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船王哈利曾對兒子小哈利說:「等你到了23歲,我就將公司的財政大權交給你。」誰想,兒子23歲生日這天,老哈利卻將兒子帶進了賭場。老哈利給了小哈利2000美元,讓小哈利熟悉牌桌上的伎倆,並告訴他無論如何不能把錢輸光。
小哈利連連點頭,老哈利還是不放心,反覆叮囑兒子一定要剩下500美元。小哈利拍著胸脯答應下來。然而,年輕的小哈利很快賭紅了眼,把父親的話忘了個一干二 凈,最終輸得一分不剩!走出賭場,小哈利十分沮喪,說他本以為最後那兩把能賺回來,那時他手上的牌正在開始好轉,沒想到卻輸得更慘。
老哈利說:你還要再進賭場,不過本錢我不能再給你需要你自己去掙。小哈利用了一個月時間去打工,掙到了700美元。當他再次走進賭場,他給自己定下了規矩:只能輸掉一半的錢,到了只剩一半時他一定離開牌桌。
然而,小哈利又一次失敗了。
當他輸掉一半的錢時,腳下就像被釘了釘子般無法動彈。他沒能堅守住自己的原則,再次把錢全都壓了上去,還是輸個精光。老哈利則在一旁看著一言不發。走出賭場,小哈利對父親說:他再也不想進賭場了,因為他的性格只會讓他把最後一分錢都輸光,他註定是個輸家。
誰知老哈利卻不以為然,他堅持要小哈利再進賭場。老哈利說:賭場是世界上博弈最激烈、最無情、最殘酷的地方,人生亦如賭場,你怎麼能不繼續呢?
小哈利只好再去打短工。
他第三次走進賭場已是半年以後的事了。這一次,他的運氣還是不佳又是一場輸局。但他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冷靜了許多,沉穩了許多,當錢輸到一半時,他毅然決然地走出了賭場。雖然他還是輸掉了一半,但在心裡,他卻有了一種贏的感覺,因為這一次他戰勝了自己!
老哈利看出了兒子的喜悅,他對兒子說:「你以為你走進賭場,是為了贏誰?你是要先贏你自己!控制住你自己,你才能做天下真正的贏家。」
從此以後,小哈利每次走進賭場,都給自己制定一個界線,在輸掉10%時他一定會退出牌桌。再往後,熟悉了賭場的小哈利竟然開始贏了:他不但保住了本錢,而且還贏了幾百美元!這時,站在一旁的父親警告他,現在應該馬上離開賭桌。
可頭一次這麼順風順水,小哈利哪兒捨得走?幾把下來他果然又贏了一些錢,眼看手上的錢就要翻倍 — 這可是他從沒有遇到過的場面,小哈利無比興奮!誰知,就在此時形勢急轉直下,幾個對手大大增加了賭注,只兩把,小哈利又輸得精光…從天堂瞬間跌落地 獄的小哈利驚出了一身冷汗,他這才想起父親的忠告。
如果當時他能聽從父親的話離開,他將會是一個贏家。可惜,他錯過了贏的機會,又一次做了輸家。
一年以後,老哈利再去賭場時,小哈利儼然已經成了一個像模像樣的老手,輸贏都控制在10%以內。不管輸到10%,或者贏到10%,他都會堅決離場,即使在最順的時候他也不會糾纏!老哈利激動不已 ── 因為他知道,在這個世上,能在贏時退場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老哈利毅然決定,將上百億的公司財政大權交給小哈利。聽到這突然的任命,小哈利倍感吃驚:「我還不懂公司業務呢!。」老哈利卻一臉輕鬆地說:「業務不過是小事。世上多少人失敗,不是因為不懂業務,而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和慾望!」
老哈利很清楚:能夠控制情緒和慾望,往往意味著掌控了成功的主動權。
船王哈利訓子秘訣:能在贏時退場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交易的真諦是什麼呢?這是每一個參與交易都需要做出明確回答的問題。
個人認為交易的真諦是:以小博大。我這裡所提到的「以小博大」,不是指平常我們所談的保證金的槓桿作用,而是在交易中「如何用較小的虧損去搏擊較大的利潤」的問題。
