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ouglas Barrie)
美國空軍目前正在研發的AIM-260飛彈比AIM-120有了顯著改進,但是,其在遠距離的終端性能仍然存在問題。
美國軍方,特別是美國空軍(USF),通過大量技術投資以戰勝同行對手。美國空軍也不允許其近鄰盟友擁有其無法獲得的實戰能力。因此,在美國空軍的發展潮流進程中,美國工業往往首先向市場推出先進的系統。這使得美國空軍對其下一代超視距空對空飛彈(aams)的部署方式更加引人矚目。
1. AIM-260飛彈
2022年,美國空軍計劃開始部署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AIM-260聯合先進戰術飛彈(JATM),以取代雷神公司的AIM-120先進中程空空飛彈(AMRAAM)。近30年來,後者一直是西方主動雷達制導飛彈性能的基準。
AIM-260是美國空軍優先發展的空空飛彈,其部分原因是中國越來越強大的空空飛彈庫存。據美軍研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最新服役的空空飛彈PL-15比美AIM-120系列射程更大。
毫無疑問,在全範圍內AIM-260比AIM-120有了顯著的改進。但其仍然存在問題,如:它的最大飛行距離和它最終任務執行擴展距離比例問題。飛彈設計者已經為AIM-260提出了一種新的推進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或者可能出現了一種新的技術發展,旨在提供更遠距離的交戰武器。美國空軍也可以依靠低空發射平台的戰術優勢,比如F-22和F-35,再加上AIM-260的性能,用概念上的遠程飛彈擊敗飛機。然而,這種方法將不適用於美國空軍的「傳統」第四代戰鬥機,如F-15和F-16。
2. 衝壓噴氣推進
隨著2016年MBDA開發的歐洲流星遠程空空飛彈投入使用,AIM-120被雷達制導空空飛彈的性能標準所取代。流星不僅具有更大的射程,更重要的是,在中遠程交戰的最後階段仍保持動力。這是因為AIM-120由固體火箭提供動力,而流星使用衝壓發動機維持發動。雖然反彈道飛彈具有更大的峰值速度,但與衝壓發動機相比,即使採用助推-維持發動機構型,固體推進劑也能相對較快地燃燒掉。流星衝壓噴氣發動機運行至少60秒,平均速度也更快。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衝壓式噴氣發動機支撐飛彈比傳統的固體推進飛彈有更大的無逃逸區。目標飛機可以在該空間內飛行,而不管它可能執行的任何規避動作。而流星具有超過100公里的運行範圍和60公里的無逃逸區。除了電子對抗之外,防禦策略還包括試圖通過耗盡來襲飛彈的能量來操縱它。就傳統的固體推進劑飛彈而言,它已經在中程滑行;它需要操縱的越多,損失的能量就越多。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可能已經為AIM-260發動機採用了某種形式的助推-滑行助推配置,可能比前幾代固體發動機具有更高能量的推進劑。即便如此,這是否能提供與流星級飛彈相似的總體性能仍然是個問題。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美國迄今為止一直對這一推進發展保密。如果沒有,那麼所產生的問題是,美國是否還有其他尚未分類的遠程AAM技術正在研發中?
來源: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