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這裡有個孩子上了電視台了,小姑娘特別可愛,唱歌跳舞不怯場,而且學習特別好,雖然家長忙碌不能完全顧上,但小姑娘自己依然不畏懼困難,在嘈雜的環境下認真學習。
反觀自己家的「神獸」們,在家很安靜的情況下都學不進去,上著網課開始打遊戲,讓爸媽沒法放心他自己學習,只能有個人專門陪著孩子。
孩子還不耐煩家長的陪同,嚷嚷著讓家長出去,不出去就造反,可把家長給愁得不輕,但是學校開學的日子還是個未知數,家長們也無可奈何,只能拿出家長的權威來壓制孩子,強迫性的看著或者安裝監控,但實際上來說,孩子即使是坐在監控下,如果不認真學習你也沒有辦法。
很多人羨慕這個女孩子的媽媽,問她怎麼教育孩子的,孩子能這麼出息?那個媽媽說得很樸實,家裡本身條件不好,一直在大城市靠賣熟食謀生,但孩子的教育一直沒有鬆懈,沒有讓孩子留在老家讓老人代管,一直是夫妻倆自己堅持教育和管教,雖然父母文化不高,但是一直在學習,教育孩子的時候從不是專門的說教,而是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言傳身教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媽媽出攤,小的時候基本是躺在嬰兒車裡面。沒顧客的時候,媽媽就給孩子念唐詩,講故事,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在孩子能坐起來之後,又與孩子玩鍛鍊動手的遊戲,包括畫畫、做手工等等,只要孩子感興趣的,她都跟著孩子一起做,基本書上開發孩子智力的遊戲她都帶孩子做過。
這些並花不了什麼錢,但是需要大量的時間來陪孩子,她在忙碌的時候就給孩子書,讓孩子自己先看,然後複述給媽媽,一本書不是讀了一遍就得了,而是反覆閱讀,反覆的提煉概要講出來,有的時候讓孩子自己編出來演個小節目給全家人看。
這個媽媽從小就讓孩子鍛鍊表達能力,對孩子的想法積極的支持,幼兒園的時候孩子想參加話劇表演,媽媽還親手給孩子縫製了公主裙。這些作為,媽媽並沒有特別的去強調,反而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孩子,讓孩子去自己默默感受和消化。
第二、感恩教育
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家人教她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懂得感恩。因為孩子奶奶身體不好,前幾年從老家接過省城來養病,後來就一直跟著她們生活。孩子奶奶因為生病的原因 ,脾氣特別不好,還愛罵人。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讓孩子儘量離開負面環境的影響,帶孩子來市場學習。
他們跟孩子說的是要孝敬老人,老人不管如何都要尊重,老人生病了更要照顧好。家裡收入不高,給老人看病每個月就要花去大半,但無論怎樣,他們都教育孩子知道,贍養老人是每個子女的義務。孩子很懂事,每天放學回家發現爸媽忙不過來,她就主動去照顧老人吃藥等雜事,從行動上表現出對感恩的理解。
第三、共同成長
孩子爸爸每天負責進生肉、滷製等重活,然後在家照顧老人,媽媽基本上就是10點左右帶孩子出攤。在早上的時候,爸爸媽媽輪流帶孩子跑步,從3公里開始跑,到現在每天早上能一起跑10公里。孩子的體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三歲左右的時候還經常鬧毛病、發燒感冒的,堅持鍛鍊以後就明顯改善了很多。有一次全班孩子都感冒了,她因為體質好,吃了點預防的藥就抗過去了。
孩子爸爸媽媽有空就跟孩子一起看書學習,孩子學習到幾點,父母就陪到幾點,陪著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父爸爸媽媽從不看手機。
這位家長說最難得的是女兒參加了學校的志願者團隊,每次有項目都積極參加,比如去福利院為孤寡老人提供服務、去孤兒院為兒童提供陪伴等等,而且自己很樂於分享自己學習中取得進步的方法,經常為學習不好的同學提供方法上的幫助。
這些細節都是老師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家長才知道的,作為家長,沒有看重她的成績,而是強調如何學會做人,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庭條件好固然是幸福的事,但孩子在苦難的生活中學會了幫助他人才是真正的收穫。
但這種教育不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才能感同身受的,家長只要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孩子就能夠學會珍惜當下的生活,並且學會回報他人。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顆最亮的星星,具體做法各有不同,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
第一、有意識的放手讓孩子去做
很多家長一邊發愁孩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一方面連孩子洗個碗都捨不得,這種家長其實是在害了孩子,起碼的生活技能都沒有的孩子,在離開你之後該怎麼生活?
家長恨不得包辦了孩子所有的學習以外的事,孩子到了高中連個內褲、襪子都沒洗過的比比皆是,有的上了大學還把臭襪子、換洗衣服打包寄回家。孩子的行為習慣肯定第家長給養成的,首先就是家長沒有有意識的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自律意識。
孩子從能自己吃飯的時候就不要喂、從自己會上廁所就不要管,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他才在幼兒園生活的時候不至於吃不飽、尿褲子,就這麼簡單的道理家長都做不到,還自認為是對孩子的包辦代替就是對孩子好。
第二、如果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家長要狠下心來糾正。
10歲左右的孩子可以利用專門的時間,比如寒暑假等等去參加專門的軍事夏令營,讓孩子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強迫性的成長,或者讓孩子回老家去生活一段時間,體會相對落後的地方的生活,體會生活的不容易,孩子才能學會成長和珍惜。
如果有時間,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做義工、幫助其他的老弱病殘,讓孩子學會懂得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不幸的人,他的生活是何等的幸福,要懂得珍惜。
第三、通過為孩子樹立偶像來建立他的人生目標
沒有目標的孩子不知道怎麼去奮鬥,沒有目標的孩子只會追星,家長要利用孩子對明星的仰慕教育孩子不僅僅羨慕人家表面的光鮮,更要看到他背後的付出。
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歡易烊千璽,這個陽光燦爛的新生代偶像,你要在孩子追星的過程中讓孩子認識到他心目中的明星完全是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幸運才有今天的成績:從5歲就開始學習各種才藝,為了學習馬不停蹄的奔波於各種輔導班,超出了他年齡的常年的高負荷的生活沒有壓垮他,反而讓他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羨慕網紅的孩子你要告訴他,李佳琦做直播一年365天,他足足做了389場直播;從晚上7點直播到凌晨1點,凌晨4點才能睡覺;曾連續試色380支口紅,最後嘴唇幾乎都要裂開。
孩子就會慢慢懂得真正應該追求的是什麼。
很多家長覺得家裡條件不好,自己也很愧疚,覺得沒能給孩子更好的學習條件,更別說什麼好的學校和輔導班了,就覺得孩子努力也跟不上別人了,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孩子輕鬆點。
其實這是在誤導了孩子,人生的路上拼的是耐力,而不是光是學校學習階段,已經在學業上落後並不等於人生的失敗、但是如果你放棄了,孩子的人生肯定是失敗的。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珍惜每一次機會、堅持到最後才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台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