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大王被懸賞拘留?
最近這段時間,社交網絡上似乎有點不太平。
爆雷、婚變、宮斗、商戰、權謀、跑路……一系列精彩戲碼上演,瓜多得都消化不良了。
其中可能有一個不是很被注意到的消息,讓我非常震驚——知名上市公司大股東被30萬懸賞通緝。
這家公司就是被資本市場放棄了的蓮花健康,現在是*ST蓮花。
而那位成為了30萬元懸賞的對象的人,就是一位20世紀90年代就自稱享譽中外的精英——夏建統。
我們來捋一捋他的「奇蹟」人生,究竟是怎樣的人,才會被大家普遍認為是精英、天才。
媒體介紹是這樣的:
浙江商人夏建統,3歲會算術,14歲上大學;
19歲時一口氣被美國耶魯、哥倫比亞、賓夕法尼亞、康奈爾、加州伯克利和哈佛等六所學校錄取。
最後成為哈佛最年輕設計博士。
(幾行字足以嚇掉一群吃瓜群眾手裡的辣條)
回國創業參與的項目,包括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京中山陵。(故事完全符合上個世紀民間最為流行的優秀青年樣本)
後來,他坐擁三家A股上市公司,身價上百億,還買下一家英超老牌俱樂部當老闆。
(兒子看到這裡也想念哈佛了……)
然而,最後,是生意全面滑鐵盧,英超俱樂部虧損嚴重,以及一張懸賞令。
(反轉來得太猛烈!)
事實上,夏建統這次掉坑裡的根本原因,還是資本遊戲玩得太大闖的禍。
他和一家叫眾融財富的P2P合資投資了一家基金,號稱是搞資本運作併購案的——對,一單拿下100倍回報那種。
P2P,大家都懂的,拿的都是咱們老百姓的血汗錢啊!
所以,當初向老百姓承諾的是「上市公司大股東承諾回購」。
好了,兩年過去了,那家基金投了一堆連報表都交不出來的空殼,併購案一無所獲,但老百姓的錢要還啊,所以就追到這個「上市公司大股東」頭上了。
法院沒有辦法找到這個偉大的老闆,只好懸賞30萬找人了。
老實說,這不過是資本遊戲把老百姓玩弄於鼓掌的又一典型。
現在這位大老闆說不定還在國外逍遙快活著呢,誰知道呢?
這年頭這些案子看多了,只能無語問蒼天:人與人之間基本的信任呢?
不過,一個天降奇才,混到資本巨鱷,然後再混到被法院通緝,這故事也戲劇化得叫人熱淚盈眶。
我們這些升斗小民,除了捂緊了口袋裡的錢包還真的沒什麼法子可以使。
但是,我卻留意到了,他的消息爆炸出演背後牽扯的上市公司——*ST蓮花。
味精是怎樣失寵的?
*ST蓮花的前身是蓮花味精,在上世紀90年代,是名副其實的味精大王。
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上都擁有著響亮的名號,相信不少80後都會記得那句廣告——蓮花味精,味道無可替代。
這裡面有一個背景,90年代那幾年間,中國是這個星球上使用味精最多的國家。
在輝煌時期,蓮花味精產量高達12萬噸,強大得找不到對手。
但是,時代變得太快了,再提起這個曾響徹一時的企業,如今已經沒什麼人記得。
在資本市場上,這家企業也是奄奄一息,從原來的味精第一股,變成了索然無味的一支股票。
因為近幾年來虧損過度,僅今年一季度就虧了四千多萬,而再往前看,虧損動輒就三、五億元。
所以,這種糟糕的財務情況,被上頭最終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蓮花健康也就變成了「*ST 蓮花」。
老實說,上面這個反轉的故事終極說明了一個道理:
行業的天花板一旦觸及,公司生存空間就不大了。
味精曾經是大消費裡面不可或缺的一環,跟現在的海天醬油、老乾媽一樣,甚至跟巴菲特眼裡的可口可樂差不多。
為什麼現在變成「不是一個好的行業」?
第一,時代變了,不是味精變了;
這些年來,關於過度食用味精會影響健康的言論,時不時就似是而非漫天飛舞。
很多人甚至說,「雞精比味精更健康」。
我以一個學生物化學的身份跟你談一談,雞精的成分40%以上還是味精(谷氨酸鈉)和鹽。
但是大眾又有幾個讀過生物化學呢?可能大部分人都只看到裡面「雞肉」兩個字了吧……
第二,缺乏差異化,只能依賴價格戰。但味精又能賣出幾個錢?
味精其實就是谷氨酸鈉,一種化工原料的提取品,技術含量低,議價能力低,一般不是龍頭企業很難生存。
然而,時代變遷,現在龍頭企業都撐不下去了。
這說明了什麼?
味精這個行業,沒啥競爭力了。
消費力不足,產品護城河不夠,誰有點錢都不會去投這種上個世紀的產品。
味精失寵了,醬油為什麼還那麼熱?
很多人喜歡拿味精和醬油作比較,但是最後都得出了一個觀點:味精比不上醬油。
做醬油的頭部海天味業最近走勢熱得很。
市值接近2800億元,一路高歌。
味精真的有點難過啊,大家名字都叫做調味品,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很簡單,就講故事的能力來說,醬油的護城河要比味精堅固得多。
我曾經看過一則講述海天味業的宣傳視頻。
一粒黃豆,從3000多公里外的東北黑土地,輾轉到北緯23°附近的南粵醬園;
再經過300餘年傳統工藝的處理,歷經約200天太陽光近似直射的暴曬等處理;
最終釀造出色香味美、營養豐富的醬油,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喚醒億萬百姓的味蕾。
你發現沒有,這個故事和茅台的故事多麼相似。
中間都是發酵、都是升華、都是釀造。
至於中間是怎麼發酵的,怎麼升華的,怎麼釀造的,隨便你怎麼說。
久而久之,所謂獨特的配方(也就是你怎麼說也說不清楚的配方),就成了它獨特的優勢。
另外,不僅如此,海天味業很早之前就往產品健康化發展了。
這一點,又與味精相反。某種程度上,它讓我感覺更健康。
產品健康化是一個大趨勢。
當一個食用性產品不能向健康化發展時,也許已經註定被拋下競爭的賽道。
捂住錢包的最好姿勢,
是價值投資
所以,看完那麼多紛紛擾擾的故事,還是要總結出一條道理的:
捂住錢包的最好姿勢,其實就是價值投資。
所謂價值投資,就是要找到具有持續有上升動力的公司。
說人話,它一定是可以一直上升的,沒什麼行業天花板,大家一直需要它。
味精和醬油,本來都是日常消費品,但兩者的價值早就已經不在一條平衡線上。
一家能持續成功的公司,總是在不停滿足用戶的痛點。
如果此刻用後視鏡去看待*ST 蓮花和海天味業,你會發現,痛點恆在,只不過有些人一直在苦幹,有些人把心思放到了其他業務上。
說到底,都是管理層格局的問題。
什麼時候看見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東買一家上市公司,西買一個英超俱樂部的,抓不住重點也搞不清方向的,估計離業績下滑也不多遠了。
曾經,蓮花味精被視為味精界的驕傲,如今,海天被視為了醬油中的「茅台」。
不是誰比誰牛,不過是誰比誰更耐得住寂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