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52歲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完賽杭馬,半馬成績1小時51分

2019-11-13     全民跑步

11月3日舉行的杭州馬拉松賽,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也參加了半程項目,最終還跑出了1小時51分45秒的成績,算下來配速5分17秒,在這個年齡里,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其間有記者嘗試跟著施校長跑了一會兒,最後選擇了放棄:"他前兩公里跑進5分以內!速度太快了!"

施一公出生於1967年,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

他一直都很喜歡跑步。上高中時就練習長跑,從800米到1500米再到3000米。進入清華後,由於長跑隊只招收專業運動員,他便轉練競走,從5000米到1萬米。他曾在校運動會上創下全校競走項目紀錄。一直到1994年,在他大學畢業5年後,這個紀錄才被打破。

如今,跑步已成為他最大的業餘愛好,平均每周他都要跑二三十公里。"跑完心情特別好、精力更加充沛。"

西湖大學跑團首次參加杭馬。

提起學者,大家的第一印象也許會是:超高的智商、一絲不苟的科研精神……但其實他們中間也不乏運動熱愛者,比如:

計算機之父圖靈,是世界級長跑運動員

阿蘭·麥席森·圖靈 (Alan MathisonTuring)是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可以說,沒有圖靈,就沒有計算機科學理論的基石。

但除了科研上的矚目成就以外,圖靈其實還是一名世界級的長跑運動員。他的馬拉松最好成績是2小時46分3秒,1948年因為受傷無緣奧運會奧運會,但也只比當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冠軍成績慢11分鐘。

華僑大學副教授趙紫玉,是香港24小時超馬紀錄保持者

華僑大學副教授趙紫玉,也是跑圈家喻戶曉的人物,堪稱中國的超馬之父。他跑遍了馬來西亞、香港、台北、金門、廈門、深圳、大理、香格里拉、貴陽、蘭州、北京等地,佳績無數。曾五天四夜跑完八百流沙極限賽,並獲得全球冠軍(全程402公里);還是是香港24小時超馬紀錄保持者(243公里);還獲得過台北國際馬拉松超級嘉年華賽冠軍(222公里)。

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林鳴,堅持跑步十餘年

10月24日9時,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中國交通史上技術最複雜,建設要求及標準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

而珠港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也是一名堅持跑步十餘年的跑者。

早在年初的時候,這位61歲的工程師就以奔跑了29.81公里的方式來紀念它。那天凌晨4點半,他冒著嚴寒,在橋上點點燈光的照射下,用時3小時04分跑完了自己陪伴了9年的這座橋。

早在10多年前,林鳴就開始跑步了。在港珠澳島隧項目期間,每天清晨5時,林鳴都會風雨無阻地開始長跑,每次都跑10公里,從不間斷。

2015年初,林鳴曾繞廈門環島跑過46.3公里,用時4個多小時,那是他跑過最長的一次。

長跑不僅鍛鍊了林鳴的身體,還能讓他解壓:"很多工程的判斷,全在那個時候。很多的過程當中,有那麼多的問題,全是那個過程中解決的。跑步一個來小時,非常重要。"

在這幾年間,因為建造大橋,林鳴瘦了30多斤,頭髮也基本上都花白了,但他還是堅持跑步,當記者問到為什麼的時候,他說:"這個習慣我已經堅持多年了。長期堅持跑步能讓人感覺健康,同時我在跑步時還有思考問題的習慣。我常常問自己:如果跑步都不能堅持下來,那為國家建設世界級的工程項目還能堅持下來嗎?"

他還說:"人生只有一個標準,只有一種態度,那就是不斷奔跑,把每件事做好。"

這些科研前輩,都在多年堅持跑步,並且很多還跑得很不錯,大家又堅持得怎麼樣了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53zZm4BMH2_cNUg7PY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