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果真是能限制想像力的。
3年前在港股上市的浙商銀行,如今將登陸A股成為第35家A股上市銀行,而由其披露的員工薪酬,就限制了小編的想像力。
據統計,2018年浙商銀行員工平均薪酬52.17萬,中層管理人員及以上2018年平均薪酬222萬,其行長2018年的年薪更是達到了555萬元。
浙商銀行這薪資啥水平?我們不妨就來比比看。
先看平均薪酬。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銀行上市公司員工平均薪酬31.86萬,這個數據上,浙商銀行直接高出了20萬。實際上,員工平均工資,浙商銀行僅次於平安銀行的64.03萬、招商銀行的57.68萬,在銀行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三。
再看管理層薪酬。以現任副行長這個職位為例,浙商銀行4位在任副行長有3位年薪超過500萬,最差的一位年薪也有329萬。我們與之對比銀行中人均薪酬高的幾家股份制銀行,其中,招行常務副行長兼財務負責任年薪428.99萬,另3位副行長薪資340萬左右;平安銀行,一位現任副行長薪資370萬左右;中信銀行三位副行長年薪在150-160萬之間;浦發銀行6位副行長,年薪在230-256之間。
最後再比比行長的薪酬。招行行長469萬,平安銀行行長457萬,浦發銀行行長284萬,浙商銀行行長一年555萬。若和國有大行來比,浙商銀行行長薪酬更是一騎絕塵。就說這宇宙第一大行工行,2018年行長谷澍年薪67.29萬,和董事長易會滿年薪一樣,這還是稅前。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浙商銀行的薪資水平秒殺國有大行,和招商、平安、中信不相上下,甚至高管薪資比之更高。
不過和則一騎絕塵的薪酬相比,浙商銀行的營收和凈利潤規模,不僅與國有大行無法相提並論,同時和招行、平安、中信等股份制銀行也有一定差距。
2018 年,浙商銀行營業收入389.43億元,歸屬股東的凈利潤114.90億元。2019年中報顯示,上半年浙商銀行營業收入225.74億元,同比增長21.39%;實現歸母凈利潤75.28億元,同比增長16.07%。截至2019年6月末,浙商銀行集團總資產1.74萬億元。
就以凈利潤來看,國有銀行方面,2018年工商銀行凈利潤2977億元,建設銀行2546.55億元,農業銀行2026億元,中國銀行1801億元。股份制銀行方面,招行、浦發、中信、平安的凈利潤分別達到805億、559億、455億、248億。浙商銀行的利潤規模均無力與之抗衡。
那麼,問題就來了,浙商銀行以及股份制銀行薪資待遇憑啥這麼好?在小編看來,原因有幾方面。首先,國有銀行既然是國企,受到國資委的管理,不可能想給自己發多少工資就發多少。其次,股份制銀行充分市場化,競爭激烈。相比之下,國有銀行更像「躺著賺錢」。多付出多辛苦,自然就多金。
也正因薪資差異大,這些年來國有銀行人才不斷流向股份制銀行,這說明相比於安穩度日,多金是金融人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