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收入不高,都怪糧價太低?

2019-11-23     柞水在線

農民收入不高,都怪糧價太低?專家:糧價上漲對農民並無好事!我國擁有著14億的人口,看似國土面積位居全球第3,但實際上人均起來我國的耕地資源卻只有1.4畝/人。18年的3大主糧產量達到了6.5億噸,但我國還是要從國外進口2000萬噸左右,這樣才能滿足國內的日常食用需求。為了能夠避免耕地的浪費,國家也在積極的推進大棚房的清理工作,一旦發現有人破壞耕地,那就會進行大力的處罰。

在很早的時候國家就已經提出了18億畝的紅線,這幾年裡紅線也遭到了踐踏,但在大力的治理下,各地的違規農業設施都被清理,國家之所以會重點處理,其實就是為了讓農業有更好的發展,滿足國人的糧食食用需求。不過讓老農不是很能理解的是,如今的房價在快速的上漲,而物價的成本也在增加,但農民的收入並沒有增加多少,在生活開支加大的同時,一年攢到的錢也不是太多。很多農民認為,收入之所以不高,和糧價的低迷有很大的關係。

確實,在這幾年裡,糧價呈現著持續下降的狀態,農民並沒有獲得太高的物質保障,大家辛苦種植的主糧,價格也不過才1元多一點,甚至還會出現難販賣的壓力。但如今的種地成本卻在一天天的提升,農資的費用也在上漲中,農民憑著種地並不能獲得太多的收益,因此大家也在積極的盼望著糧價會提升。不過專家卻並不認同這樣的說法,如果糧食的價格真得提升到了5元每斤,看似農民的收益會增加,但實際上日子並不會太好過。

1.進口糧價低:國外的農業機械化程度比較高,歐美國家也已經朝向了工業化的方向去革新,因此他們的種地成本並不是太高,比起我國要少很多。如果國內的糧價漲到5元每斤,那企業就會從國外進口糧食,到時候農民想要賣也賣不出,反而自己還賺不上什麼錢。

2.生活開支大:糧食是最基本的的生活需求品,一旦糧價進行了上漲,那就意味著其他的農產品價格也會提升,到時候農民可就很難能夠擔負起這麼高的生活開支,大家的經濟負擔也會加大。比如說麵包會漲到30元一斤,蔬菜會漲到20元每斤,吃虧的還是農民,反而那些有錢人並不會受到影響。

可見糧價不提升是有原因的,刻意的提升糧價只會干擾正常市場的秩序,吃虧的是農民,大家咋看?農民收入不高,都怪糧價太低?專家:糧價上漲對農民並無好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vW6mW4BMH2_cNUg-O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