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的利空來了,能上車嗎?

2020-07-15     澄泓財經

原標題:科技股的利空來了,能上車嗎?

科技股的利空來了,能上車嗎?

今天成交量保持在1.5萬以上,但是北上資金繼續流出。早盤高開低走,半導體、華為、5G等科技板塊普跌,下午創業板以及多元金融板塊一度帶領指數V型反彈,臨近尾盤科創板大跌,券商股跳水,指數再度跳水回落。

今天市場調整主要是由於明天中芯國際將登陸科創板上市,近期以中芯國際概念為主的半導體概念漲幅巨大,隨著中芯國際的上市,預期兌現,獲利盤了結;上市後科創板資金回流,抽血效應引發市場情緒雙殺。

另一方面英國宣布封殺華W,已使用的華W設備需要在2027年前完全清除。

英官方給出的解釋:擔心華W已經安裝在英國境內的各種網絡設備,後期可能會因為美國斷供而停止更新或被迫使用其他之前沒用過的供應商,從而失去安全性。

英國文化大臣奧利弗·道登今天在宣讀這一決定的視頻最後也承認,棄用華為的最新決定,將使英國的5G建設進度耽誤2至3年,並將為此付出20億英鎊的經濟代價。

不過從長遠來看,國產晶片自主可控是發展必經之路,科技股依舊有長線資金來控場,短期利空事件的刺激恰好騰挪出資金上車空間。

注意:「上車不要心急,先等車停穩,別沖太猛」!

國產替代

信創背後邏輯是進口替代,晶片國產化的邏輯是依靠國家支持實現彎道超車。在頂層的大力支持之下,信創和晶片國產化產業都將迎來爆髮式的增長,相關公司都會紛紛受益其中。

信創中短期確定性更強

下游市場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目前,信創先行的2+8安全可控體系,其完全是由我們自己掌控,在頂層大力支持下,資金一定會有充足保障,則整個信創都會運轉開來。

競爭激烈程度不高,參與者能夠獲得較高利潤。信創主要是在國內廠商之間競爭,在中國電子、中國電科和華W等領導下,其競爭激烈程度較低。所以,我們預計相關上市公司能夠獲得較好的利潤,能夠充分受益於信創的發展。

長期看好晶片國產化

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和電子產業鏈,在晶片的很多環節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競爭力,在頂層支持下仍將不斷發展。長期來看,全球化還是主流,所謂的「逆全球化」並不會持久。假以時日,中國晶片產業一定會發展壯大的。

▎重點關注

老規矩,依舊給大家整理了一份核心股池,國產替代:中國軟體、中國長城、誠邁科技、中科曙光、浪潮信息、東方通、金山辦公、寶蘭德等。

底部補漲:化工

2020 年以來,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較大負面衝擊。內外需走弱疊加油價暴跌,化工產品價格跌至谷底,上市公司一季度盈利創多年新低。但是展望下半年,我們認為可以樂觀一些。

需求端:復甦

隨著疫情逐漸受到控制,下游汽車家電等行業觸底回暖,總體經濟環境或將呈現國內較強復甦、海外弱復甦的情況。另一方面,半導體、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關鍵材料的自主化日益關鍵,相關領域的優秀企業迎來發展良機。

供給端:龍頭集中度提升

進入 2020 年,受到疫情影響,化工幾大子行業整體投資擴產意願低。各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均為負值。

但 2020Q1 化工行業上市公司在建工程為 4,387.93億元,同比上升 1.13%。從公司來看,中國石化、恆力石化、榮盛石化、萬華化學和廣匯能源在建工程較高,合計占比達到 67.42%。

中長期來看,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未來龍頭企業將獲得更多市場份額與更高盈利水平。總體來說,我們對於行業中優秀龍頭企業的長期發展與表現更樂觀。

成本端:新低

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跌至多年新低。根據三大機構預測,二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同比下降幅度在 20%-30%之間,從全年來看,預計原油需求降幅將達到 5%-10%。

展望下半年,我們認為油價大幅上行不具備需求基礎,但大跌亦機率很小。按照行業平均生產成本,我們預計到2020 年底,油價有望回升到 45-50 美元/桶區間。

▎重點關注

石油化工 PB 連創歷史新低,基礎化工同樣處於底部區域,存在修復空間,尤其看好優秀龍頭企業長期發展。

祝大家投資順利,股票長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HBzU3MBiuFnsJQVTjk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