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區加裝電梯爭議不斷,內行給出4種解決方案!1樓能否同意?

2021-03-08     遠舒

原標題:老小區加裝電梯爭議不斷,內行給出4種解決方案!1樓能否同意?

老小區加裝電梯爭議不斷,內行給出4種解決方案!1樓能否同意?

20年前的時代背景下,城市裡修建的住宅小區都以多層住宅為主,這類小區的特點是7層高、面積大、樓梯房,符合當時的居民家庭居住需求。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口快速往城市湧入,房價不斷高漲,在住房供不應求的狀態下高層住宅就遍地開花,取代大面積的多層住宅,成為現在房地產市場中的主流住宅產品。

20年過去了,雖然多層住宅的光輝已不再,但是市面上這類小區還是有很多,很多早期買房的人還有不少住在老小區。畢竟建築的使用壽命在50年左右,目前還沒有被淘汰,但是也存在諸多問題,房子和人一樣,年齡大了有些部位就會老化,甚至出現一些毛病,只有及時修補維護才能延長其使用壽命,提升居住舒適性。

綜合考慮到這一點,國家方面早就採取了積極的行動方案,在2014年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就顯示,到2020年要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計劃。截止到2020年底,全國各地的棚改按照計劃完美收官;2020年7月,相關部門再次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導意見》,明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和內容。

改造內容主要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加裝電梯就是其中之一的內容!也是截止到目前爭議不斷的一項內容。2020年在全國部分城市率先開展舊房改造的小區,就因為加裝電梯一事引發了小區同一棟樓里的業主之間的矛盾發生。

為什麼會產生爭議?很多人表示不解,其實歸根結底是樓上業主與樓下業主的利益之爭。

樓上業主認為,老小區加裝電梯可謂是來得正是時候,爬了這麼多年的樓梯,實在承受了太多的不方便與辛苦,過去搞裝修、買家具、買米買油都靠著肩挑背扛一件件的往樓上運,今後有電梯了就再也不用如此勞神費力;尤其是家裡有腿腳不好的老人,終於不用再做「空中老人」,可以隨時隨地的下樓活動了。

樓下業主則表示,當初買房時每個人都很清楚這是沒有電梯的小區,而且買高層和買低層都是個人的選擇決定,既然選擇了就該接受沒有電梯的事實。何況現在小區房齡已久(多在2000年前建成),結構已經不牢固,再挖地基搭電梯框架會更加危險。

其中1樓業主更是強烈反對!

給出的理由是加裝電梯會給1樓帶來諸多弊端,比如原本底層採光條件就不好,裝電梯更會雪上加霜,還有不可避免的噪音污染,電梯口靠近1樓窗戶影響個人居家私密性。最最主要的一點,整棟樓的價值會被重新定位,加裝電梯會導致過去1樓的便利性優勢消失,再加上弊端重重價值上會大打折扣,致使房價上大幅貶值;而樓上因為有了電梯則會升值,因為規避了出行不便的劣勢,加上樓上採光通風好和樓頂晾曬便利。

因此,就有老小區一樓業主放話「要裝電梯也可以,除非補償我100萬。」一句話直接讓樓上來協商的業主啞口無言。

難道就沒有妥善的解決方案嗎?

其實也有,方案1: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表示,根據《民法典》規定,老小區加裝電梯只要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表決意見,其中三分之二的業主和住戶內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同意改造就可行,某一業主或住戶不同意不能阻止電梯加裝。不過分攤費應考慮一樓住戶權益的保障。

還有內行給出了3種方案:

1. 引進「共享電梯」的運營模式。該方案也是目前全國各地區接受度最高的方案,如北京、福建、湖北、四川等多省市都已經成功安裝。「共享電梯」的好處是所有費用由第三方承擔,業主不需要出錢,刷卡使用電梯,每層樓分開計費,不用電梯的業主就不花錢。

2.增加加裝電梯的補貼政策。這一方案旨在補償1樓業主所作出的讓步,只要1樓業主支持加裝電梯,那麼就給予一定的補貼,在合理的協商下,有些老小區的1樓業主最終也同意了,畢竟鄰里之間也都能相互包容和理解。

3.1樓業主不承擔加裝電梯的費用。無論是前期加裝電梯成本費,還是後期的維護維修的費用都不用1樓業主來承擔,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前期協議,一來可以不需要1樓業主有任何的經濟損失,二來1樓業主也更容易接受。

上述提出的4種解決方案,1樓能否同意?

筆者認為,舊改是惠及民生的舉措,加裝電梯更是為了解決老小區里的老年人上下樓困難,原本是一件好事,不該成為使鄰里之間發生不必要的矛盾導火索,即使有政策規定,也需要採取有溫度的策略來解決,比如當下來看共享電梯未嘗不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本期話題:各位看官認為哪種方案可行?是否還有更好的新模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vLEXgB9wjdwRpvyUC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