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小朋友不愛吃飯?多半與這幾點有關係,父母早知道早受益

2020-04-08   兒科專家周煥斌

當寶寶月齡逐漸增加的時候,光依靠母乳和奶粉喂養是遠遠不夠的,而且那時候他們的牙齒也開始慢慢發育了,這個階段各位家長就有必要給孩子吃一些輔食了,以保證其身體的營養攝入是充足的。但小朋友也是有自我意識的,而且他們的世界也是比較天真和單純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一點也不想碰。於是孩子不愛吃飯就成為了絕大多數家長都會遇到的難題,只不過有些人採用的措施非常好,在短時間就處理好了。有些父母卻一直找不對對應的方式方法,那麼為什么小朋友不愛吃飯?多半與這幾點有關係,父母早知道早受益。

一、吃零食過多

我們都知道一日三餐對身體的重要性,少了一樣都是不行的,而且這個食物的種類也是講究營養均衡的,不管是蔬菜還是肉類都要兼具,這樣無論是蛋白質還是維生素、礦物質都可以涉及了。只不過對於小朋友而言,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還是比較差的,尤其是在面對各種各樣的零食的時候,要是沒有大人做監督,估計他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吃很多。要知道零食只能適量的吃,否則百害而無一利。

二、寶寶的消化功能不好

小朋友的腸胃容量是比較小的,不管是他們剛出生,還是稍微大一些的時候,都是沒有辦法和成年人相比的,要不然也不會有人說,在給孩子吃東西時,要記得少食多餐,這就是因為他們吃的過多會給其腸胃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但時候就會導致娃對飯菜出現反感和排斥的心理,嚴重影響他們的睡眠和身體發育,所以各位家長還是要多多注意這一點,不要總是一意孤行,要按照寶寶的情況來做。

三、沒有給寶寶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

有些父母平時工作比較忙碌,所以平時一日三餐的時間都是不怎麼固定的,時而早時而晚的,這個沒有給寶寶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也會導致他們對飯菜失去興趣的。有時候吃飯時間來了,寶寶反而不願意吃,這或許就是因為他們胃裡面的東西還沒有徹底消化,他們自然是不願意吃任何東西了,哪怕是自己之前一直感興趣的,都很難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可見大人要牢記做飯時間不要忽早忽晚,對娃有一定的心理影響的。

四、家長的榜樣作用沒有做到位

別看有些人已經做了父母了,他們在家人面前依然是會有些稚氣。記得之前我朋友跟我分享了一件事情,她說孩子的爸爸非常喜歡玩遊戲,只要是沒有工作,在家上班的話,那他大多數的時間都會花費在遊戲上。明明我們家裡都做好飯了,喊他好幾遍都一動不動的,於是我家孩子經常和他說,最後我擔心孩子會受到不必要的影響,就和他爸爸商量,在孩子面前要收斂一些,不然之後再教育他都不會聽了。

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個監督和指導的責任還是要做到位的。畢竟小朋友剛來到這個新世界,一切都是迷茫和未知的,還需要爸爸媽媽去做他們前進道路上的指路燈,往好的一面前進,這樣孩子們也可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家長的麻煩也會少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