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漁人娛己
在《上海堡壘》未映前,年輕偶像鹿晗出演科幻片主角的消息引發了許多爭議。
在觀眾看來,身材稍顯瘦弱外形過於秀氣的鹿晗,似乎跟科幻的硬漢氣質搭不上邊。
不過看完電影,漁人明白了為何選瘦弱的「少年」鹿晗做主角了。
因為改編後的《上海堡壘》就是一出科幻偶像片。
講的是未來科幻世界裡一個少年偶像的故事。
在這裡,導演滕華濤似乎有意無意的創造了一個新的電影題材。
將科幻戰爭的硬核和青春偶像的夢幻結合在一起。
有人說科幻和偶像怎麼能相融?其實它們本身就有相似的基因。
科幻英雄本就是冰冷未來世界的一抹希望和溫暖。
英雄們的性格和背景設定,也本就帶著偶像氣質和夢幻色彩。
當然對於電影而言,是否能很好的融合尚在摸索中。
我們不說這樣的嘗試是否能立即得到觀眾的認可,但就嘗試本身而言,是值得鼓勵的。
而且就電影的情感而言,再硬核的科幻也需要溫暖和柔情來調和。
否則一個機器一樣的冰冷故事,誰會愛看!
成熟如漫威《復仇者聯盟》,表面上是群俠大戰滅霸拯救世界的故事,本質上卻是一個講述平凡英雄們如何對待親情、友情和愛情的「言情」故事。
科幻或英雄的外殼,不過是為了讓平凡的感情,變得不那麼平凡罷了。
寡姐和鷹眼為靈魂原石爭著犧牲,最後時刻所有英雄齊心協力站滅霸。
想想是不是,所有難忘的電影畫面都幾乎跟「情」相關。
也不僅是漫威,幾乎所有的電影,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都可歸結為一個「情」字。
為了一個情字,少年熱血,中年動容,暮年感慨。
少年哪吒用一句熱血口號「我命由我不由天」震撼人心。
中年吳京用一句熱血口號「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撥動14億人心弦。
都不過一個「情」字。
導演的原意似乎也是想拍一個能滿足少年少女們英雄夢的故事。
科技奇才,年少成名。
有幸參與到拯救自己所在城市的宏大任務中,在那些瀕臨死亡的關鍵時刻里,從一個個不識愁滋味的少年,漸漸成長為真正能承擔責任的戰士。
鹿晗的角色,不過是一個代表,核心還是講述以鹿晗為中心的灰鷹小隊在這場保護戰中不斷成長的故事。
有友情有愛情,還有親情。
友情在戰爭與和平中都能肆意歡暢,愛情卻只能在戰爭稍息時悄悄生長。
有人說,鹿晗的「江洋」和舒淇的「林瀾」之間沒有愛情火花。
這一點似乎導演一開始就沒打算多說,當然也沒打算使這段愛情成真。
從一開始鹿晗的角色對待舒淇飾演的林瀾就是仰望著的。
導演也借舒淇的口,在和鹿晗一起巡查逆變器的那場戲裡有過相關的交代。
在等待機器自檢的間隙,鹿晗斗膽提出兩人聊天等待。
其時,舒淇自顧自的談到關於愛情的想法。
她覺得在戰爭里,人們毫無安全感,很多東西都不重要了,這時根本沒有心去談所謂的戀愛……
正是這番話再次打消了鹿晗想告白的念頭。
舒淇是鹿晗的一個夢 催他奮發
在片中舒淇對於鹿晗來說,只是一個少年前進的動力和方向,一個關於青春和愛情的夢。
她的成熟、她的美麗、她的卓越、她的犧牲,都讓他動心動容,並自動自願的去跟隨。
他想快速的成長為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好能匹配上完美的她。
這就像年輕的男孩都曾愛慕過美麗的女老師,而年輕的女孩們都曾暗戀過帥氣的男老師一樣,少男少女們在愛情里自動自覺的成長。
不過雖然明白導演所想表達的是什麼,但電影里實際給到鹿晗和舒淇的愛情線又稍顯不足,如果加多一點,可能劇情看起來會更流暢,觀眾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片中為了引發矛盾和衝突而設置的高以翔和舒淇的愛情線,也因為時間問題似乎被剪掉了,只剩一個不足2秒的送花鏡頭和一個第三者的假想對白。
如果鹿晗、舒淇和高以翔之間的愛情線再豐滿一點,可能會讓電影更溫暖一些熱烈一些,和科幻的冷會更相得益彰。
科幻片兩個最重要的要素,一是背景建置,一是特效。
特效上,《上海堡壘》還是窮劇組之力之資了,比較認真的設計和製作了。
原小說作者江南曾提到,曾堅持外星人做成蟲子的形態,但最終因為製作水平等問題還是做成了機械形態。
試想如果是蟲子形態的外星人,看上去的確要酷多了,後現代感多了。
雖然現在的機械外星人也不算差。
不過片中另外一個關鍵道具——上海大炮的特效要精緻和硬核多了。
當它第一次從海中升起,踏浪而出展現在眾人面前時,特效還是非常細膩和震撼的。
抱歉沒有官方的大炮圖,此處用一張毀滅圖來代替。
說到上海大炮,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關鍵道具——泡防禦,也就是舒淇在片中幾次提到的空中那美麗的「大麗花」。
不過稍有遺憾的是,這個充滿幾何之美的泡防禦「大麗花」,片中展現的不夠。
漁人找了很久劇照,沒發現關於泡防禦的全景圖,先拿大麗花的圖片給大家一個概念展示。
其實除了大麗花之外,自然屆還有很多充滿幾何美適合用來做科幻片中造型的植物。
是不是個個美不勝收,又充滿科技感?
但願下次哪位導演還有心思來拍科幻片時能參考一下。
言歸正傳!
電影里的關於「大麗花」的畫面和色彩處理稍微「硬」了一點,因為劇情是舒淇多次表達對「大麗花」的深厚感情,所以畫面也應該更唯美和浪漫一些,來襯托此刻的情。
例如可以在舒淇暢想感懷的這一刻畫面來個蒙太奇,表現一下泡防禦在她心目中所特有的那個美好形態,是不是也不錯?
這樣情景交融,觀眾的情感想必也能得到更好的升華。
不過話說回來,折騰了六年才完成的電影,大概導演想這樣做,投資上也不允許吧。
關於電影的建置上,主題劇情和核心道具則顯得稍微脆弱了些,該設計得更堅強些,以便能更好的抵擋住地球人和外星人的攻擊。
不過有時候攻擊也是進步的動力,經此一役,未來的科幻片導演們大概也能更完美的架構和展現更酷炫的未來世界吧。
片中,在和鹿晗一起成長的少年戰士里,「一點紅」路依依以其特有的活潑可愛義氣英勇形象,在一群少年中顯得很突出。
扮演路依依的演員孫嘉靈,在塑造這個角色時也十分賣力。
既能把握得來時尚靚麗的party girl,也能演繹得了英氣十足的科幻戰士。
情緒更是時時刻刻十分飽滿。
這個95年的姑娘,據說還是當年周星馳《美人魚》海選的六強之一。
就臉而言還是相當有辨識度的,又有可塑性,既可妖艷又能清純。
單從海報也可以看出她的用心,瞅瞅這眼神。
想訴說的慾望,要破畫而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