以小博大的代名詞便是投機,投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投機貫徹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股市中有投機,現貨市場也有投機,甚至一個生命的生存過程,便是一個投機的過程。單從金錢占有的角度來給投機下一個定義,便是:抓住機會,進行投資,以期獲得幾倍於投資的回報。投機的目的非常明確,便是賺錢。想歸想,努力歸努力,但事實是有的人賺了錢,有的卻倒賠了本。仔細分析一下,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多數賠錢的人沒有學會以小博大。
以小就是要「付出小的」,可即便是「小的」,很多人仍不願付出,不付出便想博大。而少數人之所以成功,博到了大,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學會了「以小博大」,於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活中便產生了兩類人。一類人,稱之為「大智若愚」型。這種人豁然大度,眼光遠大,不計小利。一類人,稱之為「大愚若智」型。這種人小肚雞腸,目光短淺,斤斤計較。
以小博大的交易的過程,本身便是一個人性修煉的過程。
技術、原則、人性三者之間的關係,在交易中到底是怎樣的呢?我以為,技術所解決的是:怎麼做的問題;原則所解決的是萬一做錯「怎麼辦」的問題;而人性所解決的是原則能否真正執行的問題!
所以,人性是交易成敗的關鍵,是根本所在。一個交易員水平再高,預測市場的準確度亦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怎麼辦?靠原則去彌補技術之不足,但一個交易員的原則制定的再完備,如果在交易中不嚴格執行,也形同虛設,毫無意義。為什麼會出現有些原則不能執行的情況呢?這便是人性的問題了。從事過交易實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驗,那就是紙上談兵與真刀實槍是兩回事。不交易時看市場往往準確率較高,自我感覺良好,心態不錯,為什麼?
因為輸贏都與自己無關嘛。而到真正交易的時刻,人性的另一面便露了出來,即「想贏怕輸」的思想充斥著人的頭腦。於是事先制定的計劃,事先制定的原則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結果往往賺小錢、賠大錢,最終導致失敗。
由此可以看出,人性在決定交易成敗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把交易看作一場戰爭的話,技術是戰術,原則是戰略,人性則負責把原則融化貫穿到戰術中,從而奪取整個戰爭的勝利。
如果把技術看成水,原則便是容器,人性負責把水裝在容器中,使之不致於泛濫無形,而是有規有矩。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種宗教信仰,原則便是無情的法律,人性是法律的執行者,當宗教信仰出現危機時,用法律來無情規範人類的行為。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把寶劍,它應該是把雙刃劍,使用得當能殺敵,使用不當時則有可能自殘。而原則是鎧甲、是防護衣,在做好防守的基礎上去進攻,才能戰無不勝,且無後顧之憂。所以人性負責在寶刀出鞘之前,穿好鎧甲,然後披掛上陣。三國時期的曹操手下有員工大將許楮殺得性起,赤搏上陣,結果挨了一箭,正如魯迅先生所講的「活該」。
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所具備的三個充分必要條件,便是技術、原則與人性三結合,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沒有技術的原則是空洞的原則,沒有原則的技術是盲目的技術,人性修煉不夠的交易將會是失敗的交易,失敗交易歸根到底是人性出了問題,所以成熟的人性、完備的原則、嚴密的技術,三者成功凝聚,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以小博大!
