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拒絕,總當老好人,家長需要教會孩子這些

2019-05-11     媽咪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表弟浩浩是一個優秀的小男孩,浩浩媽媽嘗試著送他去學美術,沒想到浩浩非常喜歡,老師也不止一次地誇獎浩浩畫的畫特別好,對此,媽媽特別欣慰。可是,在幼兒園上美術課的時候,浩浩三下五除二在紙上畫了一隻漂亮的蝴蝶,同桌看他畫的好,就讓浩浩幫他畫一下,浩浩也是很快就畫好,這下前桌也要浩浩幫忙畫,後桌也要幫忙畫……當天,班裡好多小朋友都交了豐富的畫作,可浩浩只有一隻孤零零的大蝴蝶。平時,別人向浩浩要什麼他都會給別人,即使這樣會讓自己沒有吃的喝的,也會先借給別人用,浩浩媽媽特別苦惱:這孩子老是討好別人,怎麼就學不會拒絕呢?

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遇到和浩浩一樣的小孩,不懂得拒絕別人,明明是做好事,反而被別人一次次要求,孩子為什麼要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老好人呢?

一、為什麼孩子是個「老好人」

1、討好型人格

著名心理學家認為,像浩浩這樣的孩子,他們不會拒絕別人,反而是以自己的一次次退讓和犧牲來滿足別人,他們願意委屈自己來得到別人的「愛」,覺得我必須成為別人所期待的人他們才會愛我,說白了就是在討好別人,這樣的性格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討好型人格。

2、語言發現欠缺

年齡較小的孩子,語言發展還不是很完整,孩子的詞彙量還很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根本不知道怎樣去解決,不知道應該怎麼樣表達出自己當時奇怪又複雜的情緒,只能任由別人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搶了去。

3、家長的示範作用沒有做好

都說孩子成長成什麼樣,都會影射出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一味受忍讓思想的影響,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比如說兩個孩子在大人面前爭搶一個東西,大人有時候礙於親戚情面,就不好出面幫自己的孩子,甚至還會教孩子把東西讓給別人。

我們要考慮到孩子出現這種問題,一直是孩子自己的原因,也有家長教育方面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要首先了解到不會拒絕的孩子會對他的成長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再去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走出這一困境。

二、不會拒絕的孩子會對他的成長產生什麼影響

1、不自信

前面提到的討好型人格的孩子,總覺得自己需要做出犧牲去滿足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別人的愛,從原因這裡出發,就是不自信的,從心底把自己放低了一個檔次,慢慢的做什麼事也不會相信自己。

2、性格唯唯諾諾

孩子遇到事情,首先總會去想著當老好人,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去遷就別人。即便面對自己的利益,也一點也都不強勢,並不敢去真正地直面問題,勇敢地去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也害怕,那也害怕,瞻前顧後的不果斷。

3.自卑,渴望被關注

其實生活中那些總會去討好別人的人,往往都沒有太成功,缺少經驗,人脈關係弱,渴望被關注而產生的自卑心,並且特別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同,這會去做一些討好別人的事,久而久之,這種情況不會伴隨著他的討好行為而減輕,反而把自卑心理體現的更淋漓盡致。

因為不懂拒絕被別人呼來喝去的,自己心裡也沒有很好受,更不會得到別人真正的認同和尊重,面對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父母一定要讓孩子了解到學會拒絕別人的重要性。

三、學會拒絕的重要性

1、自我保護

作為爸爸媽媽,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這一點:「懂得拒絕是一種自我保護。」「要聽話」是傳遞給孩子的一種錯誤的教育觀念,可能會讓孩子覺得無論對錯我都要接納,不然我就不是乖孩子,長期如此,孩子不會通過拒絕別人來保護自己,就會讓一些心存險惡的人,把魔爪伸向孩子,頻頻發生的兒童性侵案件,就是很可怕的例子。

2、學會拒絕也是學會守住底線

分享是出於自願的,對於非自願的事情,教會孩子大可以果斷拒絕,要有自己的底線,自己的原則,必須要堅持下去,不可以違背,要有維護自己利益的意識。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表達自己拒絕的情緒,都需要至始至終的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動搖,原則問題和底線意識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3、教會孩子別想隨便欺負我

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一次次的忍讓和犧牲換不來對方的感恩,能得到的只是更多的侵犯,甚至在別的小孩眼裡,這就是一個有求必應的人,是很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的,在一定程度上,別人就是在欺負你的小孩,父母要教會孩子勇敢說「不」,從小讓孩子明白:「我不是別人可以隨便欺負的!」

其實,說「不」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伴隨著孩子的年齡越大,拒絕別人的時候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顧慮,比如會擔心失去這」個朋友,但是小編給大家在上面羅列了那些不懂得拒絕別人的弊端,作為爸爸媽媽,還是要教會孩子怎樣委婉的拒絕別人。

四、如何委婉地拒絕別人

1、藉助肢體語言

爸爸媽媽可以先從教會寶寶用肢體語言拒絕開始。比如說在幼兒園裡有小朋友來搶你的玩具,或者有人侵犯自己,這時,寶寶就可以做出雙手交叉的手勢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或者擺一擺手來表示這樣不可以。

2、推遲婉拒

對於別人的請求,自己當下不知道如何回應,可以適當的推遲回應,比如說別人想要借用自己的東西,你可以說:「我考慮一下」或者「讓我想想好嗎?」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大一點的孩子,因為年齡稍微大一點,就會在你推遲中,讀出拒絕的意思。

3、簡單的語言拒絕

孩子語言認知能力有限,通常面對別人的無理要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只有在別人拿走自己的東西之後,感到委屈和難過,家長一定要正確的示範給孩子看,教會孩子說一些拒絕別人的語言,比如:「這是我的!你不能拿走!」

各位爸爸媽媽一定要從現在開始,教會孩子拒絕,讓孩子知道跟著自己的內心走,不必為了討好別人而滿足別人一些要求,只管大膽的拒絕,沒有人敢怪你不懂事。

今日互動話題:你的孩子會不會拒絕別人呢?又發生過什麼有趣的事呢?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跟大家留言分享哦!

————————

我是媽咪有方,一個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分享育兒知識,教子也可以很輕鬆。

媽咪育兒有良方,關注我了解育兒小知識,互動留言不要停,輕鬆帶娃不費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d0HPWwB8g2yegNDGe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