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院士為92歲妻子寫了65年情話:這才是愛情最美的模樣

2019-10-16     卡妞范兒官方

秀恩愛似乎成了很多人戀愛的必經之路,

戀愛中的人看到的多是甜蜜,

但是圍觀的就不一定這樣想了。

最近熱搜上有一對情侶,

因為男友堅持每天在朋友圈向女友表白,

等兩年後要舉辦婚禮、宴請親友的時候,

才發現自己已經被很多人拉黑了。

看看這位小哥堅持不懈更新的內容,

也大多是從網上抄的土味情話,

沉浸在自己營造的甜蜜世界裡的他,

完全沒有意識到身邊人的反感。

這種微商式彩虹屁把女友「吹」成了老婆,

卻把親友都「吹」跑了。

在以前沒有朋友圈的年代,大家秀恩愛的方式就私密多了。

不是在日記里寄託情思,就是送情書傳遞想念,

試問哪個女孩年輕的時候不曾盼望收到心愛之人的情書呢?

手寫的情話真摯綿長,偶爾寫寫可以捕獲芳心,

能堅持一輩子的就寥寥無幾。

但是中科院院士馮端卻做到了,

迄今為止,97歲高齡的他已經為92歲的妻子寫了65年的情詩!

從而立之時寫到耄耋之年,

一支筆、一張紙,就成了兩位老人愛的見證

真愛大抵如此,不需要無時無刻在外人眼前展現,

像馮端院士這種低調地示愛,才是高級真摯的浪漫。

很多人可能對馮端院士的身份並不熟悉,

他除了是南京大學的教授、中科院的院士,還是我國物理學界的泰斗,

因為他對中國物理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甚至還有顆小行星被命名為「馮端星」

少年馮端

馮端院士生於亂世、長於亂世,

他的父親是清朝末代的秀才,在「新文化運動」的衝擊下,

父親雖然難以接受新思想,卻從不禁錮自己的4個子女去探索新知,

讀書、看報成了這個家庭的必備活動。

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馮端經常撿哥哥姐姐的書看,

互相切磋、交流新知,在貧瘠的年代用知識去喂養自己。

那時候的文人家庭,不需要大富大貴,

書籍就是最好的財富。

馮端和哥哥姐姐

剛上高中,父親就去世了,接著抗戰也來了,

剛成年的馮端被迫和姐姐一起帶著年邁的母親,

耗時半年之久,從福建輾轉來到重慶投奔哥哥。

逃亡的日子雖然艱苦,馮端卻從未放棄過學習,

自學成才的馮端還考上了中央大學的物理系,

恰逢兄長們紛紛出國深造,天賦異稟的馮端卻選擇了留下來。

馮端的父母

不是因為他不優秀,而是因為他感到身為幼子,

在動盪中一直受到庇護才得以生存,

馮端此刻只想侍奉母親、報效國家,

身懷感恩之心的馮端如願以償在畢業後留校任教。

任教幾年後,已到而立之年的馮端經人介紹,

認識了同樣畢業於中央大學、當時在南京三女中任教的陳廉方

不曾想,這一眼就成了一輩子。

回憶起在聯誼會剛見面時的場景,陳廉方說在場的男士都穿著最新潮的中山裝和列寧裝,唯獨馮端穿著一身長袍,

也正是這股書卷氣,深深吸引住了她。

不同於大多數專攻科研的學者,飽讀詩書的馮端還是個詩人,

流行互贈信物的年代,馮端選擇的都是兩本詩集——《青銅騎士》和《夜歌和白天的歌》去贈與心上人。

為陳廉方所寫的那首定情詩《給廉方》,毫不吝惜地表達對愛人的欣賞與讚美。

為什麼又讓憂鬱的思念重染上你這顆素樸的心?

為什麼對於我們幸福的遠景還有些懷疑,不敢完全相信?

