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咬牙」買房的人都賺了!現在買房的人,5年後還能賺嗎?
每每談到買房這個話題時,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從時間維度來看,買房總是越早越划算,早買不僅僅可以節省一大筆錢,隨著房價的快速上漲還能夠賺一筆錢。雖說普通老百姓家庭買房也不是為了投資,而是自住,但是自己買的房子升值了內心的滿足感還是溢於言表。至於現在還沒有買房的人,就只剩下「嗚呼哀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了!」(前半句個人改編)。
現如今房價已經徹底在高位橫盤,收入卻不見漲,反而隨著經濟局勢的動盪,賺錢成為一件越來越難的事情。根據上半年國家高層人士表示,我國居民人均年收入為3萬元,14億人口之中有高達6億人每月收入只有1000元。據了解,早在2017年全國很多中小城市的房價都突破了萬元每平米,換算下來,一個普通人工作10個月也就是接近一年的時間,才能買得起一平米之大的房子,房價收入比何其之高。
早在5年以前,國人就在喊房價太高,再對比今天的房價,5年前「咬牙」買房的人都賺了!倒退5年就是2015年,那個時候正是房價距離現在最近一次瘋狂上漲的前夕,當時很多三四線城市房價大概在5000元每平米上下,如果要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總價只需要50萬元,首付十幾萬元就能搞定,再回首都不經感嘆當時的房價真親民。
一年之後的2016年,國內房價整體進入狂歡時代,一二線城市房價猛烈上漲,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哪個城市、什麼樓盤一夜之間房價又上漲了多少,哪個購房者猶豫了一晚上第二天再去就買不起了的資訊消息。如此同時,三四線城市也不甘示弱,借著貨幣化棚改的熱度,讓原本5000元每平米的房價短時間內翻一番,直接衝到1萬元每平米,前一年50萬元買的房子,第二年年底就已經價值100萬元了,很多購房者都感覺如同做夢一般。
進入2017年後,全國多地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精準調控,房價大漲勢頭被基本按住,但小漲幾乎沒停,直到今天的橫盤局勢。
現在買房,5年後還能賺嗎?關於這個疑問,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但筆者的觀點是:不能!我們可以逐項對比。
一.樓市基本面
5年前,三四線城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總價為50萬元,首付可以低至兩成,房貸利率以4.9%的基準上下浮動。當時的行情只要誠心買房,基本還會在基準利率基礎上給購房者折扣優惠,最長貸款周期30年,輕鬆加愉快。
5年後,三四線城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總價為100萬元,首付最低為三成,全國首套房貸利率平均為5.26%,一般情況下買房利率上不再有折扣,最長貸款周期30年,本金70萬元,利息基本與本金持平,同為70萬元,月供3870元,壓力上大。就這月供水平,足以主動勸退一批還未買房的人群。
二.樓市行情面
5年前,全國房價翻一番當時覺得很震驚,現在認為很正常。因為貨幣上的大水漫灌,政策上的寬鬆刺激,需要上遍地的炒作投機,房價想不漲都不行。5年後,房價還能翻一番嗎?當然不能!現在貨幣上已經嚴堵死守,政策上還在持續收緊,需求上還會下降不少,首先要遵循「只住不炒」的引導,其次剛需人群在不斷減少。
三.國內經濟形勢
5年前,國內經濟一路向好,還沒有提出「房住不炒」「不依靠房地產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等這些口號,當時各路專家人士不遺餘力的為房地產吶喊助威、站台代言,誓有房地產才是經濟之根、民生之本的氣魄。5年後,全球面臨著疫情的巨大挑戰,經濟上更是遭受重創,國家方面指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信號。並再三強調「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內刺激經濟的手段」,避免經濟進一步的「脫實向虛」。
各位看官是否贊同筆者的觀點,支持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C61AXQBLq-Ct6CZgN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