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為何曹操會慘敗?其實他是輸給了自己

2020-05-24     史海觀復

原標題:赤壁之戰為何曹操會慘敗?其實他是輸給了自己

赤壁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最終能形成三國鼎立局勢最重要的一場戰役。此戰曹操戰敗,才給孫權還有劉備提供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時間。如果曹操最後戰勝,順利占領荊州,可能不僅三國局面不會出現,曹操完成統一的時間也會大大減少。荊州東連吳會,西接巴蜀,北通中原,而且荊州的經濟和文化也十分發達,所以對任意一方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吳蜀之所以會聯盟抗曹,就是不敢輕易讓曹操入住荊州,不然便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存空間。不過就算如此,曹操當時的兵力也是要強於吳蜀的,為什麼最後曹操會在赤壁之戰上如此慘敗呢?其實曹操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輸給了自己。

赤壁之戰吳蜀聯盟能以少勝多,已經算非常不易了。當時周瑜想找孫權要5萬兵力,最後孫權都沒能湊夠,只給了3萬,加上劉備這邊的2萬,吳蜀一共也就5萬兵馬。在演義中,號稱曹操有80萬水軍,如果真是這個數字那赤壁之戰應該就不用打了,曹操再怎麼怠慢也不可能會輸。實際上曹操當時只有20萬的兵力,不過這也是吳蜀總兵力的四倍了。在戰役開打以前,東吳朝內大部分的大臣都反對起兵抵抗曹操,認為無疑是以卵擊石,還是直接投降比較明智。當時只有周瑜和魯肅是堅定的抵抗派,最後成功說服孫權。

不過雖然決定迎戰曹操,但雙方兵力的差距依然是個現實問題,周瑜認為雙方如果正常交戰,幾乎不可能有取勝的可能,所以只能智取。曹操雖然兵力多,但水戰是他們最大的劣勢,而且在西北還有馬超等人的顧慮,所以想要取勝就必須一招制敵,打成持久戰就對吳蜀非常不利了。而曹操這邊果然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現象,軍中開始出現瘟疫,水軍的磨合也沒做好,很多士兵還是出現了暈船的情況。但曹操還是信心十足,覺得自己能擊敗袁紹拿下官渡之戰的勝利,區區吳蜀聯軍根本就不用放在眼裡。

曹操當時嚴重低估了東吳的抵禦之心,這場戰役對他們來說已經是背水一戰,不成功便成仁。所以周瑜和黃蓋商量出完美的苦肉計和反間計,唬的曹操竟然一點懷疑都沒有。黃蓋作為孫家三代老臣,只要曹操事先做好準備工作,調查黃蓋的底細就能明白,像黃蓋這樣的人肯定不會輕易叛變,這其中必然有詐。關鍵是曹操還殺掉了蔡瑁和張允,自己軍中懂得水戰的將領已經沒有了,雖然兵力占優但在戰場上卻處於被動局勢,只能讓敵方牽著鼻子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ujQ3IBnkjnB-0zXWs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