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的鵝卵石(作者:王學春)

2019-07-29     黑龍江網絡作家

七月的哈爾濱,如果是晴天的話,天空一定是藍藍的,日光一定是強烈的,這時太陽也最勤勞,一大早就起身了,五六點鐘就已晨光熹微,晚上六七點鐘,眼看月亮就要把它排擠掉了,可勤勞的太陽還逗留著,遲遲不下班。這裡雖然是避暑聖地,但是我們還是感覺很熱。聽人們說,黑龍江的江邊涼快!是避暑的聖地,於是我們幾個同事就驅車來到了嘉蔭縣城,這裡緊靠黑龍江江邊。

這時候沿岸的花草樹木蒼綠繁茂,它們在江水的「滋潤」下開了花,結了果。江水沒有驚濤駭浪,靜靜地流淌著,江鷗與花草樹木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遠看,大江像一條白色的「扭帶」,它系在了我們國家與俄羅斯國家的邊境線上。近看,寬闊的江面上,有船,其中有巡邏艇,有觀賞的船,有貨船,有魚船……。江邊的遊人們,有的人在游泳,有的人在釣魚。沙灘上,有的人們怕熱就打上了太陽傘,有的搭起了涼棚。

這裡的夏季時間短,那透著青草氣息的江水此時溫潤而清涼,游泳人在江水中暢遊,清澈的江流總是會帶給泳者最好、最美的感覺。我們有個同事,他的水性好,常在松花江里游泳,這時他一定會要展示一下自己水性,他游到深水中,高高的舉起手臂,憋一口氣、潛入江底,在江底拾起一枚深水裡的鵝卵石,然後露出水面,高高地拋向空中……

黑龍江的江底滿是層層疊疊的鵝卵石,江水清澈而純凈,遠遠望去澄碧的黑龍江泛著青青黝黑的顏色,這也是黑龍江這一江名的一種說法。當然還有黑龍白龍的古老傳說……

江邊鋪滿了鵝卵石。鵝卵石在浪來浪去中,被江水拍打得圓潤光潔,淺淺的岸邊看它們綿延著斑斕。赤腳走過,那光滑滑的觸覺,酥酥麻麻,痒痒的,入骨的舒服。偶爾一枚入眼,歡喜地收入囊中珍藏。細緻的刷洗,耐心的磨搓,石子便油潤潤的自帶光華,仿佛也有了靈性一般。

炎熱的季節,人們喜歡躺著或趴在圓滾滾的鵝卵石上曬太陽,懶懶的,暖暖的。被陽光炙烤過的石子緊緊地貼服著身體,長久的傳遞著熱熱的溫度,周身瀰漫的都是陽光燦爛的味道…

在江邊,你總會看到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他們挑挑選選,撿拾有點扁扁的石子,斜著身子,全神貫注的往江里撇石子玩兒,他們管這個遊戲叫做打水漂。水漂打的好的,一片擲出,那石子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一樣,一直跳躍著滾動,惹得岸邊的奔跑的孩童都會不約而同的跳起來,數著被石子擊穿的水面上盪起幾許漣漪。

這時我們有個老同事,拿起一個鵝卵石,對我們說,我有個故事,是說鵝卵石的,你們聽不聽?於是他給我們講了一個很有哲理的故事:

一個年輕人在江邊散步,突然空中傳來一個聲音說:「撿一些鵝卵石放在口袋裡吧,我保管明天你一覺醒來,會既高興又後悔。」年輕人不相信會有什麼事令人既高興又後悔,就真的撿了許多鵝卵石放到口袋裡。

第二天,當他醒來,他看到了什麼?他的口袋閃閃發光,那些普通的石頭已經全部變成了寶石。

他真是既高興又後悔啊。高興的是他真的拿了一些鵝卵石,而今它們全變成寶石了;後悔的是他當初沒有多拿一些。

其實我們的奮鬥歲月也像鵝卵石一樣,起初看起來粗陋不堪,毫無價值,只有當我們走過那段歲月,開始收穫辛勤的果實時,才明白努力並非沒有意義,才後悔當初沒有竭盡全力。

黑龍江碗蜒千里,何日能乘舟始於發源終於入海,去每一段江岸披沙揀金,說不定還有意外的收穫,臨別時,喝一口江水,甜的,然後,背著一兜鵝卵石回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tUhzmwBJleJMoPM1-T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