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開始對《四大名著》進行了拍攝,這就是經典的央視版的「四大名著」電視劇。由於技術、經費等限制,這四部電視劇拍攝時間相隔較大,例如83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93版《三國演義》和98版《水滸傳》。可以說每部電視劇一上映,就是萬人空巷,而且經久不衰,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經典。
央視版三國演義
央視版《三國演義》拍攝難度較大,劇中人物眾多,戰爭場面浩大,且三國人物形象在人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比如曹操的奸詐、關羽的忠義、諸葛亮的智慧等等,導致劇中人物刻畫難度很大,而且當時人們對《三國演義》的電視期待很高,因此,央視版《三國演義》可以說困難重重,尤其是當時技術不發達,劇組經費有限等因素的限制,更是加劇了這種困難。
央視版三國演義演員
雖然困難很多,但是整體來說央視版《三國演義》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了完美展現那段歲月,據說拍攝官渡之戰,動用了解放軍一個師,而拍攝「火燒赤壁」時,劇組不僅動用真火,甚至調動了九台攝像機、72艘船隻和一架直升機,三千多名群眾演員參與拍攝,分別從水、陸、空三個方向同時拍攝。這場大火燒掉50多車木柴,20多噸汽油、柴油。
赤壁之戰的三大謀主
央視版《三國演義》劇組彙集了當時國內頂尖的製作、導演團隊,所有演員都要提前進組,從服裝、語言、坐姿等各方面學習,因此,我們看央視版《三國演義》,覺得所有演員都是從那個時代走出來的,雖然歷經多年,但是演員刻畫的經典人物形象依然深入人心。可以說,在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老三國劇組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桃園三結義
但是老三國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武戲場面粗糙,人物劇情完全照搬《三國演義》小說,一些重要演員頻頻更換,後三國劇情過於簡單等等。這也給新三國的拍攝提供了相當大的空間。
新三國的劇情和人物設定採用《三國志》和演義小說結合,希望還原真實的人物形象,且在劉備、魯肅等人物刻畫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新三國劇組的武戲設計,場面真實精彩,比較符合歷史和人物期待,演員也沒有頻繁更換,這些都一定程度的彌補了老三國的缺憾。
新三國
但是貌似觀眾,尤其是三國迷對新三國並不買帳,原因可能有如下:
1、劇情整體設計不合理,例如黃巾起義直接略去;
2、關鍵人物缺失,例如曹操的愛將典韋;
3、台詞過於雷人,例如張飛的「一萬個透明窟窿」等等;
4、服裝不符實際,例如披頭散髮的誰誰;
5、部分人物塑造的失敗,例如張飛;
6、感情戲份太多,比如小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1vv5m4BMH2_cNUgJM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