幽靜的妹妹,溫淑的愛人,我心裡永遠珍藏著你純潔的形象

如果沒有了你,我的生命,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虛和荒涼

不論是寒風中望著樹葉凋落或是腳踩過滿積著白雪的街巷

只要我一想到了你,心裡就充滿了和煦的陽光

因詩結緣的兩人一起爬了棲霞山、遊了玄武湖,

談天說地、談古論今,第二年就結為夫妻。

左二為馮端和陳廉方

婚後,馮端的學術事業也進入了上升期,

出國訪學成了家常便飯,

但是不論馮端身在美國還是蘇聯,都不會忘記以詩寄情:「異域風雨夜,客枕相思涌。遂令閨中婦,潛入遊子夢。」

那時候的感情真摯且純粹,一認定就是一輩子,

馮端身上帶著學者通有的「社交恐懼」,在外也不會「招惹」他人,

唯獨看見陳廉方,馮端才會從心底里笑逐顏開。

有詩歌、有愛人、有孩子,一轉眼十年就過去了,

在婚姻即將邁入第二個十年的時候,

馮端被派去溧陽的農場改造,

那是兩人分隔時間最久、也最艱難的日子。

害怕老師身份連累到馮端,陳廉方也辭了職,

靠著馮端微薄的收入去養活一家七口人,

每天天不亮,陳廉方就去菜市場挑便宜菜,

難得買一次肉,也要自己最後吃剩下的。

為家人做犧牲,也是源於心中那份深愛,

而當在改造中的馮端幾度想要自殺時,

也是因為這份愛讓他堅持了下來,

把每一種情緒都融於筆觸化成詩。

適逢陳廉方又患上了癌症,不能陪在妻子身邊,

馮端只能給她鼓舞加油,背地裡找遍朋友打聽治療方法,

終於再歷經了七次雷療加一次手術後,陳廉方痊癒了,

馮端更是高興地一口氣作了十首詩以表心意。

共擔風雨後又重聚的兩人,比以往更加珍惜對方,

直到現在,他們都還用一個紅箱子,

把屬於過去回憶的信件和照片完好珍藏,

就連陳廉方剪下的一截頭髮,也被馮端保管了起來。

從相識到現在,時光已經過去了六十載,

陳廉方對馮端的稱呼卻從未變過,

一直喊他為「馮先生」

在她的眼裡,馮端就是一個值得敬仰、專注學術的才子。

樸實,就是這兩位老人一生的寫照,

曾經有次去南京大學散步,還被門衛阻攔,

理由是馮端太樸素了,穿得甚至不像個教書人。

不求名利雙收,但求榮辱與共,

越是純粹的愛情,越不會在乎外在的物質,

因為二老的浪漫,遠不是用錢堆砌的。

每年到了結婚紀念日,他們都會相伴賞櫻,

如果那天馮端出差不在南京,他也會想辦法寫好一首情詩,讓陳廉方可以在當天收到。

65年來,馮端為妻子寫的詩已經不計其數,

但是有兩句陳廉方一直記在心頭:

休雲後湖三尺雪,深情能融百丈冰。

即便是極寒的天氣,兩人的愛也能融化冰雪。

前幾年,浪漫的二人還在書店舉辦了一場「鑽石婚」慶典,

一輩子沒有過婚戒的他們,直接將忠貞不渝的愛情作為唯一的信物,

鋪滿現場的詩歌與照片,就是見證者。

為了紀念風雨同舟的這些年,馮端和陳廉方還一同創作了一首詩向對方表白:

平倉巷內偶邂逅,白雪冰晶後湖游

秋賞紅葉漫棲霞,翠鳥驚艷荷枝頭

更喜人間四月天,梁園酒家結良緣

放眼太湖碧波淼,一樹櫻花照清漣

六十春秋恩愛篤,雙雙執手難關渡

而今白髮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

詩成了他們相識相知的紐帶,

也成了他們愛情的載體,

用一筆一划代替了每一次的臉紅心跳。

最怕文人寫情話,以前看到周恩來與鄧穎超互傳的書信,

都令人無法駕馭字裡行間的柔情:

「望你珍攝,吻你萬千」

「情長紙短,還吻你萬千」。

越是曾一同經歷風雨,越是會好好珍惜彼此,

馮端和陳廉方老人的愛情之所以打動你我,

多半是因為這樣的愛在如今看來,實屬難得。

從風華正茂走向白髮蒼蒼,

這種共同扶持的陪伴絕不是一兩句詩就可以概況的,

我們總是在年輕的時候去貪戀美好,

卻未曾想過去珍視眼前人。

比起向全天下宣告自己有多愛身邊人,

不如低調地向對方證明自己的決心,

因為愛是獨屬於兩個人的甜蜜,

你們獨自幸福比讓全世界知道你們幸福更重要。

-The end-

痛心!25歲女星崔雪莉自殺身亡,真相曝光:請給身邊這樣的人,多點疼愛吧!

被嘲「借子上位」,「軟飯男」的他,卻成2019年女生最想嫁的人!這個山東男人,太帥了!

想要有甜甜愛情的

請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anM220BMH2_cNUgoeQ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