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成功最難的3厘米,這句話的來源於竹子法則,但……又有多少人熬過了人生的那3厘米?竹子法則說的是一根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僅僅長了3cm,從第五年開始,它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僅用了六周的時間就長到了15米。其實,在前面的4年,竹子將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米。這也告訴我們,我們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擔心你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為了更好的明天!
曾經有一位叫胡遷的導演,很有藝術天分,但幾次籌劃自己的電影,都無人賞識他。他出版過兩本書,受到業界的好評,但稿費微薄。2017年,他出了兩本書,拍了一部藝術片,新寫了一本,總共拿了兩萬的版權稿費。電影一分錢沒有,女朋友也跑了。連貸款都還不上。窮還是其次,可怕的是,那部「一分錢也沒有」的電影,還讓他和製片方爭執不休,矛盾重重,這件事最終壓倒了他。2017年10月12日,胡遷整理好頭髮和筆記,用樓道里一根掛了很久的繩子套住頭,自縊身亡。
2018年2月,胡遷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獲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最佳影片獎。電影節官方稱讚這部作品「視覺效果震撼」,「是大師級的」。可是,胡遷不會知道了。太遺憾了,他再多撐5個月,天就亮了啊。偏偏他就倒在了太陽升起前的一分鐘。無數人的經驗告訴我們:這困境,一定會過去。只要你堅持住,你最終就會獲得勝利。
在網上,許多人在討論關於「最難的時候,你是怎麼熬過來的」的話題。有人說靠吃東西,一個月胖了十五斤。有人說靠寫東西,把壞情緒都寫在本子上,讓它去承擔。有人單曲循環一首外國民謠,直到每個單詞都能準確拼出來。有人畫畫、有人聽相聲、有人打遊戲、有人瘋狂健身,有人瘋狂工作……
其實,更多人沒任何技巧,就是笨笨地熬。就是每一天都強迫自己去做該做的事,該上班上班,該學習學習,該投簡歷投簡歷,該發傳單發傳單。就是粗糙地、遲鈍地、麻木地堅持,不停止,不放棄,就算淚流滿面,也悶著頭固執向前。然後,那些艱難,不知何時,就過去了。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在工作中,總是想要干出一番大事業,又總是無法堅持去提升自己。在生活里,總是渾渾噩噩過日子,又總是不能改掉自己湊合將就的壞毛病。在個人成長中,你很想要變得更美更瘦更優秀,可你又總是捨不得對自己下狠手,你總是叫苦叫累又輕易向自己妥協。當你在生活和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你會越來越清楚,唯有做到自律,才可以真正地幫到自己。
那麼,工作該怎麼做能取得成就?很多人都知道,差別在於,有的人對自己夠「狠」,而這所謂的「狠」就是失敗和成功的差距,只差那3厘米,對自己要求沒那麼嚴格,今天為了一次休息可以放棄,明天為了一次應酬可以耽誤,日積月累,便會淪為庸人!
安德雷耶夫就曾說,一個人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而自律的生活剛開始確實很磨人,它會時常挑戰你的心理和身體極限,讓你隨時有想要放棄的念頭。可當你捱過那段最痛苦的自律時光,當你在工作中越來越嚴謹,出錯率越來越少,業績就會越來越好。當你在生活中,越來越追求品質,就會越來越感到生活的有趣和豐富。在平日裡,當你嘗到了運動和讀書等興趣愛好給你帶來的好處時,你就會逐漸愛上那個一直自律的自己。亞里士多德說,人是被習慣所塑造的,優異的成績來自於良好的習慣,而非一時的衝動。而當你把自律行為當作一種好習慣不斷堅持,不斷突破,不斷超越以後,你會發現,今天的自己比過去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和高度。而這樣的你也勢必會越來越優秀!(技術部 陳少娟)
編後:
陳少娟是搞技術的,她對數字很敏感,她很認可離成功就差那麼3厘米。文中最可悲的是胡遷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獲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最佳影片獎,胡遷倒下的身子遠遠地超過了這小小的3厘米。當然,如果用佛學的思維理解,只能說胡遷與成功之緣僅僅是擦肩而過而已,他沒有福報來享受這份姍姍來遲的成功。不過,胡遷的例子告訴我們,即使失敗,我們也不要放棄追求,尤其是生命。上天有好生之德,還有父母的養育之恩,更重要的是兒女今後的成長都應該承擔責任,承擔失敗。
是的,一個人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即戰勝最後的短短3厘米,往往我們對這3厘米視而不見,因為我們還缺乏高度,缺乏胸懷。陳少娟提出的這3厘米,雖然不是她最先提出來的,但非常值得我們借鑑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