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乾炒臘肉
周忠應
常言道,一個走四方的人,須得打開味蕾。我的舌尖,卻一直完好地保留在傳統的味蕾區,對小時候的美食念念不忘,而拒絕品嘗外來味道,如西餐,如海鮮等。前年所在的公司在海南三亞開招商會,我在那裡呆了一周,最後幾餐,公司領導為了感謝大家的付出,請大家吃海鮮。這下可苦了我,除了魚,海鮮的其它食品我都是不嘗的。幸好,我在附近的一家超市買到了幾袋蘭花蘿蔔,才度過了幾餐。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對蘿蔔有著非常深的情感,我一直感恩蘿蔔對我的成長幫助。我們老家種的白蘿蔔又圓又大,皮薄肉細,含水分很多,味是甜的,稍微帶辣,可以生吃,只有皮的味最辣,那是不能生吃的。但蘿蔔皮做成的泡菜卻是味道鮮美。每當秋末冬初,鄉下農民把蘿蔔種子播在田裡山土裡,到了殘冬臘月,就可以挖蘿蔔了。蘿蔔比較好種,一般的鄉下人家,都把蘿蔔曬乾後當成乾糧保存下來,在沒有時蔬的時候拿出來吃。
《詩經》上說:「我有旨蓄,亦以御冬。」旨蓄就是味道好的乾菜。腌蘿蔔,蘿蔔乾,都是我們那裡準備過冬的一種好菜。我們那裡一般人的蘿蔔乾的做法就是把洗好的蘿蔔,剖成幾塊,用小篾絲或用小繩子一串串穿起,掛在當風當太陽的窗前檐下,經過一月兩月,風乾了收藏,或像腌蘿蔔一樣封在罈子里。不過,我家卻不是這樣的,母親會把蘿蔔刨成蘿蔔絲放在太陽底下曬乾保存。蘿蔔絲非常細,曬乾後就像銀魚一樣漂亮。用蘿蔔絲干炒蝦米,或者炒臘肉,味道極好。
蘭花蘿蔔是我們岳陽的一種特產,蘿蔔曬得半乾的樣子,加辣椒腌制而成,其形狀如蘭花而得名。兒時,蘿蔔是家裡幾乎吃不完的主菜,秋冬季節,吃新鮮蘿蔔,春夏時節則吃蘿蔔乾。當然,最好吃的就是蘿蔔乾炒臘肉了。
蘿蔔乾炒臘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湘菜。靚白的蘿蔔乾有色澤黃亮、條形均勻,肉質厚實,香氣濃郁,鹹淡適宜,脆嫩爽口,味道鮮美的特點,即人們平常所說的「色、香、甜、脆、鮮」五絕,並具有新鮮蘿蔔的自然甜味,吃後富有回味感。
蘿蔔乾炒臘肉的做法也非常的簡單,首先是將臘肉洗凈、上籠蒸熟、晾涼,切4厘米長、3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備用;然後是將蘿蔔乾泡發洗凈,切1厘米長的段;其次是青蒜摘洗凈、切2厘米長的段;接著凈鍋置旺火上,放油燒到八成熱,下臘肉片煸炒出油,將臘肉扒在鍋一邊,加蘿蔔乾、干辣椒、鹽煸炒入味,加鮮湯、味精,燜幾分鐘,等收干湯汁,加青蒜、簸鍋翻炒,淋香油、裝盤即成。當然,在炒的過程有兩點須注意,一是發泡的蘿蔔乾最好是適當曬一下,把水分曬乾再炒。如果著急,可以在凈鍋內將水分炒干。如果不處理掉大部分的水分,炒出來就不好吃了;二是臘肉事先要炒一下,析出一些油脂,也可以將臘香味更好的釋放出來,這步不能省。
也許我們60與70後的人特別懷舊,喜歡小時吃過的美食,尤其是想家的時候,特別地想吃一餐蘿蔔乾炒臘肉這樣的兒時美味。蘿蔔雖然是廉價食物,但它們在我情感的味蕾上卻是如此的珍貴。年邁的父母,一直種著我在縣城租來的一方菜地,每年也總會種一些蘿蔔,也會製成少量的蘿蔔絲干。遠嫁瀋陽的大女兒對蘿蔔乾也念念不忘,昨天把家裡唯一保存的一點蘿蔔絲干快遞了過去,我想明天他們便可美餐一頓蘿蔔絲干炒臘肉了。
2020年3月16日寫於陶然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TKU6XABnkjnB-0zKX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