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教育行業微博粉絲通投放攻略

2019-07-30   青瓜傳媒

在線教育行業蓬勃發展,面對激烈競爭營銷壓力日趨加大。隨著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企業發展壯大,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獲客成本普遍水漲船高。

教育行業在傳統媒體上的廣告投入呈現縮減態勢, 2019年H1環比2018年H2降低7.8%,同比2018年 H1降低21%。投放媒體中,以電視廣告為主要構成,PC網站、電台、戶外廣告其次。



在2019年教育企業都在尋找一個高性價比的獲客新方法。

根據艾瑞調研,中國教育行業用戶最信任的廣告信息來源是社交渠道,包括熟人推薦、網絡社交工具和社區論壇等,其次是教育類網站或軟體,再次才是搜尋引擎、新聞門戶、電梯樓宇、地鐵飛機等廣告投放渠道。

良好的情景體驗、優秀的運營能力所帶來的用戶轉化率,將越來越受到各企業營銷的重視。



教育行業整體營銷思路


在線教育行業受資本加持,比線下教育更重視營銷,營銷思路以廣告導向為主,2017-2018年TOP10企業網絡廣告投放費用猛增52.3%。

隨著同質化競爭加劇,「壕」式增長逐漸疲軟,以口碑促增長、以運營促增長越來越受到重視.

教育行業微博營銷推廣價值

以老牌的社交媒體微博為例,那是否還合適作為在線教育進行營銷推廣的主戰場呢?





微博月閱讀量超10億垂直領域有45個教育行業,教育行業是月閱讀量過百億的25個垂直領域之一


據微博數據中心統計,微博教育行業藍V帳號接近3.7萬,整體教育興趣用戶高達1.48億,是用戶教育信息獲取的主要渠道




教育藍V數量與粉絲量均穩步增長

教育行業營銷推廣微博玩法

那麼,教育行業如何在微博進行有效的推廣呢?

基於微博4.6億用戶沉澱的數據,微博粉絲通在定向方面十分精準,基於用戶的精準行為(包括生活行為、社交行為、安裝行為)來定向廣告的目標受眾,包括人生狀態、對話題產生互動的用戶、對指定博文產生互動的用戶、原生廣告。



人生狀態定向對於學歷教育培訓行業來說,意義重大。

下圖中就是目前全部的人生狀態定向了。可以看到包括求學階段,求學階段又可以看到詳細的學歷分段,有助於鎖定有學歷提升需求的目標用戶。




在學歷狀態上定向,在配合人群、地域等條件的篩選,找到目標用戶。

▋微博粉絲通,創意形式多樣

1)真實筆記類原生素材增加創意感染力

某K12教育客戶

產品介紹:為6-18歲孩子提供小初高全學科課外教學,紐交所上市公司旗下品牌。

投放策略:以學生的課堂筆記作為原生素材進行投放,抓住家長對孩子望子成龍/優化教育等心理,「原價168元」、「免費爆款課程」、「筆記做成理想中的樣子」等真實又戳痛點的日常能夠很好的引起該群體的共鳴,再加以一定的優惠暗示,家長接受度較高。從而快速積累轉評贊,形成互動轉化。


2)用「測試體」增加出國留學等高決策成本類的行業,通過設置科學可信的測試進行引導

留學教育客戶

產品介紹:集團是中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之一,業務涉及出國留學、海外移民、遊學、簽證等領域。

投放策略:留學項目花費巨大,耗時長,用戶做決策難度大。通過測一測、素材落地頁匹配,軟性文案引導,一系列留學過程中遇到的疑問幫用戶問出他們的心聲,同時用測一測這種形式引導用戶填寫客資。

3)利用微博特有的明星陣地,借力明星代言來獲取更高的信用背書,提升客資收集轉化率

某K12教育客戶

產品介紹:專注於6-16歲中國孩子在線編程教育,通過學習圖形化編程課,學員可在平台上創作出遊戲、軟體、動畫、故事等,以有趣的方式玩轉STEAM學科。

投放策略:通過明星背書、傳播焦慮、製造稀缺感向大眾介紹編程這個概念。文案方面通過「幼兒園」、「拖後腿」營造焦慮;通過「免費領」、「每天50個」製造稀缺感,讓家長更容易填寫客資。視頻主要借用明星形象進一步增加親切感和產品的權威性,打消後顧之憂。

4)明星太貴怎麼破?即便沒有花費大代價請明星代言採用KOL+粉絲通的組合,依然能收穫出色的推廣效果

某K12教育客戶

產品介紹:專注為4-12歲中國孩子提供輕鬆、愉快、高效的在線英語學習體驗。

投放策略:k12教育大多擁有明星代言作為品牌背書,先天劣勢的我們能不能也找些教育大V來宣傳,為品牌吸晴,提升信賴度呢?於是通過粉絲關注、共同關注與互動質量篩選出部分大V博主,並根據博主親身體驗產品後的真實反饋作為廣告內容進行推送。充分利用了微博原生傳播的優勢,給予用戶更加真實的感官。

5)玩轉粉絲經濟,通過各種乾貨分享和有擬人化的日常內容運營,先粉後轉化,效果也槓槓的

某成人英語教育客戶

產品介紹:中國大學生直播課程品牌,自2015年推出英語四六級在線課程,除了四六級課程,考研、雅思、托福等類別在線課程也迅速成為行業的明星產品。

投放策略:因為四六級,考研等項目節點的特殊性,用戶並沒有實時的需求,所以投放需求也不同於常規的收集客資,而是通過知識點、乾貨等硬核內容吸引粉絲加關注,等粉絲數積累到某一個階再引導用戶購買相應課程,粉絲變現效果極佳。



傳統營銷模式是通過廣告對用戶形成一個記憶點,當用戶有購買意願時喚起記憶,從而提升購買率。但缺點在於效果無法把控,如果在記憶點與購買之間增加一個載體,能不斷使用戶被動喚起記憶,廣告效果會更加明顯。

因為四六級,考研等項目節點的特殊性,用戶並沒有實時的需求,所以投放需求也不同於常規的收集客資,而是通過知識點、乾貨等硬核內容吸引粉絲加關注,讓粉絲成為記憶的載體,等粉絲數積累到一定階段再引導用戶購買相應課程,粉絲變現效果極佳。

營銷+運營,微博價值值得深度發掘

除了以上基於粉絲通的效果玩法以外,今天還梳理了教育行業整合營銷和日常運營的組合玩法,幫助在線教育行業客戶即便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也能利用微博社交平台屬性,實現沒有廣告投放也依然有品牌曝光和效果轉化的超值回報。



高校藍V報考日造勢並借勢營銷

見證用戶興趣的強激發


利用明星IP資源,整合多媒體傳播形式

為品牌帶來更多曝光


對代言人的認可進而轉化成對品牌的好感

強關聯助力引流

劉濤本身的母親形象與品牌受眾貼合,同時其在熱播劇《歡樂頌2》中的「學霸」定位滿足消費需求。借勢代言人的雙重形象以及大流量IP,吸引家長對VIPKID關注的同時,實現熱度轉化。




以上為教育行業微博營銷玩法,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