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總量是否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實際上印度領先時間更多

2019-08-31     北斗維斟

在中國曾經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口數量長期占據世界20%以上。正是因為如此,大部分中國人也認為中國的人口自古以來就是世界第一。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中國人口第一次位居世界第一:漢朝

在夏商周時期,中國還處於國家初步形成的階段,其文明發展的成熟度還難以和古埃及、兩河文明抗衡。該時期,如古埃及就能夠修建金字塔、紅海—尼羅河運河、卡納克神廟等宏偉的大型工程,說明古埃及的人口數據是相當可觀的。而同時期的中國,農業發展尚處於粗獷的階段,因而人口自然也是比較少的。但是具體多少人口,並無法考證了。

金字塔絕非地廣人稀的國家可以修建的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農具的推廣,農業進入了精耕細作的時代,人口也隨之快速增長。到了戰國末年,中國總人口大約為2000萬。這2000萬是戰國七雄總人口。不過,這2000萬人口在當時還並非世界第一。早在春秋時期,波斯帝國,統一了整個西亞和埃及,疆域面積突破了700萬平方公里,其人口達到了5000萬。波斯帝國統治下的印度河流域、兩河流域和尼羅河下游都是人口密集之地。

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滅亡後,其疆域基本被馬其頓帝國繼承。由於經歷了長期的戰亂,西亞的人口已經大大鑑賞,但是依然有2000萬人口左右。另外一個人口大國是印度摩揭陀帝國(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期(前273—前232年),統一了整個次大陸,疆域面積面積達420萬平方公里。根據《世界歷史人口圖集》的數據,當時的印度總人口為3000萬。不過印度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及時在國家分裂時期,也不會發生大規模的、長時間的拉鋸戰爭,因此印度的人口總是長時間保持增長。

中國方面,在戰國末年突破了2000萬,秦朝差不多也維持這個數據。然而在秦末,發生了連連的戰爭,如陳勝吳廣起義,楚漢之爭等,導致人口大量下滑。在西漢初期,全國總人口大約為1000萬。隨後經過70年的休養生息,全國人口得到了恢復發展。在武帝上台之後,全國人口達到了3000萬。然而漢武帝幾十年的戰爭、苛捐雜稅等又導致天下人口減半。漢武帝之後,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西漢的人口不斷創新高。到了西漢末期,戶籍人口已經達到了5900萬,實際人口已經突破了6000萬。這個數據,無疑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兩漢之交,又是因為戰爭導致人口大減,東漢之初人口僅有2000萬,後來恢復到了6000萬左右。

漢朝兵馬俑

二,唐朝:人口總量居然不是世界第一

漢朝之後,中國進入了長期的分裂之中,北方戰亂不斷,人口也大規模減少。在三國時代,全國統計的戶籍總人口780萬人。這個數據有些不可靠,另外一個數據在在西晉統一後統計的,為1600多萬人。西晉並沒有帶來長久治安,隨後就是八王之亂、永嘉之亂、五胡亂華等,人口並沒有增長。到了南北朝,由於南北方的局勢穩定了下來,人口終於開始恢復了。根據當時的官方統計,南北朝時期的總人口大約為3700萬人。

孝文帝出行圖

在中國人口減少的時候,羅馬帝國的人口卻不斷在增長。到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的總人口(包括奴隸、非公民)達到了5000萬,位居世界第一。另外,印度的人口也在不斷增長。大約在公元400年的時候,印度的總人口已經突破了4500萬,雖然這個數據遠沒有漢朝巔峰高,但是卻比同時期的中國高了不少。另外,波斯薩珊王朝的人口也恢復到了2000萬人左右。


經過南北朝的經濟恢復,到隋文帝時代,中國人口已經恢復到了4600萬人。隋唐之際的戰爭暫時使得人口下滑,隨後的100多年,唐朝處於穩定的發展之中,到了開元年間,戶籍人口達到了5000多萬。隨後,唐朝經歷了安史之亂、藩鎮割據、黃巢起義等,人口又出現了嚴重的下滑。然而5000萬人口卻不是世界第一。

開元盛世的描寫

同時期的阿拉伯帝國雖然面積大,但是由於西亞地區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惡化,使得阿拉伯帝國只有3000多萬人口,遠遠低于波斯帝國的5000萬。歐洲的羅馬帝國分裂,東羅馬又遭遇到了嚴重的瘟疫,導致人口迅速下滑。查士丁尼時代的歐洲總人口都下降了一半。真正比唐朝人口多的是印度。在公元600年左右,印度的人口已經突破了6000萬。不過印度人口雖多,但是一直未能把人口優勢轉為國力。

三,超越印度的時代:清朝

唐朝的之後1000年,歐洲長期處於中世紀,社會經濟嚴重衰退,因而人口也增長緩慢。而阿拉伯世界也是四分五裂,戰亂不斷,因此人口還在下滑。而中國呢,人口還隨著王朝的興替而波動。北宋初期,中國的人口僅為2400萬,到了北宋末期,達到了4000萬(北宋王朝人口)。元朝時期,全國總人口為5000多萬。在明朝永樂年間前期,人口突破了6600萬。然而明朝由於政治矛盾尖銳、災害不斷、農民起義不斷等因素,導致人口並未得到持續增長。到了萬曆時期,人口再一次突破了6000萬,但是隨後又繼續下降了。

清明上河圖

而印度的人口依然在持續的增長。明朝時期,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疆域面積為450萬平方公里。在1500年,印度人口已經突破了1億,1700年突破了1.6億,1800年突破了1.85億。當然,此時的西方國家開始進入了近代,隨著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西方國家的人口也在大規模增長,但是由於人口基數較低,面積小等原因,使得歐洲各國人口難以和中國、印度匹敵。

泰姬陵

中國人口反超印度發生在清朝。在清朝入關後,到1664年就已經基本統一了漢地十八省,此後經歷了將近200年的穩定發展。這應該是中國古代史上穩定發展時間最長的時期,超越了唐朝前期。另外,有人清朝實行了休養生息、廢除新增人丁稅的政策(攤丁入畝),使得人口增長不再受到限制。另外一個加速人口發展的是農業原因,清朝時期,嶺南地區、西南地區被開發出來,增加了耕地面積;美洲高產作物——玉米、甘薯等大量推廣,提高了人口的容量。因此,清朝前期的人口是爆炸式的增長。清朝初期的人口只有2000萬左右,然而到乾隆時期已經突破了2億人口,到1840年已經突破了4億。從此,中國的人口就反超了印度。

康乾盛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Bjlb20BJleJMoPMPpe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