成交量結合K線的技巧
一、K線戰法之放量過頭形特徵:
股價在衝過前一頭部時放出巨大的成交量或是溫和放量的幾根陽線,總之在衝過前頭部時有成交量的配合,隨後開啟一輪拉升行情。
放量過頭的基本架構:
放量過頭的市場意義:
放量過頭是指莊家還沒有建倉完畢,大部籌碼還未被鎖定,通過放巨量衝過前頭部的操作可強行建倉。放量過頭後,前一頭部被瓦解掉,原來的阻力線變成了未來股價的支撐線。
放量過頭的操作方法:
當出現巨大量過前頭部時,一般都應及時跟進。當出現幾天的溫和放量時,也應積極買入。前期頭部不會永遠阻礙股價上升,而股價通過前頭部時只要能放量一般都可買入。
實戰案例:
二、K線戰法之煙斗戰法
圖形特徵:股價在長期低迷後已經有莊家開始介入,表現為股價底部震盪;
當莊家建倉一段時間後,為了隱蔽自己的計劃,有時會再次震倉,嚇出浮動籌碼。
煙斗戰法的框架結構:
煙斗戰法的市場意義:
震倉往往表現為下跌速度較快,成交量較小,而且在很短的幾天內再次將股價拉起。不明真相的散戶很容易在底部倉皇出逃,痛失獲利的機會;當股價重新拉回到初跌價位時,在K線圖上形成了煙斗戰法。
實戰案例:
三、K線戰法之斷頭鍘刀圖形特徵:
當股價在高位盤整後漸漸下滑,此時5日、10日和20日均線形成的均線系統呈現收斂狀態。此時如出現一根陰線跌破三條均線形成一陰斷三線的「斷頭鍘刀」,則應警惕有一輪跌勢。特別是帶有較大成交量的陰線,則更有下跌的可能。
斷頭鍘刀的框架結構:
斷頭鍘刀的市場意義:
當5日、10日和20日內買進股票的平均成本越來越接近時,人們發現早買或遲買股票一樣都無可盈利,購買股票的迫切性降低。而市場另一方面賣出方已明顯感到購買力降低,願意用更低的價格出售股票。於是有一天賣出方突然用低於三條均線的價格大量賣出,當日收盤價跌破三條均線,形成「斷頭鍘刀」。
5日、10日和20日內買進股票的人突然發現已被套牢,先知先覺者在第二天行情中願意用比「斷頭鍘刀」這根陰線收盤價更低的價格沽出,於是發生空殺空行情。此時股票供應量急驟增加,而股票需求量急驟減少,終於誘發一輪跌勢。
實戰案例:
四、K線戰法之金雞獨立金雞獨立的含義圖形特徵:
股價快速拉升後遇阻回落,遇到前期低點後反彈至上方均線壓力位受阻後再次回落,再次反彈至均線壓力位後回,最後股價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小,在腳尖部位逐漸縮量後形成均線粘合態勢,最後主力快速放量拉升。走出一段上揚行情。
金雞獨立的基本架構:
換手率結合成交量的用法
換手率是個股成交量水平的另一種展現,它表示的是一隻股票中資金活躍度的絕對狀態,在分析中的運用除了結合價格走勢也要結合量能的相對變化。用換手率的高低和股價所處位置的相互關係,以及量能持續變化的方向進行綜合判斷,不過這裡換手率是輔助分析數據。
底部放量的股票,其換手率高,表明新資金介入的跡象較為明顯,未來的上漲空間相對較大,越是底部換手充分,上行中的拋壓越輕。此外,強勢股就代表了市場的熱點,因而有必要對他們加以重點關注。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過高的換手率往往很難持續,在正常的狀態下,換手率的絕對值超過20%以上就算異常放量,除了看絕對值以外,也可以用當天換手和前一天的比值來看相對倍數來判斷是否異常。
比如一隻股票長期在低位徘徊,換手率保持在1%左右,某一天突然放大到10%以上,這裡直接用10/1就是換手率的相對倍數,如果前一天是0.8%,第二天上漲換手率超過8%,就是8/0.8,就是10倍。一般來說,放量上漲倍數太高的持續性很難保證,倍數在2至5倍之間算正常,如果超過5倍甚至10倍則一般是脈衝量或者孤量,追高容易被套。絕對值太低和太高也不行,放量換手率不超過3%說明力度不強,應當觀察一下,而超過15%則屬於異常現象,所以換手率倍數超過5倍或者絕對值低於3%和超過15%的一般不要追漲。對於成交活躍的次新股,這個標準可以適當提高一些。連板之後打開的放量也不受這個約束。
