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們是如何失去戀愛自由的?

2019-08-30     明星資本論

作者/詩欣

第一批頂級流量中的吳亦凡也終於被曝光戀情了。

雖然事件沒有像過去的流量藝人被爆戀情時迅速引爆微博熱搜,但也產生了多個相關熱搜詞,並且盤踞在榜單上一整天。

與此同時,吳亦凡和經紀團隊本人沒有任何回應,不否認也不點頭。大量粉絲紛紛表示難過、脫飯,吃瓜群眾們樂此不疲地感受吳亦凡和疑似女友的甜蜜,並且開始期待其他流量藝人李易峰、張藝興的戀情,有些堅信非官宣即謠言的粉絲則一口咬定兩人的關係是約炮而非談戀愛,忙著一邊心痛一邊與黑粉battle。

稍晚些,「愛豆談戀愛該不該公開」這個被談論過無數次的話題也登上了熱搜榜。但微博上討論這個話題的,並不僅限於偶像的粉絲,流量歌手的歌迷和流量演員的觀眾也開始發出想像。

不僅是吳亦凡們,現階段恐怕但凡與「流量」一詞沾上邊的藝人都已經失去了戀愛自由。

鹿晗之後,流量明星們如何面對疑似戀情曝光?

鹿晗公開戀情而導致大規模脫粉,恐怕已經成為流量史上一個繞不過去的反面教材。

2017年10月,鹿晗與關曉彤在微博上主動公開戀情,一時間,微博陷入了長達幾分鐘的癱瘓,這是流量藝人這個概念產生以來,第一次出現當紅明星公開戀情,也讓網友們見識到了頂級流量的影響力。

然而,伴隨著鹿晗勇敢示愛而來的,並不是網友的祝福,而是女性粉絲的大規模脫粉以及辱罵其偶像失格。當時鹿晗代言的品牌雖然都紛紛借著熱度進行了一番營銷,但風平浪靜之後,鹿晗卻開始被更注重短期效果的品牌所拋棄。

去年年初的《偶像練習生》推出一批更新鮮的男偶像之後,關於鹿晗已經坐不穩頂級流量位置的風開始越吹越猛。儘管鹿晗由於原始粉絲基數大,經歷過偶像節目的衝擊後依然有可觀的粉絲量,但個人演唱會被媒體報道為黃牛票價驟降,「談戀愛」已經被解讀為他商業價值下滑的論據,整個2018年內,鹿晗都陷入了被唱衰而無力反駁的境地。

鹿晗正用自己親身的經歷來說明,一個流量藝人如果公開戀情,背後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會有多大。如果不是鹿晗,大眾也不會知道有多少年輕女孩在為「單身幻想」而消費,這也讓此後的流量藝人們再也沒有正面回應過疑似戀情曝光。

不論是黃子韜被爆疑似女朋友,還是楊洋被爆與喬欣疑似談戀愛,網友還扒出種種談戀愛的時間線和證據,藝人團隊都從未回應,楊洋的經紀人賈士凱在當時對媒體回應「正在開會」,更是成為網友戲謔藝人團隊對戀情緋聞不回應也不闢謠的梗,每當緋聞又有熱度時便追問「賈士凱的會什麼時候開完」。今天的吳亦凡沒有回應,也不適合有任何回應。

而在流量時代開啟之前,男明星還是可以大大方方地曬出自拍和牽手圖,比如李晨和范冰冰以一張「我們」的自拍公開戀情,陳曉和陳妍希也以愛心手勢公開。

(圖源自網易娛樂)

如今,保持單身已經成為了流量藝人保持商業價值最根本的法則。《偶像練習生》之後,日韓的「偶像」概念被普及,保持單身成為了偶像藝人最重要的職業操守。不論是去年NINEPERCENT的成員小鬼還是今年《青春有你》選手鄧超元被爆戀情後,都經歷了嚴重的粉絲脫粉回踩。

「偶像失格」一詞也開始被廣泛使用,談戀愛則是最致命的偶像失格行為。

而依賴核心粉絲的吳亦凡,扮演的角色始終是大部分粉絲的幻想對象,粉絲所願意消費的是他本人。試想一下,同樣一首歌,若非吳亦凡本人所唱,吳亦凡的粉絲們還願意消費和花錢打榜嗎?

而從吳亦凡選擇去韓國以偶像團體的形式出道開始,便註定了這個結局。

「戀愛限制令」為何越來越廣泛?

這種不成文的「戀愛限制令」如今已經不僅限於偶像型藝人,早已開始向其他類型的藝人蔓延,包括原本應是作品走在前面的歌手和演員,憑藉《大唐榮耀》在國內小火一把的任嘉倫公開戀情後,也遭遇大片的粉絲脫粉回踩。

很難想像朱一龍、鄧倫這些去年火起來的男演員公開戀情會收到什麼樣的粉絲反撲,儘管兩人近一年都貢獻過不少影視作品,甚至還參演過高國民度的影視劇,比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香蜜沉沉燼如霜》,獲得一定國民度。

因為他們作為演員都被冠以了「流量」的前綴,而流量這個詞對於流量藝人而言是一個難以擺脫的枷鎖,這意味著被粉絲消費的主要是他們本身,任何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代言廣告都不過是這些流量藝人的衍生品。粉絲傾注感情和欣賞之意的對象,是這些流量藝人們,而非其作品,他們拿到的巨額收入里,有一部分是粉絲用於買斷他們的感情生活。

這樣的「戀愛限制令」還將繼續擴大範圍。

可以發現,現階段的所有藝人,不論是歌手、演員抑或是偶像,都有一批粉絲用飯圈文化來消費他們——消費藝人們所帶來的幻想,看重藝人本身而非作品。而飯圈女孩強大的傳播力和購買力又往往讓很多從業者、品牌主主動迎合粉絲,為藝人創造符合年輕女孩幻想的人設標籤,這更是讓這股飯圈風氣越吹越勁。這的確讓傳播和造星都更加便利了,但也因此讓藝人貼上了流量的標籤,從此被戴上「戀愛禁止」的緊箍咒。

而面對這種本質上反人類的要求,除了本身就是販賣幻想的偶像型藝人之外,年輕的男演員和男歌手也不敢說「不」。尤其是在品牌更看重藝人帶貨量的當下。帶貨量取決於核心粉絲量,一旦這些以「幻想」為賣點的流量藝人公開戀情,親手打破粉絲的幻想,便意味著核心粉絲量的流失,商業價值的下滑。

因此,戀情始終是年輕流量藝人在娛樂事業上的定時炸彈,數據機構Admaster在評估所有藝人的風險值時,將戀情視為所有單身流量藝人的風險因素,因為已經有過太多大大小小的案例證明年輕藝人公開戀情對商業價值造成嚴重打擊。

如今的流量藝人,不公開戀情是最後的生存底線。這樣一來,你或許就能理解為什麼楊洋的經紀人賈士凱的會需要開到現在,而黃子韜、吳亦凡在面對疑似戀情被爆時都默不作聲,當作無事發生。對於這些流量藝人及背後的團隊來說,談戀愛和恰飯,可能真的只能二選一。

現階段最期待歸國四子和四大流量公開戀情的,或許是剛剛步入成年的TFBOYS。只有老流量們當中有人可以做到公開戀情而又不影響商業價值,才能說明公開戀情並非只有鹿晗的老路可走。但弟弟們想要光明正大地談戀愛,恐怕也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QLl52wBJleJMoPMKP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