的辨認,落水老人正是其母親。

經過醫院治療,老人第二天出院已無大礙。

據統計,2020年1月底至3月10日,佛山市共接報失蹤人口警情572宗,綜合找回率95%。

在警情出現的第一時間,無論什麼時刻,他們都會出現,默默堅守,永不缺席,用行動守護人民群眾的平安。

「打110」,這些常識你知道嗎

「有事打110」這句話很多人張口就來。難道110什麼事都管?

顯然不是。110報警服務台,主要受理三大類的事:一是報警,二是求助,三是對涉警的違法違紀或失職行為的投訴。本文上述的兩宗案例,就屬於110受理的求助事件,根據《110處警工作規則》,以下五類情形,屬於受理的求助範圍:

(一)發生溺水、墜樓、自殺等狀況,需要公安機關緊急救助的;

(二)老人、兒童以及智障人員、精神疾病患者等人員走失,需要公安機關在一定範圍內幫助查找的;

(三)公眾遇到危難,處於孤立無援狀況,需要立即救助的;

(四)涉及水、電、氣、熱等公共設施出現險情,威脅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財產安全和工作、學習、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機關先期緊急處置的;

(五)需要公安機關處理的其他緊急求助事項。

撥打110求助的正確姿勢

報警求助應該怎麼「報」,關鍵是三個口訣:一要快,二要准,三要實。以「人口走失」為例,報警人在保持冷靜的情況下,準確提供以下信息很關鍵:

1、 要講清事發時間、地點

2、 走失人口的基本信息(是否為老人、兒童、智障人員、精神疾病患者等)、體貌、衣著特徵等。

最後小編提醒一下,110是為真正處於危難情形需要緊急援助的人服務,對110謊報警情和多次騷擾的,警方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嚴肅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編輯 | 曉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