然後比較重要的是股價位置,如果股價是從底部慢慢震盪上行緩慢爬升,換手率保持在5%—10%以內,這是正常狀態,但有些個股可能會在後面出現加速,此時換手率可能會明顯升高到10%以上,如果到15%以上就需要警惕,有一些短線客喜歡做加速,但是如果在高換手時跟進可能會追到一個波段高點,股價在有明顯上漲波段之後的高換手多為主力出貨或獲利盤兌現,特別是換手率超過異常狀態就應當謹慎。
下面用兩隻個股來分別說明一下:
這是二六三今年3月9號的一次放量上漲,當天換手率超過7.23%,但前一天換手率為1.04%,換手率倍數為6.95倍,已經是異常放量,後市無法持續,形成孤量,股價繼續下跌。
這是有研新材在8月10號的放量,當時股價已經有過一波明顯上漲,前一天是漲停,前一天漲停的換手率是6.17%,是短線加速正常放量,如果做短線可以跟進,但第二天就必須出局,因為換手率一下放大到15%以上,而且股價未能繼續漲停,這是量能無法持續的信號。
交易過程中,維持清醒的頭腦,這是最基本的成功條件。交易會耗費大量的心神,如果心有旁鶩,結果就會顯現在交易績效上。不論你是因為前一筆交易的虧損而憂慮,或是受到個人問題的干擾,交易表現都會受到影響。你不能讓這些東西分心。傑出交易者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否則就會暫停交易,直到一切都恢復正常為止。如果交易者知道如何協調內部的衝突,操作績效就能夠慢慢提高。
不要把精力浪費在沒有意義的東西上,儘量從積極的角度思考,設想自己是最頂尖的交易者。不妨問自己:「碰到這種情況,傑出交易者會如何處理?」你必須誠實面對自己,做正確的事情。
假定你發現自己變得頑固,期待某個部位能夠成功,或按照已經持有的部位立場評估行情。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假裝自己完全沒有任何部位,從非常客觀的角度判斷行情發展。這麼做以後,如果你認為應該放空,但實際上卻持有多頭部位,就應該立即出場。不論你如何期待,都不可能扭轉市場的走勢。
有些東西是你必須特別小心的,包括:期望、貪婪、恐懼、頑固、懶惰與憤怒。這些都是造成交易失敗的最主要原因,讓你無法保持清醒的頭腦。很多人都寧可把失敗的責任推卸給別人,認為老天特別喜歡找他麻煩。事實上,交易者本身才是造成虧損的罪魁禍首。想辦法不要再發孩子氣,自己的責任應該自己扛。自己造成的錯誤,必須自己想辦法解決。總是責怪別人,你絕對不可能成為最佳交易者。
如果表現不理想,不妨考慮暫停交易,讓自己冷靜下來,思考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是否因為你沒有好好遵守行動計劃?或者是行動計劃本身有問題?不論哪種情況,如果陷人低潮,就沒有必要勉強自己繼續交易。休息幾天,或儘量減少交易量,直到你找到原因,恢復清醒的頭腦為止。
炒股絕非賭博靠運氣,大家要不斷總結學習,只有深刻的了解市場,才可以長期生存。文章分享就為了給大家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架設一個燈塔,為選股發愁的股民提供一個好的思路,為把握不好買賣點的股民提供一個好的參照。希望大家利用時間,花點精神學習一套操作方法,這將是一生中受用無窮的技能。有一套符合自己的操作模式之後,你將會發現,原來你擁有一口會自動出泉的井,那將是人生一大樂事。
想充實知識的股友,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睿道(gh600519)每天圈子更新個股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操盤策略和龍頭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